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VO》導讀:

我們都知道,要做出好一個「好的決定」或是想出一個「好的點子」,都必須要跳脫僵固思維、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但是具體到底要怎麼做呢?「改變觀點」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前日本IBM國際商業服務事業部首席顧問清水久三子跟大家分享幾個能幫助「改變觀點」的實用工具,讓你能夠用更完善的思考去面對各種問題。

(責任編輯:陳奕安)

文/前日本IBM國際商業服務事業部首席顧問 清水久三子

在這邊要向大家介紹一些能幫助改變觀點的實用工具。

六頂思考帽

首先第一個稱為「六頂思考帽」(Six Hat),這種思考方式是由心理學家波諾所開發,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開會方式。在六頂思考帽這個方法中,假設有六頂帽子,這些帽子以六個顏色做區分,分別代表以下幾種觀點。

● 白色帽子:中立的觀點(事實和數據資料)
● 紅色帽子:感性的觀點
● 黑色帽子:批評、消極的觀點
● 黃色帽子:抱有希望、積極的觀點
● 綠色帽子:具創造性的觀點
● 藍色帽子:冷靜的、思考歷程的觀點

具體方法就是當主持人發表:「在場的各位,請戴上紅色帽子」之後,全體成員就要針對討論的議題,述說感性的意見:「這個如果能實現的話,我會超高興的!」、「這政策真令人感到開心!」、「這個也太痛苦了吧?」、「感覺提不起勁啊⋯⋯」。

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後,主持人會說:「那麼接下來請戴上黑色的帽子。」這次便要輪番述說批判、消極的意見。例如,即使對該議題是保持著贊成推行的立場,但全體成員還是必須要陳述批判的意見。

像這樣被要求隨著帽子顏色的觀點給出意見之後,最後就要戴上藍色的帽子,得出冷靜、具思考觀點的結論。

一般在出現爭議的情況下,通常都是站在贊成、反對這兩方立場進行討論,但只要活用「六頂思考帽」,就可以從更多方面去討論議題,得出更好的結論。

腦力激盪法

接下來是腦力激盪法(又稱頭腦風暴法)。由美國BBDO廣告公司創始人奧斯本所設計,為激發創造力、強化思考力而設計出來的一種方法。基本的規則有像是:不做批判、歡迎自由奔放的想法、把各種想法結合使其進一步發展等原則。

另外,為了使想法更容易產生,也有幾個特別的技巧,如:議題要事先告知所有人、時間不用長大約六十分鐘左右的程度內專心進行、主管不要率先發言、決定想法的目標數量、寫在紙上並貼起來、發配紙張以供填寫等。

雖然常聽人提到腦力激盪法在日本推行的並不順利,其原因大致上也不難想像。例如上司的意見傾向太過強烈、或是打算發表率直的意見,但卻因為想法或構思,看似荒唐而猶豫不決、容易迅速做出結論等。正因如此,在實踐腦力激盪法的時候,上面所述的規則都必須貫徹到底、開會的場所也不在平常的會議室,改在別的場所舉行,最好能製造出一個容易產生想法的氛圍。

即興演奏

再來便以作者本身的公司作為例子,我們有一種能在線上實施的做法,名為「即興演奏」(Jam Session),透過這個做法,就可以直接在網路線上實施腦力激盪法。「即興演奏」是爵士音樂的專業用語,沒有在事前做正式的排演,也不使用事先準備好的樂譜的情況下,一群爵士樂師集結在一起,以即興的方式做演奏。這個作法便是利用相同的道理,為了讓所有參加者,可以對特定的題目暢所欲言的交流工具。

因為是在線上的緣故,時間和場所皆不會有所限制。儘管世界上的員工多達數萬人也沒關係,依據題目的不同,連本公司的客戶和合作企業的員工,也能參與,針對將來的願景和業務上的課題互相給出各種意見。

奔馳法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由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艾伯爾(Robert Eberle)所提出的「奔馳法」(SCAMPER)。這是一個協助人們改變視角的檢核表。比起從零基礎(Zero Base)下創造出新的東西的案子,這個方法更適合針對問題提出改善策略.解決計畫的案子。

奔馳法的稱呼,是由下列清單裡各個觀的第一個字母的縮寫而來的。

● 嘗試代替(Substitute)
● 合併(Combine)
● 應用/適用(Adapt)
● 變更/更動(Modify)
● 替換(Put)
● 刪除(Eliminate)
● 重新調整(Rearrange)

