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生曲線」, 橫軸是自己的年齡、縱軸是情緒的高低。圖片來源:《筆記的魔力》,天下雜誌提供。

《VO》導讀:

「對我而言,筆記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藉由筆記認識自己,建立人生的方向。因為筆記,擁有夢想,產生熱情。」

日本直播平台 SHOWROOM 創辦人前田裕二,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時,透過獨創的「筆記法」,以宏觀的角度俯瞰人生每個階段,並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日本直播平台 SHOWROOM 創辦人 前田裕二

對於想以更寬闊的視野俯瞰人生,藉此獲得新發現的人,我想向你們介紹一個稍微簡化的自我分析架構——稱之為「人生曲線」。

所謂「人生曲線」,橫軸是自己的年齡、縱軸是情緒的高低,經過時間的推移,表現人生幸福程度的高低起伏的曲線。

圖片來源:《筆記的魔力》,天下雜誌提供。

出生時的情緒為「0」,情緒高於它時,曲線向上;情緒低於它時,曲線向下。請一邊回顧自己的人生,一邊試著畫畫看。

此圖表的優點是,不是以垂直的方式深探自己的人生,而是以水平的方式來俯瞰人生。以微觀的角度切入自我分析,容易不自覺陷入垂直思考。就像被問到「大學時期,做過什麼努力」,會不自覺針對自己人生的「某一點」,進行深度挖掘。當然,深度挖掘是很重要的,就像本書前面提過的一樣。只是,如果想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本質,稍微拉遠一點來看,把眼光放在整體的過程,更為重要。

可能有人小時候非常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那段時光,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卻在不知不覺中隨波逐流找工作,現在做著一點也激不起熱情的會計工作。像這種事,意外地,如果不看整個過程,就無法看清事情的癥結。

不是用縱軸來看自己的人生,而是用橫軸,並且盡量掌握「寬度」。然後,就能看到自己的價值觀,與所定義的幸福。自我分析時,把「垂直方向深掘故事情節與價值觀」乘以「水平方向掌握整體感」,在縱與橫的交織下,有效發現更立體的自己。

劃分人生階段,加上關鍵字

製作人生曲線時,試著把自己的人生劃分成幾個階段。例如「認真唸書時期」、「埋首工作時期」、「就是愛玩時期」,試著把人生分成幾塊。

而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盡量著眼於「中學之前時期」,愈詳細描述愈好。因為長大後也不會改變的人格特質,往往沉睡在這個階段。幼少期、五~六歲時期,身體感受到的感動以及情感的流動,很可能到現在還影響著我們的人格特質。有人的人生重要轉捩點或是初體驗就在最近發生;但更多人是發生在幼少期。包含自己的幼少期在內,請去找出「自己為什麼會感到幸福快樂、什麼時候會感到幸福快樂」的答案吧。

習慣這樣的劃分後,再為每個階段,加註有自己風格的關鍵字。也就是,為人生的事件或風波加上「標語」。「考試通過」只是單純的事實,這個事實帶給你怎樣的情緒(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把這樣的情感因素考慮進來,再為它命名。試著透過代表情緒的縱軸,去思索「為什麼曲線會在這裡往上走」,如此一來,像「考試通過」的字眼,就會變成「努力獲得回報的瞬間」這個標語了。持續這項工作,逐一去把「自己是誰」、「什麼時候會發奮圖強」、「什麼時候會覺得快樂」等重點化為語言。

舉例來說,假如通過考試「前」的人生曲線來到最高峰。冷靜思考這個事實,說不定會發現,原來自己屬於「找到一座山,奮力往山頂爬,攻頂成功的瞬間,看到美麗的景色感到非常幸福,但達到目的後又開始無聊了起來」類型的人。可能「站在山頂不斷欣賞美麗景色的人生」,並不那麼讓你感到快樂

