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青年

觀點

投胎在現代台灣,女性或青年勞動者的工作條件最差!學者提案:資源重分配,台灣才有人才用!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為高齡少子化社會,人口結構變化速度和其他歐美先進國家的路徑完全不同。邁向 2032[...]
By 思想坦克
2022-01-18
報橘

【屬於年輕人的亞洲歷史】為什麼要活在恐懼中?緬甸年輕世代:比起死,我更害怕失去自由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特派專欄 拒絕活在恐懼中 緬甸年輕世代不自由毋寧死〉。首圖來源:中央社,由緬甸民眾 Karkar[...]
By 中央社
2021-03-11
報橘

【國際嘲笑、青年唾棄,國民黨到底剩什麼】國民黨在立院丟內臟,青年團長發文嘆息反被出征

日前( 27 )國民黨為抗議政府放寬美豬進口,以各種激進方式杯葛立法院議事進行。當日立法院長游錫堃宣佈請蘇貞昌進行施政報告後,國民黨便將新鮮豬內臟傾倒在發言台,引發藍綠立委衝突,不少立委掛彩。[...]
By 陳佳煜
2020-11-30
報橘

【手腳被鐵鍊綁在一起】維族淘寶模特兒「日」賺 4 萬,仍被送入再教育營「職訓」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近幾年,中國當局以協助新疆維吾爾族人為由,把將近 1[...]
By 中央社
2020-08-06
報橘

【台灣囡仔毋驚艱苦】24 歲台灣青年獨闖新加坡,「台式叫賣」連星國官員都驚艷!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據主計總處統計,2018 年台人赴海外工作的人數超過 73 萬人,其中 30 多萬人前往中國以外的地區,整體數字創歷年新高,且 30[...]
By 中央社
2020-07-21
報橘

【在最壞的年代,最年輕的力量發芽】當美國民眾不滿盪到最高點,或許兩大黨都不是「最佳解方」

拿著擴音器,一位非裔男子站在一堆陽春的臨時帳篷之間,賣力的領著群眾大喊:「我們要什麼?」 在他身旁的人們有的穿著「BLM」字樣的 T-shirt、有的則穿上整套的原住民服飾,齊聲喊:「正義!」[...]
By 盧亞蘭
2020-07-14
報橘

【民眾黨眼紅辣台派?】蔡壁如「跟風說」直接打臉柯P,當年 68 萬年輕選票要不要吐出來?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於 2 日接受廣播專訪時,提到「 20[...]
By 李姿萱
2020-07-03
報橘

【在地圖上被消失的國家】索馬利蘭有自己的貨幣、軍隊,還自辦選舉!為何獨立 29 年仍「不被國際承認」?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非洲的索馬利蘭與台灣一樣擁有自己的貨幣、軍隊以及護照,雖然索馬利蘭自 1991[...]
By 上報 UP Media
2020-03-16
報橘

【 5 黨青年居住政策大 PK】喊關心青年的 KMT 繳白卷、民進黨竟是「唯一」不挺房市資訊透明的黨?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即便無殼蝸牛運動已過三十年,台灣青年仍深陷居住世代不公地獄,隨著明年選舉到來,各政黨都端出「居住政策」牛肉,希望能獲得青年的青睞,以反應在選票上。 巢運在 11 月[...]
By CO 新聞快訊
2019-12-13
報橘

【省車票和投票你選哪個】別小看爸媽鋼鐵意志!青年「生活 5 情境」恐讓小英民調飆到 53% 仍落選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據《自由時報》,2020 總統大選最新民調,民進黨的「蔡賴配」支持度高達 53.12%,而國民黨「韓張配」則為 15.47%、親民黨「宋余配」則有 4.66%[...]
By CO 肥皂箱
2019-12-12
報橘

【要韓國瑜認真看待青年只是奢望】指責青年什麼都不懂!我在總統青年論壇觀察:韓像極自以為的討厭長輩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9-12-10
報橘

【韓國瑜:我是心地善良的好人】與青年對話被打臉!企業將助青創卻只達 1%,韓神回:企業口頭承諾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 5 日出席「2020 總統大選青年論壇」活動中表示,他為高雄付出許多,向中央申請經費,總被東扣西扣;當公民團體指出韓市長曾說企業會供[...]
By 中央社
2019-12-06
報橘

【一起終結台灣 90 年荒謬景象】台《民法》落後德法 45 年,看扁年輕人!台大學生會長推連署還權給「 18 歲青年」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現在的香港人,正在用肉身告訴台灣,獨裁的中國不可信任。」台大學生會會長凃峻清 9[...]
By 今周刊
2019-10-28
報橘

【太催淚我不行了】等等,不是要討論青年政策嗎?蘇貞昌為啥找一堆中年人來拍影片?

