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Pexels
《VO》導讀:
每一天,我們都獲得更多的經驗與知識,但也代表我們會對越來越多事情有著「既定印象」,也因此我們的思維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其限制了,其實我們通常不是「想不到」而是「還沒想到」。
速溶綜合研究所由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負責不同專業圖書的圖解製作和研究的工作。讓複雜難懂但又很實用的知識,變成人人都能看懂的圖解。這邊介紹兩個簡單又有趣的小方法,讓你跳脫僵化思維,發掘出更多的「沒想到」。
(責任編輯:陳奕安)
文/速溶綜合研究所
使用「詞彙刺激法」讓思考跳脫僵局
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一籌莫展的時候,偶然的對話卻讓你獲得靈感;不知如何抉擇的時候,一篇無關的文章卻讓你有了主意⋯⋯有時人的想法會受到長期所處的環境影響,變成僵局,想法很難從中跳脫。這時與其一個人抱頭苦思,不如從其他方面想辦法,打破這層侷限。
生活中,我們常在籌備聚會的時候感到心累。一般的聚會,不是吃飯就是唱歌,選擇也被侷限在挑選餐廳或KTV的店家。隨著現代人生活日益充實,這樣落於俗套的聚會,容易讓參與者覺得無聊。尤其是那些注重健康飲食以及不愛唱歌的人,再也不願花錢參加這類活動。如此一來,必須要想一些其他辦法來充實聚會內容。
在前面兩節中,我們提到了透過觀察別人來啟發自己的想法。同時我們也知道,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有很多具體的事情難以如此參考。那麼,掌握一兩種思考發散的方法,就會變得十分有用。
先意識到自己被困在僵化的思考模式,才能從中跳脫。

圖片來源:《外商公司都在用的49個邏輯思維》。今周刊提供。
在此介紹一種叫「詞彙刺激法」。這個方法需要的道具很簡單──筆、小卡片和空的盒子,可以一個人進行。
把有刺激性效果的詞語寫在卡片上,打亂後隨機抽取,從抽到的卡片開始展開想像。
①準備一些詞語寫在紙片上。推薦平時經常收集各種抽象的詞彙,如單身、多肉、暗號等。
②把所有紙片放入紙盒裡。
③打亂紙盒裡的紙片,然後隨機抽兩張。
④最後把這兩個片語合起來建立新概念。
這些道具用完後可以保存起來,同時可以慢慢累積,往裡面加入新的詞彙,並最好是自己所處環境不會使用到的詞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你帶來不同的想像。
藉由「詞彙刺激法」,你可以一個人進行思維的自我啟發。
回顧上面提到的例子。籌備活動的你因為大家都不願參與而一籌莫展。這時,可以試著抽出兩張。如果抽到了「硬幣」「老師」,可以試著舉辦一個遊戲聚會。隨機發硬幣,然後根據硬幣上的年份說一件跟老師有關的事情。如果覺得這個想法不好,可以再抽一個新詞,直到你想到滿意的點子為止。

圖片來源:《外商公司都在用的49個邏輯思維》。今周刊提供。
詞彙刺激法:把自己生活中不會接觸到的事物寫在卡片上,利用亂數抽取來進行聯想。
利用「關鍵字」轉換想法
我們常以為是思維指揮我們說話,其實,有些時候思維和語言是相輔相成的,所以當我們覺得陷入思維泥淖時,不妨試試用關鍵字來切換自己的思維,通常也能引導出新想法。
用關鍵字可以促使思維朝不同的角度擴散,像「然而」、「事實上」等表示轉折的詞語,會讓人從思維中找到另一個出口。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低潮——失業、失戀、生病、家庭矛盾、人際關係不和等,如果放任自己陷入這樣的思考中,很有可能會惡性循環,導致事態越來越不樂觀。但如果你在陳述這些現狀後,用一個「轉折詞」,你的大腦就會促使你開始向相反的方向運轉,例如說:「我失業失戀,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但是我還有關心自己的父母和朋友,振作起來才不辜負他們呀!」
同樣的道理,「由此可見」「這樣一來」這樣的遞進詞,就會讓人自然而然地做出前因後果的思考判斷,例如說:「這位少年剛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就被騙走了行李和錢,這樣看來,他鋌而走險去偷東西,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試著利用不同的關鍵字,來讓我們跳脫既有的思維,發展更多不同的想法。

圖片來源:《外商公司都在用的49個邏輯思維》。今周刊提供。
只要找到合適的關鍵字就能催生新角度。
一、確定主題。
首先要確定主題,無論是談論人生的境遇,還是新聞上的法律案件,只有確定好主題,才能讓想法集中在這個主題上做思考。
二、隨便想一些關鍵字,如「萬萬沒想到」「事實上」「由此可見」等。
當你覺得思維開始進入一個死角時,可以強迫自己想一些平常用不到的關鍵字。當你想要絕處逢生的鼓舞時,可以想一些轉折詞 ─ ─但是、然而、事實上、即便如此⋯⋯當你需要推波助瀾的推動時,想一些遞進詞─因而、由此可見、如此一來⋯⋯讓這些關鍵字變成思維的指揮官。
三、根據主題,用關鍵字進行造句,把所有想到的東西都寫在紙上。
只想到關鍵字還不夠,關鍵字只有引導和發散的作用,如何去想還是要靠自己的大腦。「剛入職覺得自己無法融入公司,好苦惱⋯⋯」在這樣的想法中用上「即便如此」後,將所有可以用來改善現狀的想法都寫在紙上,例如:「即便如此,我還是努力做好份內工作。」「即便如此也還是有同事每天都向我點頭微笑。」這樣一來,是不是在不知不覺間心態也變得積極起來?

圖片來源:《外商公司都在用的49個邏輯思維》。今周刊提供。
關鍵字思考法:在使用這個方法時,可以多利用我們常沒想過的關鍵字來造句,不久之後,思考會變得越來越活絡。
想看更多「職場人生」,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看清問題癥結,找出最快解決途徑
延伸閱讀
【靈感之神失蹤記】腦力職人要注意:避開 3 種讓人變得沒創意的「情感狀態」
【檢視你是以哪幾種人格在工作?】職場一流人都會做的事:培養「多樣化人格」並切換使用
【發想創意好難?】哆啦 A 夢、蠟筆小新王牌製作人的「3 分鐘測驗」,測看看你的「創造力」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外商公司都在用的49個邏輯思維》,由今周刊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