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Unsplash
你的書架上有沒有一兩本「成功的哲學」、「信念的力量」之類激勵人心的書籍呢?當我們對於「成功」這件事毫無頭緒,找不到方法又沒有足夠的動力時,這種勵志書無疑是精神糧食。但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哥倫比亞商學院附設動機科學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Heidi Grant Halvorson 卻認為:「完全相信那些成功教戰手則,最終只會是場災難。」
為什麼說是災難?因為某些廣為流傳,但卻毫無科學根據的方法如神話般被誤植在人們心中。沒有務實的計畫,只是盲目照著這些「口號」前進,最終只會發現自己依然原地踏步。Heidi Grant Halvorson 舉出最典型的三個謬誤:
1. 想成功,就寫下你的目標
Halvorson表示:「人們總是告訴你:明確寫下你的目標,就能實現它!但在我看來,很多人只是空有對目標的執念。公平地說,的確有證據表明了解目標非常重要,但這絕不是通往財富的保證之路。如果你只是盯著目標,卻缺乏組織方法、思考細節以及自律等能力,仍然很難達成你的願望。」
2. 盡力就好
人們常告訴自己「盡力而為」或「過程比結果重要」,但「盡力就好」這種想減輕負擔的想法是危險的,它實際上阻礙了你的動機。來自全球各地研究人員進行的 1000 多項研究表明,為成就設定高標準的目標,並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到」才是更好的辦法。這是因為更困難的目標會讓你經常無意識地增加自己的努力、專注和對目標的承諾,也能促使你找到最有效的策略。
3. 努力「往好處想」
「積極思考」的倡導者特別喜歡這條建議,他們總叫你保持正念,並想像自己成功的樣子。但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你想像自己立即成功,會削弱了你採取實際行動的動力。更好的方法是想像自己完成目標所需的「步驟」。如果你想減肥,想像自己吃得健康、鍛煉身體,而不僅僅想像自己瘦下來的樣子。
「相信你會成功」跟「相信你會輕易成功」,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你要相信你會成功,但也要相信必須通過努力、精心策劃」堅持和選擇正確的方法等方式來實現。不要迴避「消極」的想法,比如我將遇到什麼樣的障礙?我要如何處理它們?一味往好處想,只是不切實際的樂觀主義。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verywellmind。)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