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許秉瑜日前在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有許多被外派到中國的台灣人,選擇直接跳槽到中資企業工作,他們不僅融入當地生活,連思考模式跟口音,都變得更像中國人。而且,由於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緒(重視地緣關係),所以這些跳槽到中資企業工作的台灣人,多半也不會強調自己來自台灣。

台商因為在中國多半是代工、製造等利潤較低的工作,近年更因中國薪資水準的提升,而遷移至東南亞,反觀中資企業,則持續的成長當中。這也是許多台灣人選擇跳槽到中國工作的原因,他們最大的疑惑是:「中國進步這麼快,台灣為何還在鬧?」

根據行政院統計,2015年台灣赴中國工作人數共42萬人。也許,隨著台灣的勞動條件持續惡化,這個數字還會持續的增加。其實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到中國工作或教書,純粹就是因為薪水比較高、待遇也比較好,跟政治沒有太大的關係(去中國工作不代表支持統一)。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是很合理的選擇,問題是中國政府向來採用以經逼政的手法,來讓許多國家屈服,這才是我們為什麼要擔心這些現象的問題,所以比起關注這些年輕人到底去哪裡工作了?他們對於統獨的立場到底是什麼?我們更應該監督的是政府的經濟、兩岸政策。

推薦閱讀

台灣 2018 的第一個世界冠軍:休假旅行也要工作的國家,台勞是全球居冠
【蔻擊‧蔻集】「做功德」說遭扭曲,頼清德專訪:照服員這個工作本身就是做功德,不是說不顧低薪是功德
在亞洲工作像活在地獄!為何台韓留學生寧可留在高物價的法國,也不想回家工作?

參考資料

兩岸/中大管院院長許秉瑜:台商幹部跳槽陸企變多
台灣年輕人效力陸企 疑惑「陸進步快,為何台灣還在鬧」
台灣畢業生赴陸教書 疑惑:陸進步快 台為何還在鬧?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nekotank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