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Joe Schmelzer
在好萊塢大道上的 CVS 藥局和 Marshalls 百貨之間,隱藏著無印良品在洛杉磯的前哨站,一個讓全球設計愛好者推崇的日本品牌。
無印良品靜謐的店面,成為街頭藝人充斥的喧囂大道上往來顧客的避難所。磚砌立柱和回收木點綴在 8,600 平方呎的店面理,極簡風格的家具、廚具、服飾、文具、食品和電器井然有序的陳列其中。優雅的設計不見一絲品牌的訊息,細緻的美感吸引客人的目光。悠然自得的美感,為紛擾的周遭帶來安寧的那份堅持,讓品牌獲得忠實愛好者的追隨。
美國無印良品西岸銷售總經理 Eric Kobuchi 說:
「無印良品其實不算很有名,顧客大多來自設計相關的圈子,尤其是倫敦和巴黎,不過我們還不算是個家喻戶曉的品牌。」
1990 年,日本的西友集團創立了無印良品這個品牌,集團的核心事業包括超級市場及購物中心,當初成立的原因是為了回應日本市場充斥的大量新產品。與其發展更多外國製的奢侈品牌,或是生產便宜卻品質低劣的商品,創辦人的構想,是提供高品味而價格合理的產品(實際上無印良品是良品計畫的其中一個品牌,這個計畫始於 1989 年,以製造及配送公司產品為主,目前在日本日經指數上交易)
無印良品在全球有 702 家店鋪,並在近期的會計年度貢獻了 18% 的業營額,約 2602.5 億日圓(約 21.4 億美金)的增長,成長主要來自於亞洲,尤其是中國。目前在美國有 9 間分店,今年即將再擴充兩家。
Kobuchi 表示,無印良品的誕生基於兩個概念:「無印」,非關品牌,以及「良品」,即好的產品。無印良品的任務是:使用最好的材料,開發簡單的產品,並用合理的價格銷售。
無印良品對細節的重視很容易被消費者忽略,Kobuchi 說:「產品設計不是用來強調設計師或使用者個人的生活風格。無印良品的產品造型,是由產品本身的目的,和長時間持續不斷的改進所決定的」。對每件產品的核心角色嚴格的堅持,不只體現在無印良品 40 件的原創產品中,更可見於其 7,000 件——小至衣架,大至預鑄房屋——的商品之中。
其中一項熱賣商品是壁掛式 CD 播放器,從 1997 年發表至今還在店內販售。與其讓消費者摸索令人眼花撩亂的功能按鈕,產品只需要輕拉垂繩就可以啟動,就像打開抽風扇一般。由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將此產品列入永久收藏,這項設計上的巧思開始廣為人知。(現代藝術博物館也在紀念品店裡販售許多無印良品的產品)
無印良品對經典設計原則「形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不遺餘力,也產生一批對品牌高度忠誠的設計師和消費者。即便曾與家具設計巨擘 Jasper Morrison、意大利現代主義設計師 Enzo Mari 和日本建築師坂茂合作過,產品上也未曾出現過他們的名字。
Kobuchi :「他們認同無印良品販售產品,而非品牌的概念與哲學。」
藉由讓個別產品有機地展現其價值,無印良品的品牌跨越了文化的藩籬。除此之外,它也將「無品牌」轉化為榮譽的標誌,並和當前覺醒的消費者意識產生共鳴。
小編也是學設計的,記得第一次知道無印良品時的那種感動,全然回歸產品本質的理念,希望你也能喜歡。
Hey!《VidaOrange》正招募實習生與編輯,如果你已經喜歡我們很久了,對「生活」又有自己的想法,快來>>>加入我們<<<
延伸閱讀:
看不到暢銷書:MUJI 把雜貨店書店化,「教你過日子」的書店開張啦
無印良品員工不會離職的 3 個原因,前領導人松井忠三:我們在培育「人」,而不是「人才」
(資料來源:entrepreneur:圖片來源:entrepreneur;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