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Unsplash
《VO》導讀:
你知道一旦被發出聲響的手機或郵件通知聲干擾,得花上多久才能夠回到原本的工作上嗎?「整整二十三分鐘」。新的一年,如果提升工作效率、生活品質被列在你的新年願望清單裡,就一起來實踐抵抗3C世界誘惑的幾個步驟,從電子產品的束縛中逃離吧!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 / 慢活播客 布魯克.麥卡拉莉
解除通知聲
沒有什麼比不斷發出聲響的裝置更令人分心的了。研究顯示,我們一旦被發出聲響的手機或郵件通知聲干擾,就得花二十三分鐘才能回到原本的工作。
若移除所有手機通知聲,一天只查看數次(最好是固定時間),便能抵抗「看一眼是誰」的誘惑,畢竟光是一眼,就會無可避免因為分心失去專注力。
解除畫面提醒
此外,若能移除郵件或社群媒體的畫面提醒,便能擺脫紅色小點所觸發的腦內啡大量分泌,擺脫被需要、被注意、被喜歡的渴望。
‧工作時把手機放在抽屜裡。
‧關閉電腦上的電子郵件帳號,每一、兩個小時才查看一次。
‧將所有的社群媒體app移到手機最後的頁面,才不會一打開手機就看到未讀通知。
只在一個裝置上使用社群媒體
規定自己只能在一個裝置上使用社群媒體,便能減少分心的情況。假如你選擇只在電腦上看臉書和推特,就必須坐在書桌前才能看,如此便能要回滑手機的時間。刻意讓這件事做起來有點不方便,就能逐漸改掉心不在焉的壞習慣,我就是因此大幅減少滑手機的時間。
設定離線時間
設定每天的離線時間,哪怕只是不帶手機到街角散散步,或每天固定兩小時把「手機放進抽屜」,設下固定的暫離螢幕休息時間,有助於為生活留下緩衝。
同理,試著每週騰出一次完整的二十四小時(我們家是星期六中午到星期日中午)停用所有社群媒體、電子郵件和手機。
只在有空回覆時查看電子郵件
這個改變很簡單,我也因此體會「有目的」行事的重要性。我以前經常查看電子郵件,希望收件匣裡有一些讓我覺得被需要、覺得自己很重要的信件,卻很少在查看完後立刻回覆。
我要的只是電子郵件帶來的自我滿足感,而非溝通本身。一旦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我便能做出必要的改變,停止浪費時間的行為,越來越有效率。現在,我只有在有時間而且有能力回覆時才查看郵件。一個簡單的改變,便大幅改善我的收件匣狀態,以及回覆郵件的速度。
效率慢生活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時間經濟學:鬼速工作術】日本前花王專案經理人教你砍掉「虛胖」的工作量
【四象限法則的陷阱】日本專案經理人:時間價值最大化的關鍵,不是只有排出「優先順序」
【重置焦慮大腦】心理學家教你壓力管理:大忙人的「大腦療癒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