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Unsplash(圖左圖右

近來,由於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除了本身需要自主隔離的人們,或許也有些公司開始預先思考是否要讓員工們適時地「在家工作」?

除了能穿睡衣辦公,遠程工作還能帶來什麼「好處」?

其實,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企業逐漸國際化,遠距工作有變流行的趨勢。根據總部位於瑞士的大型服務式辦公室供應商 IWG 公布的一項 研究發現:70%的專業人員每週至少一天遠程工作,而 53% 的專業人士則是每週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是遠距工作。

從以上數據可以了解到,在國外有許多專業人士都已經在實行遠端工作,其公司也一如往常地順利運行。倘若,還是放不下心的你,可以往下發掘遠距工作能夠為我們帶來的「4項好處」。

1. 省掉通勤時間與車費

首先,不用經歷上下班通勤時間的洶湧人潮,不僅在時間上可以更為節省,也能避免一早就大量消耗與其他上班族們在捷運、公車上相擠的體力。

Photo via Unsplash

至於在心理方面,貝德福德郡大學職場健康心理學教授 Gail Kinman 則表示,通勤壓力造成很多員工緊張,甚至對於長期需要服用藥物,或是在工作之外還要兼顧家庭生活的人而言更是如此。再根據一項調查超過 34,000 名橫跨各種英國行業員工的研究顯示,33% 通勤時間較長的員工(單程 60 分鐘以上)較容易罹患憂鬱症。

由此可見,光是不需要通勤這件事,就能提升許多上班族們身心靈的戰力。

2. 舒適的服裝、習慣的空間

再者,在家工作的話,可以省下化妝、搭配出門服裝的時間,還可以選擇讓自己覺得「最舒服的衣服」辦公,像是睡衣或是棉褲、運動服等。

在空間上,也能待在讓自己感覺「最自在的環境」——家裡,不僅不用長達8小時窩縮在辦公室那張通常都不太好坐的椅子上,還能夠自由切換辦公姿勢,例如趴在床上想企劃、坐在地上處理專案,都不用顧及主管、同事們的眼光。

3. 少了來自他人的壓力,還可以彈性調整工作行程

如前面所言,在家工作想一邊用力地伸懶腰一邊發出伸展開時的舒坦聲、席地而坐都不會有來自他人眼光的壓力,更棒的是,還可以彈性調整自己的工作行程。

Photo via Unsplash

倘若工作是採取責任制,沒有立即需要處理的項目,在家工作反而能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工作的時段」,像是有些人是屬於夜晚工作型、有些人只能預約到上午時段的牙醫看診等等。所以如果公司採用遠程工作,就能讓你彈性安排自己的上班時間,畢竟只要在今天結束之前完成預定達成的項目就好。

在這樣的作法之下,還可以兼顧私生活的品質、更有效地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4. 創意力增加、工作效率加倍

「有10,000項研究顯示,當你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你會比較難維持在自己的最佳狀態。特別是當你在談論高度重視『創意力』的知識經濟時。」神經心理學家里克・漢森(Rick Hansen)這麼

綜合以上說法,相較於辦公室帶給你的壓力,當你待在家裡、能挑選最適合自己工作的時段時,壓力會降低,自然也能讓本來無形中被壓力壓抑的「創意力」得以施展,進而讓工作效率加倍。

在家工作前幾天像在天堂,後幾天工作就堆積如山?「4個方法」帶你擺脫拖延壞習慣

然而,或許有些人對於「工作效率加倍」這點不這麼認同,因為在家裡反而容易東摸摸西摸摸、隨意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會因此導致專注力和工作效率降低,從而讓工作越積越多、壓力越來越大。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話,那就代表你在時間管理上還不夠自律、完善,也就是俗話所稱的「拖延症」患者(笑)。不過,關於這種類型的上班族也不用太擔心,VidaOrange生活報橘蒐集了一些小方法,希望能幫助你擺脫在家工作時可能會出現的拖延壞習慣!

