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是對於一早就爬起床這習慣又愛又恨嗎?

是啦,我們聽說了很多早起可以讓你處理事情時變得多麼有生產力、多麼聚精會神和多麼有動力等好處,像是英國維京集團(Virgin Group)的總裁 Sir Richard Branson 和其他坐擁數十億營收大企業的 CEO 都將在日出以前起床奉為圭臬。

但是唯一的問題是,你還是不喜歡總是要比你預計起床時間還要早起,不是嗎?

如果你希望研擬出一套能成功驅動你起床的祕訣,而不要總是被鬧鈴聲吵醒的話,那請不用擔心。以下列出五個讓也想要早起的你可以採用的好方法,不僅不會覺得感到壓力滿載,也許還會覺得這些方法挺有趣的:

1. 調整你晚上的作息

許多研究都把每天活力的程度和快速動眼睡眠(REM sleep, rapid eye movement)兩者視為正相關。如果你沒有獲得足夠的休息,少了些快速動眼睡眠的循環運作,早上起床時你就會覺得全身不對勁,覺得身心都懶洋洋的毫無動力。

而能夠克服這問題的方法就是發展出你自己一套的睡前習慣,幫助你獲得高品質的睡眠。以下是成功企業人士所身體力行的幾點祕訣:

  • 控制咖啡因的攝取:Elon Musk(特斯拉和 SpaceX 的創辦人)承認過去他整天會喝上好幾杯咖啡,但他現在每天最多只喝一兩杯咖啡,減量後讓他疲累時並不會像以前一樣感覺耗盡了所有體力,而且晚上還睡得更好。
  • 遠離電子用器:手機、平板和筆電螢幕所散發出的亮度和藍光會傷害你睡眠的品質,這也就是為何 Huffington Post 的共同創辦人暨總編輯 Arianna Huffington 睡覺時會把她的手機放到別的房間。這是她只要感到疲累時就會進行的習慣之一。
  • 閱讀一本書:每本書所蘊藏的文字力量有時也會為睡眠帶來好處。Microsoft 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閱讀一小時的書籍(主要是傳記、歷史或期刊類的刊物)幫助自己更好入眠。

同時,創造一個適合睡眠的環境也是十分重要。像是盡量讓你的臥房保持暗色調,不要讓鬧鐘面向你的臉,若是如果你住在一個很吵的社區,利用風扇穩定的聲音幫助你入眠也不失一個好方法。

2. 想想:為何成為一個早起的人對你來說這麼重要

如果你無法理解改變的重要性,那麼這改變對你來說永遠都是困難的。所以花點時間問自己一些問題。為何早起對你來說很重要?為何早上做事變得有效率對你來說很重要?你相信建立良好的早晨習慣真的會幫助你減重、整天變得更有自信與活力嗎?又或是早起讓你有更多空餘時間,從事讓自己感到自信或朝氣的事情?

只要你找到早起對自己的重要性,就會發現這原來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情。

3. 別按下鬧鐘的貪睡按鈕

通常你早上會按下幾次貪睡按鈕?一次?兩次?五次?或是更多?雖然按下貪睡按鈕獲得多幾分鍾的睡眠時間看似是件好事,但它所帶來的反效果卻同樣切實與可怕。事實上,貪睡按鈕會讓你感到更加疲憊,因為它打亂了你的睡眠循環,所以即使你多睡了幾分鐘,起床後還是得拖著疲累的身軀出門。

除此之外,由於按下貪睡按鈕是你這一天的第一個動作,就代表你是藉由「拖延」來展開這嶄新的一天。這訊息會傳達到你的潛意識裡,說明你是個無法自理起床的人。

所以,你要如何戒掉貪睡按鈕的習慣呢?試著把你的鬧鐘遠離你的床邊,讓你必須起身去關掉它。

4. 慢慢改變你早上的作息

假設你大幅度地改變平常作息,比如督促自己凌晨四點就起床,撐到午夜十二點才睡,這樣的作法其實並無法有助於你對新作息保持持之以恆。

你反而是該試著一步一腳印慢慢改變作息。如此一來你才能時時留心改變的幅度,而且更能對於新作息保持熱情與專一,學習以更平靜與正確的心境面對你所作出的改變。

舉例來說,假如你想要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你平常習慣早上七點才起床,那麼你明天試著六點四十五就起床。一旦你習慣後,下一個目標就試著六點三十起床,每次起床目標時間都再更早十五分鐘,如此一來,你就能不費力地逐漸成為早鳥人士了。

5. 早上選擇從事你喜愛的事物

早起已經很難受了,如果你必須早起做你很討厭的事情,那你這套早起療程又更是折磨人心。這說明了為何你早上必須同時規劃從事能讓你享受其中的事情,促進早起的好心情,才能更有動力維持下去。

諸如早起進行伸展體操、晨光寫作、打坐冥想或是和家人吃飯,只要這些是能讓你迫不及待跳下床從事的事情,那都是值得參考的作法。

現在你大致上都瞭解以上五點訣竅了,該是選擇其中一個方法重新打造早起的計畫了。也許你對於早起又愛又恨的感覺,最終會變成完全愛上其中美好也說不一定喔!

 

延伸閱讀:

新生活提案:早起只成功了一半,再用 1hr 完成這十件例行公事

新生活運動:每天不假思索「寫滿三頁」,創意就會信手捻來

英文履歷字體再用 Times New Roman,別想進外商!

兩個檔案下載回去改一改,再寫不好英文履歷我也沒輒了

讓雇主來敲門:投外商履歷前,先檢查最多人在 LinkedIn 犯的 5 個錯誤

(資料、圖片來源:Entrepreneur;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