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 Visual Hunt
《VO》導讀:如果每次收假你總是這麼痛苦,那可能代表你現在的生活與工作並不適合你。工作不只是為了那幾天年假,讓休息旅遊來逃避現實;生活不應只是眼前的苟且,但掩飾自我的旅行也不會是解藥。
(責任編輯:吳立婷)
文/《社長從來不假裝》作者 江明
當我再一次站在大昭寺廣場前,看著人來人往的景象時,忽然產生了一種複雜的感情。
八廓街上的香火繚繞,寺廟門前有很多人在朝拜,廣場上攢動的大多數是身著名牌戶外裝備、戴著墨鏡扛著相機的遊客。他們歡笑、他們拍照,他們不會放過每一個可以展現自己的瞬間,他們如此自由不羈與灑脫,以至於給我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下午三點,正是一天中陽光最強的時候,廣場上到處都是遊客,這種景象其實並不稀奇,在每一個風景區都能見到。但是如果此刻的你跟我一樣,沒有工作、沒有存款、沒有房子、沒有出息,那麼事情就要複雜一些。
這樣的對比和落差,猶如陽光一般地刺眼。但是請相信,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什麼時候,年輕人開始熱衷旅行。各種電影、電視劇開始推崇說走就走的旅行,機場候車室專門開闢了旅行書籍專櫃,各種文創小店、旅店開始鼓惑人們做自己想做的事。
旅行一下變得如此重要,好像一輩子如果不去過幾個遠方,就覺得生無可戀。
關注青年旅店牆上的每一張告示,對每一個經過的人微笑、點頭,更關心院子裡的肥貓和小狗,我不再是那個羞於表達自己或困頓於複雜人際關係的普通人。
旅行就是有這種魔力,幫你暫時把忙碌的生活擱在一邊,讓你以為這就是生活的全部。
奔波與勞累填滿了路程,沒關係,誰知道呢? 出來旅行,不就是為了拍幾張照,上傳到網上等著按讚嗎? 我不在意人家怎麼看我,我是陌生的、是自由的、我偽裝出來的我是完美的。旅行,是如此有誘惑性,以至於我都忘了自己的身分,是個魯蛇。
昨天晚上在酒吧裡遇到了一個女孩。聽說我們明天要開車去納木措,問能不能搭車。她說這是她第三次來拉薩,她喜歡落日下的布達拉宮,喜歡瑪姬阿米的酸奶蛋糕,喜歡旅途中的每一個未知,喜歡在每個日落之後的夜晚,在異鄉的酒吧點上一支菸,微微的火光讓她感覺很溫暖。
可是當她得知我們開的是國產小轎車的時候,她則表示還要在拉薩多待幾天,要寫一大堆明信片,為每一張明信片蓋上西藏的郵戳,寄給全國各地的朋友。她說納木措她已經去過好幾次,並祝我們好運。
我想告訴她旅行最重要的是過程和目的地,而非來去用的某種交通工具,如果沒有真正欣賞世界的勇氣和眼光,哪怕坐著太空船,也無法感受整個宇宙的遼闊和銀河的壯美。而事實上,我們一路開著小車從北京出發,順利抵達拉薩,領略了沿途風光便已足夠。
作家高曉松的母親曾經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連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這句話多半具有迷惑性。
我們都嚮往遠方,我們都知道善良、勇敢和真誠是好的,但我們依然做不到。
人生最悲慘的,是戴著面具上路,在旅途中偽裝成自己最想成為的那種人,而在現實生活中卻逐漸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那一種人,為了逃避現實偽裝自我的旅行不過是一劑麻醉藥,醒來之後,一切都於事無補。
找自己推薦好書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
(本文經合作夥伴圓神書活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內文來自《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架設人生避雷針的 50 道修練》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