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抑鬱,不是一種選擇
抑鬱是一個人最無助又最挫折的經驗。有時候會感到傷心、有時候會覺得空虛、有時候又毫無感覺。偶爾,抑鬱會使人身體與心智都癱瘓,無法從事以前熱愛的事情,甚至他們自己知道該做的事情。憂鬱不只是心情不好的一天、也不是可以輕鬆度過的難關,要記得沒有人會自願選擇抑鬱。
2、陪伴就夠了
「事情會變得更好」、「你只需要出門散散心」、「一切都會沒事的」,這些話說起來簡單,你覺得你提供他們一種解方,或是能夠讓他們好過一點的方法,還能舒緩他們的痛苦,但這些話對他們來說,既空泛又帶有侮辱,絕對沒意義。這些話只會讓他們覺得更有壓力,好像他們很不足,還顯得你不明白他們掙扎的過程。他們知道你只是想提供幫助,但這些話只會讓他們覺得更糟。安靜地擁抱比這些老掉牙的話來得有用。
下次你可以試著換句話說:「我會在這裡陪你」、「我相信你可以更堅強,也相信你一定會撐過來」、「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你嗎?」、「你覺得怎樣會讓你舒服一些呢?」
不要給予建議,只要讓他們知道你會一直陪伴,並藉由問問題來幫助他們發現怎樣可以過得更好。
3、推開你,是接近你的開始
為抑鬱症所苦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是他人的負擔,這會使他們孤立自己,把最需要的人推開,忙著煩惱自己的悲傷是否拖累了他們所愛的人。如果他們變得疏離,只要讓他們知道你還在這裡,但不要強迫他們跟你一起出去或聊聊近況。
4、別將責任一肩扛起
身邊有個抑鬱症患者,不代表你必須扛起一切或是整天提心吊膽。抑鬱的人需要感到被愛與被支持,但如果這開始對你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你可以開始想些方法,讓你可以在展現關懷之餘又不會過度犧牲自己。
5、討論並訂定界線
在他們感到挫折的時候,退一步看看能提供什麼幫助很重要,但同時也要維持你自己的幸福與滿足。要有耐心,告訴他們你在擔心什麼,並且說明你需要為你們的關係建立什麼界線。你要找出對你們兩個都有用的方法。
6、他們就是開心不起來
抑鬱症常會使人長期身心俱疲,光是要度過一天就有可能令人崩潰又精疲力竭。他們可能前一秒看起來還好好的,下一秒就覺得疲憊、完全沒動力,就算前一晚睡得很飽也是一樣。他們可能會臨時取消計畫、早退、或是不發一語,只要記得這不是因為你做錯什麼事,這只是與抑鬱症患者共處的常見情況之一。
7、不是你的錯
如果你有一位與抑鬱症奮鬥的情人,你可能很難理解他的感受,以及你們的關係是否成為他傷心的原因。如果他需要一些私人空間或刻意拉開彼此的距離,不要責怪自己,也不要想說當初如果做不同的決定是否會讓他好過一點。他們的抑鬱其實與你無關。
8、激將法只是逼他去死
威脅別人說「再不好轉我就要跟你分手」或「你再不好起來我就不理你了」,這些都不會奇蹟似的治好他們的病。他們不會因為你累了,就一夕之間成為你理想中的那個人。你要不要因為他的抑鬱症而跟他分手是你的選擇,但認為這種激將法會治好他們,就太不切實際又太控制狂了。
9、一起面對吧!
我們常常認為抑鬱的人只想獨處,的確有些時候他們想要自己的空間,但這不代表他們想要獨自面對恐懼。你可以問問他們要不要出去兜風、喝杯咖啡或吃頓飯。打破規律日常、讓兩人交流接觸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時不時就約約他們吧!提醒他們不必獨自面對一切。
10、專心聆聽就好
有人遭遇挫折時,我們常常會想跟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讓他們知道「這種事我也經歷過」,進而跟他們產生連結。當你說:「喔,我以前也有這樣過啊」,這只會讓他們覺得你小看了他們的痛苦。你可以表達同理,但別把他們的感受想得太簡單。你能提供最大的幫助就是傾聽,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11、準備「安全計劃」
他們真實的感受是什麼?是怎麼處理憂鬱的?自殺念頭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很常見,你也可以直接問他們自我復原的方式是什麼,以便讓你在他們崩潰的時候,準備一些安全計劃。
12、規劃相處時間
一個禮拜一起去運動個一兩天、採買生活用品或出去閒晃。你可以煮晚餐給他們吃,或規劃一場約會。憂鬱症最大的難關之一是要一直注意飲食健康,這很累。所以你可以讓他們在冰箱裡儲存一些食物,再幫他們煮好。
13、憂鬱的人也可以堅強
《與幸福作對:讚詠憂鬱症》一書的作者 Eric G. Wilson 告訴我們,經歷深度悲傷與精神方面的痛苦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有同理心、又更有創意。他解釋了抑鬱症與憂鬱症的不同,但也反駁我們的社會與文化中所鼓吹的浮誇幸福。生活中最黑暗的時刻往往會帶給我們收穫,Wilson 寫道:
我害怕美國文化中過度強調幸福、視悲傷為危險,而要人們忘記過去的陰影以成就一個完整的人生。我更害怕的是,只渴求幸福將無疑會是悲劇的、不現實的,將目標訂在一件虛幻的事情上而忽視了現實的狀況。我最害怕的則是,我們的社會用盡全力把憂鬱症趕出這個系統中。沒有靈魂的騷動,我們所嚮往的美好難道不會崩塌嗎?那些令人心碎的事情難道就會停止了嗎?
心理學家兼哲學家 Neel Burton 博士也有類似的想法。他在 Tedx 演說中提到歷史上很多具有影響力、十分重要的人都有過抑鬱經驗。他解釋傳統社會與現今社會中,看待與治療抑鬱的方式有何不同,並視人的苦惱為生活遇到問題的指標,而非精神疾病。
重要的是,要記得抑鬱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經歷抑鬱並不會使人變得懦弱或有缺陷。
這些你也會有興趣:
受個了「美圖修修」的美照?他把自己 PS 得更醜,用搞怪吸引更多目光
擁有親生小孩是什麼感覺?跨性別者不是只有領養一個選擇,也能自己體會
翻舊帳、威脅分手》吞下這 6 顆愛情毒藥,並不會像偶像劇一樣重修舊好
成熟大人跟伴侶相處的 5 個準則:道歉不會少塊肉,吵完架後先道歉依然可以保有你的尊嚴
幹嘛要配音,用演員自己的聲音不行嗎?有的時候真的不是口音的問題!
(資料來源:Thought Catalog;圖片來源:Mateus Lucena,CC Licensed;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