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對想不到,在今年九月時全球英語地區銷量最佳的男性精品生活雜誌 Esquire,在最新一期的報導中指出:台灣是全球美食聖地。
撰文者是英國知名評論家 Tom Parker Bowles,出版過五本食譜,也在 2010 年時榮獲美食評論獎,不少節目常會邀請他擔任評審。除了美食家的身份外,他更是英國皇室查理王子的第二任妻子卡蜜拉的兒子。
長年在世界各地旅行的他,對於各國食物更是有一番獨到見解,究竟台灣美食有什麼魔力使這位美食家讚譽有加呢?以下為 Bowles 撰寫之完整內容:
初來乍到台灣
從我到達此地,並踏入台北的那個溫暖午後,我就明白這會是座我熱愛的城市。那份快樂的感受,就像心中有道微光,溫暖著我的血液和靈魂,讓我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
也許是因為海關的溫柔笑容和由衷歡迎的態度,相較於中國面無表情又對他人展現懷疑的態度來說,在這真是感到無比溫暖。又或許是因為在這能夠看見湛藍的天空,不被灰濛濛的煙霧所遮蔽,高大的樹木站立於寬敞的街道兩旁,好似兩排護衛輕輕彎下腰來向你示好。在這裡,交通工具的聲音嗡嗡低吟而不是轟隆作響。
我不久前才在上海待了一週,那是一座十分現代化的城市,卻也因此在人與人之間矗立起一道看不見的牆。整座城市就像披上一件華麗的外衣,完全覆蓋了過去破舊的汗衫。在那裡我感到的是孤獨,無法和這個世界有所連結,就真的像是個外來客般被屏除在外。當然,那裡有國際級的酒店,附有當地產的甜酒和窗外美麗的視野。有著謹慎魅力的法租界(French Concession)加上一點生硬的資本主義,通過浦東。但就是像當地甜又油膩的食物般,給我寒冷的印象。
對於台灣的印象
中午在台北,我感覺比較有「人味」,我的感官變得敏銳,而且有強烈的食慾想快點吃到這裡的午餐。許多年來,我一直都想造訪台灣。台灣出生的美食作家兼廚師黃瀞億在節目 Market Kitchen 中不斷地稱讚這個地方,並稱這裡是「亞洲烹飪之都」,她透過螢幕鏡頭展現那些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這些食材和一流的質量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台灣人們都很愛美食,不管是牛肉麵、臭豆腐、餃子等等」看她介紹台灣美食的眼神,就好像見到一把燃燒的火炬,那樣充滿熱情、閃閃發亮,不禁使人深深著迷於這些美食。
台灣是一個我們或多或少聽過,卻對當地一無所知的國家,在我們成長途中,都看過「台灣」被印在衣服的洗滌說明上、玻璃、電池上,對八零年代的我來說,「台灣製造」給我的印象比較像是個品質良好、有巨大生產線的製造商,而沒有感受到它是一個實際國家。
所以我一直想像台北會像電影《銀翼殺手》中的洛杉磯一樣,不斷飆升的摩天大樓、霓虹燈燦爛的高速公路以及似乎連靈魂也能被販售的自動販賣機。東京和香港就很像這種城市,但台北除了 101 大樓外,其他建築顯得內斂許多,主要是灰色蔓延的景觀,不如曼谷那般酷熱,城市中的移動速度也比東京和香港平易近人。台灣就像以上城市的遠房表親,含蓄又禮貌的展現自己的氣質。
用台灣人的角度認識台灣
我在台灣時是由瀞億的兄弟 Enshen 當我的嚮導,他笑著告訴我:「台灣不只是有電玩和電腦而已!」笑容可掬的他在英國受教育,現在則回台灣,在一家軟體公司上班。他的老婆 Jasmine 則是台灣藝術與珠寶界的專家,穿著美麗的洋裝在駕駛座上操控方向盤,往窗外看去是一條寬敞的道路,和川流不息的車潮,大多數的亞洲城市中道路壅塞、車子排放的廢氣瀰漫且伴隨者吵雜聲,而在這裡一切似乎都很好。
「台灣的文化和禮節與中國截然不同。」Enshen 說,而我起初那股來到異地被陌生人接待的尷尬感也逐漸消散,對於食物的熱愛讓我們很快地打成一片,如果要說台灣人的特色的話,大概就是很容易讓人感到放鬆,這是很老派但又會讓你愛上的好客個性。
台灣有自己的憲法、民選總統、軍隊以及言論自由,它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雖然中國並不同意這個說法,並聲稱台灣政府是非法的,中國認為台灣不是國家,而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也在國際性的場合拒絕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這件事似乎也沒有討論的餘地,不信你在中國地區嘗試用網路搜尋相關議題,你什麼也找不到,任何關於中國的「真相」不僅是被審查,也會被禁止。中國依然有 1,600 顆導彈對準台灣,並在台灣曾經有「獨立」聲浪出現時,展現軍事力量來要脅他們,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狀態,卻也不影響平日的生活。
