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報橘專訪

報橘

串聯台灣的大山大海!健行夫妻檔:台南「山海圳綠道」帶領徒步者跨越時空與族群

2020 年在飽受新冠肺炎的影響下,許多人開始走進山林。在登山的過程中,你是否想過四面環海、群山繚繞的台灣,有沒有一條步道是連結山與海的?[...]
By 徐子捷
2021-02-05
報橘

「沒有語言後,你是誰?」—— 專訪白紫老師:一位鄒族族人,同時也是母親與老師

教育部在 1 月 9 日召開課審大會,決議國中教育階段本土語文課程(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族語),在七、八年級每週必修一節,九年級則列為選修的彈性課程,預計 111 學年度實施。 因應立法院在[...]
By 徐子捷
2021-01-20
報橘

【會講英文就好棒棒?】精通台語薪水卻比會英文少 1 萬,就業市場歡迎母語嗎?

自 2001 年台灣本土語言正式納入學校系統以來,正規母語教育即將邁入第 20[...]
By 梁雁
2021-01-15
報橘

台灣山岳教育的盲點:重點不再是年輕人,而是中高齡者

2020 年是台灣的脊梁山脈旅遊年,同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不了國境的狀態下,台灣人一窩蜂湧入山徑;但你是否想過:走進山林,出不來怎麼辦? 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今年度山難數量,截至 12 月[...]
By 徐子捷
2020-12-18
報橘

【報橘專訪】臺灣吧共同創辦人蕭宇辰談媒體:以事實調查為基礎,我就敢踩立場

今年初,網路媒體「臺灣吧」(Taiwan Bar)發布的兩支影片「你憑什麼認同自己是臺灣人? 」及「什麼造就了金門複雜的認同?」,引發網友激烈討論。自 2014[...]
By 梁雁
2020-12-15
報橘

【報橘專訪】雲海、柳杉林、台車軌道!體驗玩家:迷人小百岳「加里山」沒你想得簡單

2020 年是台灣的脊梁山脈旅遊年,同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不了國境的狀態下,台灣人一窩蜂湧入山徑;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要走進山林? 你能想像,在 2019[...]
By 徐子捷
2020-12-12
報橘

【報橘專訪】孩子講話竟出現ㄜˊ國、公交車!臺灣吧「說母語的繪本」盼提升本土文化素養

這隻胸前印著月牙形狀的白色圖案,身形敏捷、形象活潑的可愛黑熊,這幾年總是可以看到他穿梭在許多不同場景的動畫中,講道理、說故事,人氣絲毫不輸其他[...]
By 梁雁
2020-12-10
報橘

【報橘專訪】什麼情況下才願意說台語?說母語的「地點」顯示你怎麼看待自己的文化

2018 年 12 月 25[...]
By 梁雁
2020-12-08
報橘

【報橘專訪】不是每位消防員都會爬山!台灣嚮導第一人梁明本:政府的責任是「督導」,而非搜救

2020 年是台灣的脊梁山脈旅遊年,同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不了國境的狀態下,台灣人一窩蜂湧入山徑;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要走進山林?[...]
By 徐子捷
2020-12-05
報橘

【報橘專訪】涵養來自勤學台灣話!台語作家鄭順聰讓女兒學客語:多學一種能打開世界觀

鄭成功按石攄頭前開始衝,衝甲廟門欲到戶橂彼搭,掔手榴彈彼款,花籃搩出去,鑽過神明界的空間,後尾出火金星,一聲就到福安祠廟埕….。[...]
By 梁雁
2020-11-26
報橘

【報橘專訪】登山不能說走就走!台灣高山醫學權威:高山症有機會「零死亡」、失溫能事前預防

2020 年是台灣的脊梁山脈旅遊年,同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不了國境的狀態下,台灣人一窩蜂湧入山徑;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要走進山林? 還記得日前發生的單攻畢羊縱走山難事件嗎?據內政部統計,截至[...]
By 徐子捷
2020-11-25
報橘

【報橘專訪】台北市首座「智慧公宅」入住滿八個月!每人租金狂降 4 千,開「居住正義」第一步

南港車站斜對面樹立多棟高聳建築物,嶄新的外型與週邊傳統公寓有所區別,全台第一個智慧公宅「東明社宅」耗時 4 年興建,今年三月起正式迎接 700[...]
By 梁雁
2020-11-13
報橘

綠能自己產!淡水農村靠「公民電廠」再創新局,首批太陽能板掀起建廠熱潮

環境污染逐漸讓地球不堪負荷,再生能源成為緩解情況的替代方案之一。蔡英文政府立下要在 2025 年達成「非核家園」,但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108 年台灣發電結構佔比仍以火力發電為主,約有[...]
By 梁雁
2020-11-05
報橘

