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人不必靠計算著目標也能正常過活。只有少數的人懷有精準且可衡量的目標設定,更極少的人會將目標一一寫下來。再更少的人會同時邊想著目標邊試著將之付諸行動。
但是寫下你心中遠大的目標真的會有任何幫助嗎?能夠幫助你更容易達成,還是反而更容易失敗呢?這樣的迷思若真的是有所助益,我們該如何善用策略來擬定最佳的目標設定?
富比士曾經針對目標設定的概念發表了一篇由哈佛大學 MBA 研究所執行的著名研究。哈佛大學畢業生在研究中被詢問是否曾經設定且寫下清楚的目標,同時訂下計劃將腦中這些目標幻想轉化成實際作為。結果顯示只有百分之三的學生曾經寫下目標且試圖完成它,百分之十三擁有目標但是並未記錄下來,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四學生則是從沒想過目標這檔事。
這時你得停下來想想你是屬於上述的哪群人。因為這三群人根據之後持續的追蹤,彼此好壞的際遇各大不相同。
十年後,當他們再度接受採訪時,發現一個驚人的結果:百分之十三擁有目標但沒有記錄下來的人,他們的所得是毫無目標的人的兩倍。而那極少數設定目標且記錄下來的百分之三,所得是其他百分之九十七受試者加起來的十倍。
如果你曾經聽說沒有寫下目標的人往往比起執行這些事的人還容易失敗的話,那麼這份研究證明了此種說法,即使這份研究唯一的基準是根據金錢上的回報而做出結論。
當你沒有漫無目標時,你就會迷茫流失,不自覺自己的目的地將可能到何處。
當然可能你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也大概知道怎麼到達目的地,但是你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東西能指引你走向最正確的途徑。想想這樣的情形就好比你在異國駕駛著一台車,假如你在義大利威尼斯,你的目的地是前往德國慕尼黑。你唯一做的事就是選了一輛車,跳上去後便依據直覺,隨意開往你覺得該開往的方向。沿路上你掃過一個個指標,找尋前往慕尼黑的正確道路,但你卻發現這十分困難。你沒有地圖或是 GPS 引導你,就傻傻地一直開開開。事實上,你能找到前往慕尼黑的正確道路幾乎微乎其微。這就像是你有個不清不楚的目標任由它在你腦中隨意飄盪一樣。
你知道要去哪裡,但不知道選擇哪條正確道路,此時地圖或是 GPS 就像是你寫下的目標。但你以為這樣足夠嗎?其實不然,設定目標之外你還必須謹記以下五個步驟,才能增加你成功執行的機會:
1. 釐清你的目標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目標,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 你每個月希望賺多少?
- 你想如何賺錢?
- 你想要自己身材看起來如何?
- 你想要怎麼生活?
- 你理想中的房子是如何?
- 你想在感情關係中完成哪些事?
- 你想要追隨既定的職涯道路嗎?
- 你想要學習新技藝嗎?
- 你想要開始培養新的習慣嗎?
透過思考這些問題,能夠幫你排除許多不正確的目標與理想,幫助你成功愈來愈認識自己的目標,進而鎖定並且擬定後續行動。
2. 寫下你的目標
想好問題了,花點時間再問自己一次那些問題,確認無誤後拿起一枝筆與白紙開始寫下這些問題的答案。你不用擔心寫下過於崇高或是遠大的目標,盡量讓答案貼近你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就好。如果你找不到一張紙,你可以將答案用手機或是筆電記錄下來。但是還是建議你寫在紙張或其他可隨時看到的地方上,作者個人就是寫在書桌的白板上,這樣每天抬頭就可以看到清晰目標了。
3. 確定你的目標是清楚準確的
如果你只是寫下:「我想要瘦下二十磅」這樣的準度跟「我想要在接下來四個月瘦下二十磅」是差很多的。
如果你只光是設定好目標,卻沒有額外的死線督促你以多快的速度完成進度,你就不可能利用最適當的方法付諸行動,如期達成目標。
4. 寫下適當的死線
上述原因除了說明死線的重要性之外,還要確定你這些死線是符合現實的。你不可能說你在接下來兩週瘦下十五磅,因為這根本很難做到。
訂下有點挑戰性又合理的死線能夠促使你趕緊進行下一步,同時不會覺得過於艱難而提早放棄應有的目標。
5. 在每個目標底下,寫下精準的執行三步驟計畫
舉例來說,假如你要在四個月內減下二十磅,那麼你該像這樣寫下:
- 我一週會去 3 次健身房舉重
- 我每天攝取低於 500 卡的熱量
- 我每週只吃 2 次垃圾食物與甜食
- 我每週只喝 1 次氣泡飲料
- 我每天健走 45 分鐘
以上的列舉只是在模擬將來的三步驟計畫,它可以成為一種畫有路標的地圖,幫助你設計走向目的地的最佳路徑。這同時也可確保你不會一直在歐陸繞圈子而還沒踏進慕尼黑一步。
看到這裡你還沒有寫下你的目標嗎?別再猶豫了,就即刻動筆,往夢想邁進吧!
【VO 專題】快活!才能享受慢活:
【慢活之前】讓生產力低落的 13 個壞習慣:「彈性」比計畫排滿滿實際多了
【慢活之前】拚死拚活不一定會成功,戒掉 7 件事學會聰明工作!
【慢活之前】知名 CEO 的早起哲學:按掉鬧鐘繼續睡,成功也離你越來越遠
【慢活之前】高效率人士堅守 11 項工作法則:勇敢說「不」擺脫加班宿命!
(資料、圖片來源:Elite Daily;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