因九合一大選的逼近,藍綠除了鞏固死忠鐵粉的票,也急欲拉攏平常不太表態的年輕人開發票源,不過要想獲得年輕人的認同,政策要有料才能讓年輕人感受到候選人的誠意。[...]
By 黃梅茹
2018-11-16
報橘

【其邁拋出創業橄欖枝】拋 20 個青創基地並提供租金減免,高雄青年你們怎麼看?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因為一句「北漂青年」造成高雄選情熱絡,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利用周末時間,與經濟部次長一同舉辦「青年創業家座談會」。[...]
By 上報 UP Media
2018-11-13
報橘

台灣年輕人到強國工作後的心聲:中國進步快,為何台灣還在鬧

[...]
By 高聖雅
2018-02-06
報橘

民進黨內「崩潰的太陽花」心聲:馬執政6年才讓人民衝立法院,蔡只花2年

【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7-11-24
報橘

當大學生瘋去澳洲擠牛乳打工,為什麼高職讀農校的人,最後有一半以上都不當農夫了?

【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產業總會陷入這樣的困境:永遠都不缺人才,專業技術更經常被國外求教——但最後投入的人卻區指可數,人才不是沒舞台放棄,就是轉向其他市場發展,根據《Young[...]
By 農傳媒
2017-11-06
報橘

年輕人太會花錢?台灣真正罪惡的,是那些以「不消費、不娛樂」自豪的有錢老人

(本文經原作者溫朗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連結。首圖來源:Toomore Chiang 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By 鄒家彥
2017-06-02
報橘

【投稿】我們一點都不差,卻被這座島深入皮骨的奴性制約,逼得出走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從求學時期到進入社會,我們始終看著身邊有能力的同學或朋友們一個個「出走」,或許有些羨慕但也有些茫然。[...]
By CO 肥皂箱
2017-05-31
報橘

【公子難得中肯】連勝文:年輕人在國民黨的角色,跟舞台道具差不多

【為什麼關注這個議題】[...]
By 中央社
2017-05-09
報橘

【蔻擊‧蔻集】年輕人會花錢不是問題,而是怎麼花如何賺的問題!

文 / 周玉蔻 全聯總裁徐重仁一席失言,惹怒全台青年。原先全聯粉絲團以出色社群操作在年輕人之間打起知名度,在這次風波中也遭到網友圍剿。徐重仁固然忽視了 1970[...]
By 周 玉蔻
2017-04-14
報橘

【蔻擊‧蔻集】台灣的未來不能靠主政的老人憑空亂想,先看看年輕人們想要些什麼吧!

文 / 周玉蔻[...]
By 周 玉蔻
2017-04-12
報橘

【蔻擊‧蔻集】民進黨如何抵擋時代力量的威脅浪潮?

文 / 周玉蔻 新舊世代的差異,固然是近來時代力量威脅民進黨民調支持度的主要因素;世代累積的地方動員基礎和政治明星深耕經年的群眾號召力,也是民進黨抵擋時力競爭壓力的堅實石柱。[...]
By 周 玉蔻
2016-12-14
報橘

【還不如把錢拿去教改】教育部補助一萬,鼓勵高中生畢業先就職

[...]
By 中央社
2016-10-14
報橘

別再說中國統戰──台灣八年級生如果不想再當低薪奴工,有什麼理由不去中國?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By 換日線 Crossing
2016-08-05
報橘

【真的假的】你的薪水有到10年前平均值嗎?主計處公布的薪資數字讓我眼睛業障重啊!

你現在的薪水多少呢?臺左維新吳濬彥整理了一份主計處的資料,統計出了各行各業的「平均」薪資在這十年變動狀況,結果發現,不管是哪一行,數字都遠高於一般常說的22k。[...]
By 黃 靖軒
2016-08-04
報橘

請別再對超長工時《沉默》──好萊塢大導來台拍片,看上的是什麼?