【報橘專訪】蝴蝶、燕子都歸巢了!「忠寮社區」十年再生有成,重現大屯山腳下的百年風華

[...]
By 梁雁
2020-10-30
報橘

【報橘專訪】辭了竹科回家種菜!都市中這些瘋狂農場都由他打造,「屋頂農園」再現回憶中的田園風光

「這個是蒟蒻,夏天我們種很多的秋葵,那像是南瓜啦、冬瓜、絲瓜,很多就會吊在棚架上,像這個火龍果也開很多花。」[...]
By 梁雁
2020-10-22
報橘

【報橘專訪】鳥會不會被太陽能板燒死?主婦聯盟吳心萍:「公民電廠」先談錢容易失敗

蔡英文政府「2025 非核家園」政策持續推進,目標是要在 5 年後達到 20%[...]
By 梁雁
2020-10-12
報橘

【報橘專訪】混種雜誌《VERSE》挑戰媒體最大的禁忌!總編輯張鐵志誓言「永遠超越讀者期待」

踏入老建築的門廊,一路經過手工鞋店、咖啡廳和書店,直闖最深處的房間,終於見到編輯台最私密的面貌。這裡是台北老城區迪化街的一角,也是《VERSE》雜誌的揮灑空間。[...]
By 梁雁
2020-10-08
報橘

【報橘專訪】充滿血淚的八通關古道!從台灣山岳職人的角度,帶你一窺「資深山友的樂園」

疫情讓我們開始走到戶外,享受大自然的懷抱、開啟與萬物的連結;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要走進山林? 八通關古道貫穿台灣中部,從南投橫跨到花蓮,歷經日治時期的淬煉,在 1987[...]
By 徐子捷
2020-10-07
報橘

【報橘專訪】「國機國造」非推不可!唯有完整的 MIT 台灣才能用「航太」引領世界

農田中的無人機沿著丘陵貼地飛行,偵測可採收的作物深藏何處;災後現場無人機則快速穿梭,代替人類的眼睛近距離探勘地面。[...]
By 梁雁
2020-10-06
報橘

【報橘專訪】「舊莊」是你想像不到的都市淨土!這處親山傍水的小田園,點綴南港最美的人文與環境

[...]
By 梁雁
2020-09-21
報橘

【 BO 第一手報導】盼「智慧生態社區」找回人性,政府卻連電梯都搞不定?

[...]
By 梁雁
2020-09-15
報橘

【報橘專訪】科技的政治革命家!學運出身航太博士「心裡都是台灣」,棄 NASA 高薪用「無人機」帶台灣飛向世界尖端

[...]
By 梁雁
2020-09-04
報橘

【報橘專訪】無人機「飛簷走壁」精準掌握農業需求,未來包辦「空中宅配」直接送貨到你家

靈活的白色機身搭載農藥噴灑器系統,飛越廣大農田進行灑藥,這個看似簡單的一幕,卻倚靠極其複雜的系統達成精準施作,可以成功偵測出染病農作物,先一步防堵病蟲害疫情擴大。[...]
By 梁雁
2020-09-02
報橘

【報橘專訪】「你隔壁鄰居有在用,來學一下吧」——從創造環境開始,年輕人領軍打造社區產業聚落

[...]
By 梁雁
2020-08-25
報橘

【報橘專訪】只需一步驟就揪出假茶! 從種植、採摘到包裝,AI 鷹眼無死角全面紀錄生產過程

「台灣茶」因品質優良、口感多元而享譽國際,且愈高檔愈搶手,價格也愈昂貴,像是生產自桃竹苗客家地區「東方美人茶」,由於生產過程不太能使用化學藥劑且倚靠人工採摘,堪稱是台灣最貴的茶,曾經創下 1 斤[...]
By 梁雁
2020-08-20
報橘

【報橘專訪】牛排佐紅酒,那台灣茶配什麼?一堂體驗課,教你品味茶飲最高境界

[...]
By 梁雁
2020-08-14
報橘

【報橘專訪】衝撞威權障礙!滅火器唱出跨世代的心聲:我們從沒想過要撕標籤

走進氣氛活潑的工作室,滅火器樂團成員趕緊收拾出一張桌子,要記者們先休息等他們一會兒,雖然場面有點小混亂,不過卻很符合樂團「直接」的性格;或許,這也是他們深受樂迷們喜愛的魅力。[...]
By 梁雁
2020-08-13
報橘

【報橘專訪】喝茶也能環島!全台 28 處「亮點茶莊」,由青農帶你品味台灣茶的滋味

[...]
By 梁雁
2020-08-10
報橘

【報橘專訪】讓年輕人有出頭的機會!台灣律師隊誓言打破僵局:「不正義的錢」一分都不該給

2020 年台灣除了有總統、立委選舉,高雄市長罷免投票以及後續的補選活動外,民間團體也有場選舉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2019 年 12 月通過《律師法》修正草案後,由全台 1[...]
By 徐子捷
2020-08-05
報橘

【報橘專訪】從幫美國室友泡茶到經營茶空間, 26 歲心理系女孩用「台灣茶」撫慰人心

在台北市飆高溫39度的難耐午後,捷運東門站出口後方巷弄間的一家茶館,卻透露出無比舒適的氛圍。這裡屬於永康商圈的一部分,卻沒有鬧區的吵雜,反而多了一股靜謐。[...]
By 梁雁
2020-07-31
報橘

【報橘專訪】西進的代價:當中國商人偷走「珍奶秘方」,台灣手搖業者能用「在地特色」打出一片天嗎?

