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悲傷」是一種令人身心理上都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而面對伴侶的悲傷,總是感到心疼不已,卻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最有效的幫助到他。

美國婚姻諮商師艾琳·萊巴(Erin Leyba)認為,在伴侶悲傷的情況下有意地為其提供支持,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連結。艾琳·萊巴也提出了面對陷入悲傷情緒的伴侶時,經科學研究驗證可以有效給予幫助的4個實際做法

1.寫一張慰問卡給他

你可以寫一張卡片給他,在卡片中敘述你們的美好的回憶,並表達你對他的關心與支持,這對你的伴侶會是很大的鼓勵。

美國作家基利·查斯(Keely Chace)認為,卡片最大的用意是「表達出自己的在乎」,並盡可能提供自己能力所及之幫助,因此我們要將這點明確地傳達給對方,例如:「我知道我無法讓你的痛苦消失,但我想讓你知道我在這裡,讓你依靠及傾訴。」

另外,要注意的是,盡量避免在卡片中提到「我知道你的感受」以及「你應該⋯⋯」,因為每個人對悲傷的經歷和處理方式都不一樣。

2.讓他有一些放鬆的時間

給予你的伴侶一些個人時間好好放鬆,可以的話,建議他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在大自然中漫步、在水療中心度過一個下午、或小睡一下。

以神經科學家瑪莉·海倫·伊姆莫迪諾-楊(Mary Helen Immordino-Yang)為首的研究團隊指出,當你的大腦有時間休息,處於靜止狀態時,你可以重新聚焦精神並整理心情,這有益於你的情感健康。

3.送他花

花卉和綠色植物可以幫助減少壓力,使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減少煩躁、焦慮和沮喪,並增加了生活滿意度。此外,花還可以幫助我們獲得適當的睡眠、增強創造力、提高生產力、提高對疼痛的忍耐力,以及提升精神。

研究大腦化學反應多年的加州大學名譽教授洛麗泰·布里寧(Loretta G. Breuning)指出,欣賞花可以觸發令人快樂的大腦化學物質,例如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等,提升我們的正面情緒。

4.給他一個擁抱

除了擁抱,也可以增加牽手的頻率,有時候身體接觸比言語更令人感到安慰。

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ner)指出,「觸覺交流」可以傳達12種不同的情感,包括感激、同情與愛。給予對方一個溫暖的擁抱,能使對方感到溫暖及以及被愛,幫助他重拾快樂。

不要害怕悲傷

臨床心理學家麗莎·費爾斯通(Lisa Firestone)認為,當我們過度抑制負面情緒時,我們會逐漸失去愛、熱情與溫暖,因而過著更加消沉的生活。因此比起告訴對方「不要哭」,陪伴他面對並克服悲傷會是更好的做法。

情緒是最真實的反應,為我們提供了「自己正過得如何」的訊息,幫助我們調整自己並邁向更好的生活。正如同《小王子》作者安托萬·迪·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所說的:「悲傷是生活的證明之一。」(Sorrow is one of the vibrations that prove the fact of living.),學會感受悲傷,然後繼續生活,將會感受到更真實的與平衡的自我。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7 Practical Ways to Support a Grieving Spouse〉、《Psychologytoday》:〈The Value of Sadness〉、《Psychologytoday》:〈Why Flowers Make Us Happy〉、《WIRED》:〈The science of touch: why physical contact can make you happier and more successful〉、Hallmark:〈Sympathy messages: what to write in a sympathy card〉)

延伸閱讀

【感情長久的經營之道】心理學「米開朗基羅效應」,讓彼此在愛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們是「熟悉的陌生人」還是「難得的心靈伴侶」?心理諮商師歸納夫妻親密程度的「四層談話」

「兩個人相處,有希望就會有失望。」心理學導師黃啟團:想維持美好關係,別讓彼此進入「幻覺期」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7 Practical Ways to Support a Grieving Spouse〉、《Psychologytoday》:〈The Value of Sadness〉、《Psychologytoday》:〈Why Flowers Make Us Happy〉、《WIRED》:〈The science of touch: why physical contact can make you happier and more successful〉、Hallmark:〈Sympathy messages: what to write in a sympathy card〉)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