文/安妮,本初子午線觀察記(轉載自換日線) 由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沉默》將於 2016[...]
By 換日線 Crossing
2016-04-21
報橘

「身旁的朋友就是未來模樣的你!」 5 大元素將決定你 30 歲以後的模樣

文 /Richard Feloni 二十歲的你到處探索,你思考著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怎麼達成自己的夢想。這個時期培養出的習慣將會奠定未來生活的基礎。一個好的習慣能影響你將來成功與否。[...]
By 李奕佐
2015-10-19
報橘

返鄉發聲,讓在地能量撼動台灣!──專訪台中《溫度》月刊總編輯蔡佳勳

(圖片來源:蔡佳勳提供) 在美國,最具權威性的刊物《新聞週刊》(Newsweek)於 2012 年底宣布紙本雜誌正式停刊;在台灣,中視於今年 4 月無預警宣布裁撤 51[...]
By 柯昱安
2015-06-26
報橘

滿 18 歲可以喝酒不能投票,台灣已是全世界最落後的民主國家

◎本文作者:吳政哲(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督導、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成員)[...]
By CO 肥皂箱
2015-06-16
報橘

指著年輕人罵「民粹」的大人們,你們才是貨真價實的「啃小族」

今年是 2015 年,如果現在還用「草莓族」在批判年輕人;如果還有專家說出「當前台灣年輕人反對[...]
By 徐嶔煌
2015-06-12
報橘

「我已經 32 歲了,還在實習。」無薪實習生排著隊,等著進入夢幻職業的窄門

ELLE Taiwan 文 / IRIS YEH[...]
By CO 肥皂箱
2015-06-10
報橘

上一代醒醒吧!年輕世代被低薪壓榨,「養兒防老」快變成奢望

◎本文作者:一賢 晚上下班前幾位同事在一起,談到同事間個性差異與對人的敏感度。[...]
By 三際信息站
2015-05-27
報橘

「產業替代役」上路:起薪 19.5K、綁 3 年,工商團體直呼好棒棒!

【更新】 2016 年[...]
By 柯昱安
2015-05-26
報橘

年輕人拚死拚活,老了卻準備吃土──勞退制度是台灣最大龐式騙局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年輕辛苦奮鬥的時候,從工作中提撥 12% 的薪資當作「月費」,然後加入會員,然後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在家休息可以領 70% 的薪資,按照前人的例子,通常 55[...]
By CO 肥皂箱
2015-05-19
報橘

面對現實吧,年輕人遠走他鄉當「台勞」,已是現在進行式

◎本文作者:張肇烜(醫師)[...]
By CO 肥皂箱
2015-05-11
報橘

我從不反對打工度假,我反對太晚去打工度假!

[...]
By Knowing
2015-05-07
報橘

【後太陽花的運動臉譜】台灣會有現代 KANO 嗎?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青年代表李嘉宇:台灣的體育淪為政治工具

臺左維新成員李嘉宇,自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畢業後,與朋友共同創業,做起批發球衣的生意。 剛經歷過兩年「賺錢機器」的人生、現在 29 歲的他,在今年 3 月 20[...]
By 吳學展
2014-11-24
報橘

【後太陽花的運動臉譜】「自己國家自己救」T 恤出自他手!-專訪「激進」創辦人陳威仲

將滿 30 歲的陳威仲,是獨立樂團拷秋勤的成員,是「自己國家自己救」T 恤的設計師,也是該品牌「激進」的負責人。[...]
By 吳學展
2014-11-17
報橘

【後太陽花的運動臉譜】比蔡阿嘎更有營養的 Youtuber-專訪《臺灣吧》主持人林辰

今年暑假剛拿到中央大學經濟學碩士的林辰,他另一個比較有名的身分是網路節目臺灣吧的主持人,也是觀看次數已超過 150 萬的《挺什麼核啦反什麼核啦!!》影片作者。去 (2013)[...]
By 吳學展
2014-11-13
報橘

照這樣看,政府機關是真心在協助青年創業嗎?

[...]
By 吳學展
2014-08-25

最新文章

  •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