例如,我們假設一位工作人員因為所負責的顧客太多,沒辦法對每一位顧客實施顧客訪問,正處在一個討論該問題解決方案的場合。

● 「對於給予我們常規訂單的客戶相關業務,可以改由營業助理代理」(嘗試代替)
● 「可以試著導入在網頁上接受訂購的系統」(嘗試適用)
● 「以那些有其他生意,或是有交易頻率很低的顧客為中心,試著組成一個專門跑客戶的團隊」(聯合)

使用奔馳法就可以自然地想出以上這樣的主意。另外,在奔馳法中,還更進一步詳細劃分多達四十八種的項目。乍看之下好像需要填入許多項目,實際使用時,只要嘗試順著清單上的項目改變觀點就行了。若出現即使參考某個視點也想不出主意的情況,這時不需要再進一步思考,而是切換到下一個觀點即可。

當然,即便這樣還是會出現結果不盡人意的情況,不過因為光是奔馳法大致上就有八種主要的看法,再細分的話可以多達四十八種看法,有了這麼多的看法,至少還有十幾二十種提示能啟發腦袋產生想法。

四個C

此外,我也來介紹一個從剛開始當顧問時,就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改變觀點的方法吧。這個方法被稱作「四個C」,是由消除(Cut)、轉換(Convert)、統合(Combine)、創造(Create)這四個英文字的字首而來。

圖片來源:《關鍵課題思考》,由天下雜誌提供。

需要在短時間內跳脫原本的想法,或是需要大量點子時,這些清單就會派上用場。請大致記住其中的內容,切換觀點開始進行模擬之後,你的想像力便會自然的向上提升。

從反方向來看

某一次,汽車大廠福特(Ford)公司找上心理學家波諾商量營運策略。

「若要你負責銷售我們福特公司所生產的汽車,具體上該怎麼做比較好?」

「這個問題你要反過來思考。」波諾這麼回答。

「 該怎麼做才可以讓人更加舒適的駕駛福特汽車呢?」波諾會讓對方努力思考這個問題。然而在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所聽到的回答是:「雖然想要買車,但是街上的停車場太少了,所以就算買來了也還是不方便。」這種潛在客戶的心聲。此時福特公司的負責人便想到了,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們就來做停車場的生意。實際上,福特汽車在這麼做之後,確實也達成促進車輛銷量的目標。

這是在《創新思維》一書中的內容,同時也是「從反方向來看」改變看法的實際例子。雖然在做法上和邏輯思維是運用相同的思考方式,但改變了最初開始的起點。

再來思考另一個相同的例子吧。假設這時從上司那邊傳來了指示。

「我對這麼多的產品和服務的投訴電話感到很困擾,你來幫我想個對策。」

追究客訴電話會響起的原因,思考各種解決方案⋯⋯使用垂直思考時,首先會想到便是這些。不過如果運用水平思考的「從反方向來看」,便會先思考「要進一步增加這些客訴,以及顧客沒有表達出來的不滿的話,我們該怎麼做才好?」此時便會出現如:「對著電話胡扯回應的話,顧客就會更加不滿」、「到下一個假日來臨之前,要是替代品還是沒送到的話,我就決定退貨,開發新產品跟對方競爭」、「要是被同一套說詞敷衍了好幾次,就會無法再信任這家公司」等想法。

「如何增加客訴」這個問題,乍看雖然讓人覺得荒唐,但是透過這樣的做法,就能看見更多可能造成客訴的案例,並且藉此淘汰掉未來可預見的風險。這麼一來,在問題發生的當下,就不像以往只能做臨時緊急的應對,而是能夠預先思考出相關的對應策略。這是只顧著找尋問題的原因時,很難想像到的一種思維模式。

如果有時站在公司的立場感到困擾,不妨試著以顧客或合作夥伴、競爭對手等人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或是試著將觀點轉換為如何更進一步增加困擾,這麼一來,有時反而自然就能想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VO VIP 專屬天下購書優惠

關鍵課題思考

進入「天下網路書店的 VO 專屬店中店
就能享有專屬於 VO 讀者的 75 折 購書優惠
(把書放入購物車中,會立即轉換成專屬優惠價)

這裡買

延伸閱讀

「爸媽,我在意你生活中重要的小事。」在職場打拚的你,運用科技讓爸媽感覺到有溫度的陪伴

【席捲日本的筆記魔力】日本創業家前田裕二:用「事實→抽象思考→轉用」,把日常瑣事變創意

【想不到新點子?】外商公司很常用的 2 個「邏輯思維」:跳脫僵化思考,發現新選擇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關鍵課題思考》,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