1. 為自己佈置出一個家中的「良好工作空間」

倘若在家裡工作讓你就是想賴在床上耍廢,那麼你可以試著在家裡打造一個「工作區」,那裡將擺放你坐起來最舒適的椅子、最符合你高度的桌子還有許多工作會需要用到的東西,讓你不會有機會為了找東西而離開這個空間,就此被客廳的電視、書架上的小說分心。

Photo via Unsplash

除此以外,將這個「工作區」好好佈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更是一種高回報率的投資。因為,當你換上精美的時鐘、掛上能讓心情舒緩的畫作,或是一副隔絕分心的降噪耳機、一盞兼具美感與最佳光源的燈具時,會讓自己更享受待在這個空間,從而提升工作的意願與效率。

(延伸閱讀:【防疫在家工作可做好哪些準備?】6 項「科技家庭」好幫手,讓居家工作高效舒適不怕分心

這個道理適用於任何辦公地點,無論是家裡、辦公室還是咖啡廳,找到那個對的「良好工作空間」,就是讓拖延症逐漸遠離的方法之一。

2. 午餐出門買/吃

很多人可能想說都在家了,為什麼還要出門吃?其實,很多人以為在家工作可以省下的車資,早在不知不覺中花到叫外賣的服務費當中了!

另外,只要天氣狀況OK,用午餐的時間出一趟門,無論是在街區漫步或是出門買個飯都很能讓你的眼睛暫時離開電腦螢幕、稍微喘個氣,並且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這樣的一個午間散步能幫助你在面對下午的工作項目之前,來一場全身心的重新開機。

3. 計劃好「下班」的時間

因為不用上、下班打卡,很多人會享受這種彈性調整的時光,但一不小心就會習慣性地一再說服自己,「反正現在才下午3點嘛!可以再休息一下」、「晚上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完成這個企劃」,導致進度嚴重delay。

如果你就是無法在彈性工作下自律的人,那麼你可以幫自己訂一個「下班時間」來砥礪自己,並且過了這個時間點之後,就不再碰工作!反之,如果你是工作狂性格,擬定一個下班時間更是重要,因為假如少了「離開辦公室」這個儀式,在家工作的你可能就也沒有「要下班的警覺」,整天都在持續辦公的狀態不僅會殘害你的身心健康,也反而會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喔!

4. 找個人聊聊你的一天

最後一個小秘訣則是在一天工作的尾聲,找一個人講你今天完成的事情。不論是跟主管回報、與同事還是朋友聊天都可以,就算只是列表寄信給自己也不失為一種選項。

Photo via Unsplash

這麼做的原因在於,「告訴他人」你實際做了什麼,將有助於你回顧一整天的思緒,同時能從今天做到的事情中得到成就感,激勵明天不用進辦公室、可能懶洋洋的自己再出發!

然而,找人聊聊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當你因為長期、整天待在家工作而產生強烈的孤獨感時,可以在與朋友的日常對話中從負面情緒逃脫出來,並讓他們知道你因為一個人工作感到寂寞,從而偶爾會丟給訊息問候你或是約你出門吃頓飯,就像英文有句俗諺常的一樣——「有人分擔,憂愁減半。」(A problem shared is a problem halved.)

參考資料

《Independent》:〈Long commutes ‘increase risk of depression, obesity and damaging employees’ productivity’

《Inc.》:〈7 Tips for Remote Workers to Make You More Productive and Less Stressed〉、〈How to Avoid th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Remote Work

《CNBC》:〈70% of people globally work remotely at least once a week, study says

《Writing and Wellness》:〈How to Keep Stress from Destroying Your Creativity

《Bidsketch》:〈8 Ways to Cope With Working Alone

延伸閱讀

【才剛上班就好想下班?】聽人格特質分析專家談:「認真工作卻無法愛上工作」的原因

「毛小孩們,需要戴口罩嗎?會感染病毒嗎?」讓 CNN 跟行政院防檢局副局長為你一次解惑

【學會在職場裡適度放鬆】只要一分鐘!聽日本名主播小西美穗分享她的「放鬆小習慣」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臉書特色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