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 Visual hunt
《VO》導讀:
「日常慣性炎。這是一種心靈感染,目前全世界罹病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西方國家。他們的症狀幾乎相同:動力減退、慢性憂鬱、失去目標與意義、儘管物質生活豐富卻不容易感到開心,並且感到失望、疲乏……」
當對生活失去熱情、找不到前進的動力、忘了怎麼發自內心的笑,以下的「日常慣性學」妙招也許正適合你,成為自己的「慣性治療師」,進而獲得更好的生活。
(責任編輯:吳立婷)
文/拉斐爾.喬丹奴
譯/黃琪雯
1 . 小步理論
這個理論是為了告訴我們,要將改變視為接連不斷的小步伐、小轉變,而不是一步就得攀越的巨大山峰。如此一來,改變就會顯得比較不讓人恐懼,也才能達到更好的成果。
2. 大清空行動
這是一場關於你內在心理與外在環境的大整理。 內在整理:辨識出周遭所有對人際關係與心理有害的、具毒性的、僵化的事物,並進行清理。就像卡蜜兒一樣,你可以建立一份「我不再想要……」清單。 外在整理:利用各種方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透過揀選與淘汰,擺脫損壞或不需要的東西並整理收納,或改變裝潢。
3. 正向定錨
這種技巧可以讓你隨時處於一種良好的心靈狀態,方法是:重現幸福時刻的感覺。 首先,你必須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正向心錨。在一個安靜的場所,回想記憶中重要的幸福時刻,並全神貫注地讓自己重新感受想喚回的情緒狀態,接著再與某個行為結合,不論字詞、影像,或是動作都可以。經過鍛鍊,你便可以透過這個行為或動作啟動心錨,重現當時的情緒狀態。
4. 成功經驗清單與優點清單
將自己所有的優點、專長與人生中最成功的經驗列成清單。這將可以讓你將注意力集中在你人生中的正面價值。
虛擬照相機 為了啟動「虛擬照相機」,收集「正面虛擬照片」,你必須調整觀察的濾鏡,隨時偵測美好事物。無論是在街道上、交通工具上,或任何所到之處,請將注意力集中在美好可愛,令人愉快的事物上。如此便可以建立一本屬於你的正面虛擬相簿,有益於將大腦重新設定為正向!
5. SMART 法則
這個做法可以協助你明確定義希望達成的目標,並順利達成。方法在於,逐一確認目標是具體的(Specific),不應該模糊不清、可測量的(Measurable),比如減輕四公斤就是一個可供測量的指標、可實現的(Attainable),不要讓目標遠得像天上摘不到的星星、相應的(Relevant),為了維持動機的強度,目標必須與自身的條件和能力相符、有時限的(Time-based),必須設定一個最後期限。當符合以上五項法則時,這個目標將會更具可行性,更容易達成。
找自己推薦好書
《你的第二人生始於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
(蟬聯法國年度暢銷Top10)
(本文經合作夥伴圓神書活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內文來自《你的第二人生始於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 》 。)
延伸閱讀:
想藉著旅行改變厭世生活?如果你沒想清楚「這件事」,旅行根本找不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