又或是,有些中堅員工剛進公司時,人生曲線處於高峰,現在卻降了下來。面對某個挑戰去解決它、完成它,才會真的感到幸福,但現在每天只被要求處理例行工作,幸福感當然下降。不過在大企業任職,沒那麼多積極挑戰的機會,如果你的人生曲線顯示,擁有強烈的「挑戰」價值觀,維持現狀待在大企業,不會讓你覺得幸福。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以人生曲線為契機,是該思索轉換工作跑道了。把劍拿好,說不定現在就是打場漂亮的仗的時候。

「轉折點」藏著幸福的泉源

這個圖表裡,最該注意的地方,就是「轉折點」。

為什麼曲線會在這裡往上走?為什麼會在那裡往下降?如果能找到讓自己情緒大幅波動的東西,就等於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與「幸福的泉源」。

為什麼那裡會有感情的波動?一樣可以用「為什麼」去深掘背後原因,就容易進行抽象思考了。

最後,讓我簡單整理一下人生曲線的畫法,給想著「現在就來畫畫看」的你吧!

①畫出橫軸為年齡、縱軸為情緒的圖表。

②出生時的情緒設為「0」,畫出從以前到現在的情緒起伏狀況。

③把過往人生分成幾個階段。

④寫出每個階段發生的事件或情節。

⑤萃取出標語,讓自己的故事說起來更迷人。

不管是誰,都有自己的「故事」

繪製完人生曲線後,能對外人道的屬於自己的故事就會清楚浮現。重新審視「當時的我,心情是那樣波動著的」,把隱藏在背後的情感寫出來,再把它抽象思考,如此一來,真的就能寫出強而有力的故事內容。

人生如戲。沒有故事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不管是誰,絕對都有某個片段的人生,會讓他人發出「真的嗎!」的驚嘆並產生好奇。這個精采片段究竟在沉睡在哪裡,我懇切期盼大家一定要找出來,並且好好說給別人聽。

處於現今網路時代,擁有想向周圍散布的故事或劇情,就像擁有強大武器一樣。

當我對大家解釋 SHOWROOM 事業時,透過表象的說明「這是一個任何人都能當直播主、都能送禮物給直播主的服務⋯⋯」恐怕只會給人不痛不癢的感覺,聽完什麼也不記得。

所以我改以這樣解釋,「其實,當我還是小學生,就在街頭自彈自唱了,當時真的有人把打賞金投進我的吉他殼裡。把這個『自彈自唱賺到錢』的類比訊號型體驗,置換成數位訊號,就誕生出 SHOWROOM 事業。」像這樣,把故事摻雜在談話之中,對方就容易產生興趣。

話題說不定就會從「什麼?小學時期就開始自彈自唱?」延展開來。然後,聽得如癡如醉的聽眾,又會忍不住把故事告訴其他人。

透過人生曲線,去認識自己,去把被稱為幸福泉源的「人生羅盤」弄到手。然後,再以動人的語言詮釋它,把故事昇華成讓聽眾感動的劇情。擅長抽象思考的各位,如果還兼具說故事的能力,簡直是攻無不克、所向披靡了。

想要實現夢想,絕對欠缺不了支持者的幫助。支持者愈多,當然比一個人單打獨鬥時愈可能達成夢想。比什麼都重要的是,把愈多人「攪和」進來,自己就愈會給自己「不做不行」的壓力。讓我們變得能說出動人故事,並營造一個「非得實現夢想不可」的環境吧!

VO VIP 專屬天下購書優惠

筆記的魔力

進入「天下網路書店的 VO 專屬店中店
就能享有專屬於 VO 讀者的 75 折 購書優惠
(把書放入購物車中,會立即轉換成專屬優惠價)

這裡買

延伸閱讀

【席捲日本的筆記魔力】日本創業家前田裕二:用「事實→抽象思考→轉用」,把日常瑣事變創意

【檢視你是以哪幾種人格在工作?】職場一流人都會做的事:培養「多樣化人格」並切換使用

【總是配合別人,直到看不見自己】斜槓青年周信佐:當生活不再以自己為重心,這叫做「配合癌」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筆記的魔力》,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