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出處:〈情緒讓你煩躁又焦慮?心理師:你可能在抹黑情緒了〉;更多相關文章都在 「愛心理」粉絲專頁)。)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有時候情緒來襲,沒來由地就想要逃離,也感到煩躁又焦慮,而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藉由忙碌,來忘記情緒產生的煩躁感。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教你面對情緒,也面對自己,讓自己能在情緒中泰然自處。
(責任編輯:張嘉芬)
文/ 諮商心理師 吳姵瑩 Chloe Wu
情緒的存在可以很單純,就是讓你「感受」,提醒你生命正發生一些事要你去經歷。的確,有時候情緒很多、很滿、很難受,但不代表情緒很壞 、你很糟糕,而是你面對情緒的態度與方法,使情緒越變越糟。
當我們面對失去親人或摯愛,因為這件事引發的正常情緒強度,就非常巨大,因為關係的斷裂感,以及我們原本習慣的支持感與親密感消失,會像是將人拋入無底洞般的墜落又空虛的慌張中,因為這股失控又不知所措的感受,會讓人著急地想抓住些什麼,可能會找人大吐苦水,卻讓因為悲傷而蔓延開來的焦慮情緒,將友誼也吞噬。無處可說的情形下,你在孤單裡,再次被排山倒海的黑暗侵蝕。
如果你不喜歡情緒,你就不喜歡有情緒的自己,就不會去理解情緒,而是連同情緒跟自己都一起抹黑,讓原本單純的情緒,加入你的厭惡與排拒後,變得駭人。
在這情形下,你讓自己被忙碌淹沒,就沒有空間去感受,或 者你大力壓抑所有冒出的情緒,導致身心容易疲憊、無力, 對許多事情無感、缺乏興趣,當然也不可能感受到快樂了。
我們抹黑情緒的習慣,往往是學習來的,可能在你的成長環境中,「有情緒」是危險的,你的家人要求你把情緒處理好再來說話,卻沒教會你與引導你該怎麼面對情緒與宣洩情緒, 只幫你貼上有情緒很糟糕的標籤,因此你學到的是抹黑情緒的習慣,而這個習慣反而放大且黑化原有的情緒。
親愛的,舒緩因情緒而來的壓力與焦慮,你可以做的是:
1.找到可以理解的人,但你要幫自己意識到,你希望他人陪你一起探討情緒與感受,而非要他人解救自己或企圖將情緒丟到別人身上。
2.看顧你對待情緒的態度,停下對自己情緒的指責與厭惡 ,轉為用中性與平和的眼光看待自己,因為你需要的,就是好好地看看自己。
如此,情緒就是情緒,便是你生活不如預期時,佔據你生活一部份的狀態,你的壓抑與黑化只會強化它的影響力,而導致更強的焦慮,練習看顧自己的情緒,更看顧自己的態度, 就能自在與情緒相處了。
想看更多「紓壓秘訣」,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你現在過得快樂嗎?】吳姵瑩心理師:快樂可以是一種人生選擇,用這 3 個步驟擁抱快樂
【煞不住的煩惱?】心理治療師:釐清 3 個問題,區別你是「想太多」還是在「解決問題」
【總給自己太大壓力想做到完美?】心理治療師:發現自己「執著完美」之下隱含的真正意義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出處:〈情緒讓你煩躁又焦慮?心理師:你可能在抹黑情緒了〉;更多相關文章都在 「愛心理」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