「喝茶」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從傳統的手泡茶到罐裝茶、手搖飲料,生活中幾乎離不開茶飲。不過,當今社會講求效率,快速、方便性高且口味眾多的手搖飲料,幾乎力壓其他茶類飲品,成為時下年輕人喝茶首選。[...]
By 梁雁
2020-07-24
報橘

【報橘專訪】流著「台灣狂熱」血液的澳洲人!最台 IT 男孩:台灣是我的家,也是世界的安全港

[...]
By 盧亞蘭
2020-07-24
報橘

【報橘專訪】八卦山上的女神會跟鬼一起跳舞!德國女孩愛上台灣「鬼魂文化」

七月中旬的一個午後,滿臉通紅的藝術家卡拉.卡赫特( Karla Kracht )遠自歐洲而來,她頂著一頭隨性的金色蓬鬆亂髮,在報社大廳四處張望。在 37°C 的台北悶熱氣溫下,她騎了超過 30[...]
By 盧亞蘭
2020-07-21
報橘

【報橘專訪】愛奇藝真心話:我們是中資,台灣《OTT 專法》根本荒腔走板

網路影音串流平台「愛奇藝」能不能在台灣「合法落地」,一吵就是好幾年,如今政府誓言要在七月底出爐《OTT 專法》,到底能將愛奇藝納管嗎?現今海內外五花八門的影音平台,政府又該如何管制? 《報橘[...]
By 梁雁
2020-07-15
報橘

【報橘專訪】愛奇藝一直在虧錢!盜版太多、版權太貴,OTT 用戶數難道都是灌水?

近年來,網路串流平台(OTT)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大的有愛奇藝、Netflix 等巨型跨國公司,小的有 friDay 影音、KKTV 及 CATCHPLAY[...]
By 梁雁
2020-07-09
報橘

【 7 分鐘親臨八千公里外土耳其】VR 紀錄片帶你與難民面對面!沉浸式體驗讓國際議題一點都不遙遠

走進土耳其加濟安泰普省的小社區裡,碎石隨地散落,細細的黃沙因風揚起,使視線濛濛地有些模糊,眼前出現的女孩長髮過肩,身穿黑衣,背對坐在一張椅子上,小心翼翼地,彷彿有許多心事想向外界訴說。[...]
By 李姿萱
2020-07-06
報橘

【BO第一手報導】港人全球瘋狂逃命中,蔡英文的「港人援助專案」其實幫不上忙

「港區國安法」7 月 1 日正式實施。面對極權中共的霸道,這樣的結果幾乎毫無意外,而隨著如此嚴刑峻法籠罩香港,港人紛紛刪除社交帳號上「爭取自由民主」的相關貼文和留言,深怕成為港警逮捕的證據。[...]
By 梁雁
2020-07-02
報橘

【報橘專訪】「我回去,我死掉沒關係!」── 看不見盡頭的回家路,香港邊城青年盼在台浴火重生

記者問:「在台灣加入聲援抗爭的組織,父母知道嗎?」 在台港生答:「父母不知道,我沒跟他們講。」 她的語氣略有不安,但眼中確散發著無所畏懼的光芒。在台港生組織「邊城青年」成員[...]
By 梁雁
2020-06-24
報橘

【人在台灣仍怕被中共監控】曾遭遇親人當街被人拿刀割脖,港生留台灣只求個「安全未來」

[...]
By 梁雁
2020-05-27
報橘

【報橘專訪】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中共不領蔡英文的情,美豬讓步、捷克來台,只剩日本核食沒解決?

總統蔡英文將在5月20日開始第二任期,除了對內改革要持續進行,面對中國對台壓力愈來愈大,台灣該如何在國際社會站穩腳步,是另一項重要的議題。[...]
By 梁雁
2020-05-19
報橘

【疫情過後,台灣還重要嗎?】善用醫療服務優勢推進WHA!台灣應積極採取雙邊合作突破中國封鎖

[...]
By 梁雁
2020-05-15
報橘

【中國駭客攻擊台灣能源網】中油資訊處長:「沒辦法說自己沒做錯」,中油得倚靠外援廠商抵禦駭客

[...]
By 梁雁
2020-05-08

最新文章

  •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