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仲清
最近坐高鐵,後座兩人的對話,讓我感慨。聽起來,兩人是在製作手機相關的產業工作。
「智慧型手機,一支一、兩萬,唉……能讓它用一兩年就差不多該換了……」、「把它做得那麼耐用, 像大同電扇一用五十年, 那我們還賺什麼……」
類似的話,我也曾從一個科技業做產品經理的朋友口中聽到。明明測試結果,螢幕很容易被壓壞,公司還要上市。
是啊!當公司要賺大錢,每年業績目標要向上提升,不這樣想,怎麼在數字上不斷突破。這樣的想法,其實也反映出不同時代的
相異思維,我聽過一段話……以前的人,東西壞了,就想著要怎麼修。現在的人,東西壞了,就想著換。
在關係裡面,互動觸礁了,還沒付出多少努力,就要談分手。一不如意,就認為是對象不對,那很有可能每段關係都會有同樣的劇本出現。我也從另一位朋友身上,學到了不少人生的道理。他說,他最羨慕的,就是一個人只有百萬年薪,但過著兩百萬的生活。所以他常覺得不足,眼睛看到的,都是升職、加薪、買東西的訊息。那時,正是雙卡風暴前,大家拚命消費的時候。
所以,這位朋友明明收入就高於同儕,還是感覺很不快樂。他也很瞧不起我的工作,說我在做low paying job,雖然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
我想到我敬愛的一位長輩,他的價值觀,恰恰相反。假設他有一百萬的年薪,他大概會過五十萬以內的生活。勤儉的傳統美德,讓他寧願窮生活,但他要過得精神豐富。他常去參加許多活動,身體健康,又好交朋友。如果這位長輩的價值觀,能夠多一點被認同,大概雙卡風暴,也就不太會發生了。
我有一次演講,提到提升幸福感的方法。講畢,到地下停車場的路上,剛好一位聽眾在我前面取車。那場演講很特別,地下停車場可以看到BMW、Benz、Bentley……的車子。我的三菱貨車,頓時顯得非常「特別」。
這位聽眾是開低底盤的跑車,我就不特別說它的型號了,但我很確定,我這一輩子買不起。低底盤的跑車,除了進坡度陡的地下停車場,很容易撞傷之外,在台北市的市區道路行駛,心情也不會太愉快。光是路面高高低低,對車子就不好,視野很低,車比較寬,容易擦撞,只有兩人坐,也不實用,也不見得省油……別誤會,這位聽眾有能力買這部車,我是敬佩的。靠自己的雙手賺錢,能開著一棟房子在街上跑,我想做也做不到。不過,名貴是名貴,除非是上高速公路,或是到賽車場,要不然,光是看到停車場下坡接平面的擦痕,心應該就很痛。
要讓自己過得平靜,物質生活的滿足是基本,過多則無益。我想到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跟我討論「賺很多錢錢」,就知道我如果不在這個部分多下功夫,就沒辦法給孩子個說法,讓孩子知道物質生活跟精神生活之間的關係。
賺錢絕對不是罪惡,這件事,大家都在努力。但是,我們到底拿了什麼東西去換,真的很值得我們在意。
延伸閱讀:
跟著阿德勒來一場人生革命!重點不在「別人如何評價我」,而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
享受過程,你可以成為任何人!台灣典型的「準備好」才要出招心態,讓我們錯過了很多好機會
(全文由遠流出版《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授權刊登,首圖來源:h.koppdelaney CC Licensed;非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