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1478214_b2c6b3788f_k

◎本文作者:張肇烜(醫師)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書寫的字句,是對興衰的感慨,也是對人生深刻的觀察。菲律賓曾是亞洲經濟強國,如今卻苦陷貧窮困境,大批離鄉背井的菲律賓勞工是台灣的借鏡,我們都希望不要有「台勞」出現的那一天。

遺憾的是,這一天還是出現了。2012 年 9 月媒體報導,一位 27 歲的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生已在台工作 2 年卻存不到錢,還背負 30 幾萬元的就學貸款。因此他輾轉到澳洲食品加工廠工作,負責幫冷凍羊肉去皮。台灣高材生週薪澳幣 800 元、折合台幣 2 萬 4784 元,月收入近 10 萬台幣。當時還有 150 名台灣年輕人在同一間工廠打工,他們不甘忍受在台灣低薪又被罵是「草莓族」,寧可到澳洲當屠夫靠雙手勞力賺錢,懷抱著「在這裡賣勞力 2 年,帶 200 萬元回家」的目標。

3 年過去了,台灣的「草莓族」有了新綽號,是低薪高物價環境中被層層剝削的「洋蔥族」;遠離台灣的年輕人,也沒有想像中「打工度假」背包客的這般美好,澳洲全國電視台 ABC 所屬頻道日前播出紀錄片:《奴役生活》(Slaving Away) 引發震撼。紀錄片報導青年在澳洲打工現況,揭發黑心工作掮客苛扣與拖欠工資,當中包括台灣青年,他們都在澳洲擔任臨時簽證工人,卻被奴役對待紀錄片畫面更出現台灣年輕女性,她們在鏡頭前潸然落淚,用中文泣訴在澳洲當苦勞慘遭監工性侵害,向公司求助卻叫她們不要再來工作的痛苦經歷令人看了都掉淚!

在台灣領 22K 窮怕了的年輕人,懷抱海外工作淘金夢也是再自然不過,打工渡假 (Working Holiday) 成了出口,台灣勞力輸出的出口。最夯的除了澳洲,還有紐西蘭及日本等。澳洲打工度假限齡 30 歲以下,停留時間為 1 年,經「二簽」最長可待 2 年,但需提出證明在「一簽」時曾在偏遠地區從事特定工作達 88 天以上,特定工作就是「農、林、礦、牧、漁」等勞力密集工作。打工度假帶回一桶金的故事,多是仲介在背包論壇的廣告。澳洲基本工資時薪雖達澳幣 16 元(台幣對澳幣約 24:1),約台幣 400 元,但是物價也高,一罐可樂售價約 4 澳幣。很多人到了當地才發現「白工難找」,多數人只能從事《奴役生活》紀錄片裡不報稅的黑工。黑工時薪頂多只有基本工資的一半,從事的都是藍領血汗工作。有背包客這麼形容:

「當生活只剩工作和回家,晚上回家路上人煙稀少,四周只剩下樹影、蟲影和自己的影子時,再怎麼不甘寂寞的人,也只能夜夜垂淚到天明。」

為什麼台灣年輕人寧可到國外農場和屠宰場辛苦打工,也不願在缺工嚴重的台灣農村務農?而我們的農委會竟還要引進外籍農工?週刊記者曾在採訪赴新加坡餐廳做工端盤子的 18 歲台灣年輕女生時,怯懦地問說:「我們在文章中,可能會用到『台勞』字眼,你能接受嗎?」沒想到,這個小女生很勇敢,她說,「我就是拿勞工簽證,不是嗎?」年輕人勇敢出走當台勞,不願面對的台勞真相,關鍵就在「低薪」!台灣薪水太低,年輕人寧可到外面闖一闖,看看在異鄉有沒有機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如果可以,誰要離鄉背井?」台勞的出現已不是個案,這是台灣的低薪悲歌,公司賺錢不分給勞工,政府也不珍惜勞動力,逼得年輕人只好出走,自己尋找出路。沒有青年,沒有將來,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在哪裡?

(本文為張肇烜授權刊載,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蘋論陣線,原文標題:不願面對的台勞真相,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Lennon Ying-Dah Wong,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我從不反對打工度假,我反對太晚去打工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