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大腦是否能進化,跟學習很有關係;大腦是否越來越退化,跟生活習慣很有關係!

以下為日本醫學博士長谷川嘉哉列出的「傷腦習慣」,請各位注意一下囉!

(責任編輯:李恬芳)

1.不能穿「睡衣」過一天

難得的假日穿著睡衣過一天,真是輕鬆又愜意。

早上睡到自然醒,晚一點才吃早餐,悠閒地讀報、看電視。由於沒必要出門,穿著睡衣或家居運動服在家裡晃一整天……如果只是想像這樣的情景,對你的大腦沒有任何害處。

《魚干女又怎樣》劇照

話說回來,假日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有忙碌的平常日做對比。週一到週五都在外面奔波,穿著睡衣度過的悠閒週末反而成為令人期待的重要日子。

不過,如果每天都開睡衣派對,那就大事不妙了。這樣的生活會讓大腦朝老化之路邁進。

對於退休的年長者與婚後成為家庭主婦的女性來說,日常生活很少有機會穿著正式服裝,也很少有特殊場合需要注意打扮。

因此,平時愈是沒機會注重服裝儀容的人,愈要注重穿著打扮。

「不在乎自己的儀表」是老化的徵兆之一。

早上起床發現頭髮亂翹覺得「不以為意」,鬍子長長了也「不以為意」,覺得化妝「很麻煩」,一想到要換衣服就覺得「不換也沒關係」,別人怎麼看自己都「不在乎」。

於是愈來愈少看鏡子,就連隔了一段時間才見面的孩子也嚇到,不敢相信自己的爸爸(媽媽)變得這麼老!

長此以往下去,就會開始出現失智症的徵兆,最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是「穿衣失用症」

穿衣失用症不只是無法將手穿過襯衫袖子,還會將褲子套在手上,或是已經穿好褲子,卻還要再穿一條褲子,容易出現自己無法穿衣服的狀況。

若已經嚴重到出現穿衣失用症的情形,身邊的人一定會察覺異狀。如果是平時穿睡衣度日,不刮鬍子,不梳頭髮也不化妝的人,就會慢慢習慣這樣的生活,

即使出現「不在乎自己的儀表」的老化徵兆也沒有自覺。

2.「泡澡」時水不能泡到肩膀!

你屬於淋浴派還是泡澡派?

如果只是要清除身體污垢,淋浴即已足夠,但若要預防大腦老化,我強烈建議各位泡澡。因為泡澡具有以下三大功效:

一、浮力作用…當我們泡在澡缸裡,平時支撐體重的肌肉與關節承受的重量只有九分之一左右。減少重量之後,就不會因肌肉緊繃形成大腦壓力。

有助於消除大腦疲勞,恢復注意力與判斷力。

二、溫熱作用…身體泡在熱水裡會逐漸感到溫熱,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排除堆積在體內的老廢物質和疲勞物質,緩解肩膀痠痛。緩慢加溫帶來的放鬆效果,也有助於療癒大腦疲勞。

三、水壓作用…身體泡在熱水裡會承受水壓。水壓能幫助堆積在腿部的血液運回身體,活化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搭配溫熱作用,讓全身血流更加順暢。

此外,施加於腹部的水壓會將橫膈膜往上提,讓呼吸更順暢。新鮮的氧氣運送至全身各處,消除身體疲勞。

想要消除一整天的疲勞,悠閒泡澡是最好的方法。

Photo via VisualHunt

泡澡時有一件事要特別注意,那就是「熱水絕對不能泡到肩膀」

熱水泡到比心臟高的位置,血管就會受到水壓影響而緊縮。

不僅如此,手腳與內臟靜脈也會受到壓迫,血液開始往心臟流動。當你正在讚嘆泡澡真舒服時,你的心臟正為了排出多餘血液而過度工作。

假設在這種狀態下長時間泡澡,全身血流量就會下降,造成心臟與肺臟極大負擔。問題不僅於此,泡完澡從浴缸出來時,手腳與內臟靜脈不再受到水壓壓迫,瞬間放鬆開來。在這種狀態下起身,血液會受到重力影響一口氣往下半身流動。

結果就會導致運送到大腦的血液瞬間不足,眼前一片漆黑。這種症狀稱為起立性低血壓,也就是站起來會頭暈的感覺。不少人因此直接暈倒在浴缸裡或浴室地板上,發生骨折等嚴重傷害。

為了避免受傷風險,建議各位泡澡時絕對不要泡到肩膀。最好泡到心窩處,也就是所謂的半身浴。水溫控制在三十八到四十度之間,放鬆心情,調整自律神經。

此外,泡澡時不妨順便鍛鍊表情肌,一會兒笑、一會兒嘟嘴。嘴唇所占的比例與手指、手部差不多,因此多動嘴巴有助於促進大腦血流量,這也是我建議要鍛鍊表情肌的原因。同時哼著自己喜歡的歌,更能快速刺激大腦,消除疲勞。

養好身推薦好書

《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這裡買

延伸閱讀:

愛吃甜食、豆腐讓你變笨!研究:記性差的人每天都會做這 5 件事
【原來是天才】常神遊、腦補和做白日夢嗎?會這樣是因為你太聰明了
比學語言、考證照更重要!表現出色的人都有的生活技能:保持「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