事實上,中國和台灣仍有往來,雖然不少台灣居民要求獨立,也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但他們也意識到與中國的貿易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移民社會造就台灣美食的多元性
台灣其實也算是個移民社會,除了當地的原住民外,先是有許多來自中國福建的移民,接著是荷蘭人發現台灣是絕佳的戰略位置以及對亞洲貿易的理想據點,中國移民早期沒有台灣的統治權,直到十七世紀末中國才將台灣歸到福建省來管轄。我們經過一條小街道,路旁有教堂、小吃和一些草藥店,「1895 年四月,中國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便一直統治到 1945 年,當時台灣捨棄了原本的民間信仰,開始講日語並且宣日效忠天皇」Enshen 說。
下車後,我跟著他們夫婦上樓到一家叫欣葉的台灣傳統餐廳。「當時日本戰敗,台灣被置於蔣介石政權之下,當 1949 年 12 月蔣介石的國民黨政權敗給毛澤東後,他帶著兩萬民難民逃跑到台灣,建立了流亡政府——中華民國。他一直住在這裡,直到 1975 年他死去。」在國民黨的統治下,從 1948 到 1987 曾實施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戒嚴,這意味者沒有言論自由及集會結社的權利,台灣警備司令部則可以用任何原因逮捕或拘留他人。國民黨一直統治著台灣直到 15 年前才有政黨輪替。「現在我們有民主、言論自由,多數人希望獨立,因為大家開始意識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Enshen 說。
雖然說過去的歷史,不同國家的入侵者將會影響這塊土地的人民對於國家的認同,但也因此造就台灣食物的多元性。Enshen 表示:「台灣的食物就像它的歷史一樣,融合了中國與日本的特色,有油炸物和許多調味料,醬油、辣椒、豆豉、醃菜、香油、香菜和數不清的草藥,」我們在明亮的大餐廳內坐了下來,空調強力的放送。「台灣對於食物的標準很高,對原料的品質也小心翼翼地監控,這點是和中國不一樣的,」Enshen 在上海和北京待過一段時間,他接著說:「台灣就像一個巨大的美食觀光勝地。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都會來這裡體驗文化,不可否認,食物是最平易近人的文化。如果對於亞洲文化有興趣,許多人也會第一個想到吃的。」
美食與廟宇是台灣的精髓
來招呼我們的是經營欣葉餐廳的女士,「這位是鍾小姐,Jasmine 的阿姨,她從 16 歲就開始在這裡工作了。她現在是餐廳的合作夥伴,這家餐廳在全國都有分店,但是台北店是最早創立、最棒的。」
我們開始吃酸菜蒸大腸,這道菜有嚼勁又順口,配上清爽的豬肉湯麵,湯頭細膩又能夠嗅到一些白胡椒的味道。
「台灣想要獨立,」Enshen 咬著小麥麵粉製的薄餅,再加上一點花生粉,一邊嚼著說:「媒體是非常自由的,但也因此造就許多瘋狂的故事,它們能夠杜撰任何事件,有時候我們甚至太過安逸而忘了我們是個國家。幾個月前學生佔領國會長達兩個星期,沒有人出面做些什麼!他們毀損了裡面的一些東西,甚至有些民眾送食物給他們。」他把一個很大的刈包遞給我,裡面有鮮嫩多汁的豬肉片、醃酸菜、花生粉和滿滿的香菜。「我們也把刈包叫做『虎咬豬』」Jasmine 對我說,而你可以馬上看出為什麼會有這個稱號。我得非常努力才能用我的手抓住整個刈包,更別說要用嘴巴咬下這個豐盛又多汁的食物了。「刈包是傳統的冬季食品,可以在漫長的冬日為勞動力補充體力」Enshen 說。忘記你的法式麵包、奶酪和醃菜吧!這種「三明治」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麵團中有豐富的脂肪,剛出爐時的那股溫熱,當你咬下口時能感受到的鹽分與喜悅,自認為「亞洲通」的人們都會為了這個口感不自覺的顫抖。雖然這道美食源於中國,卻在台灣發展到極致。
台灣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個適合居住的地方,Enshen 解釋:「台灣的稅率為 5%,生活水準不錯,犯罪率也低。」我的目光被剛端上桌的空心菜奪走,佐了些蒜更添風味,香料在這裡是十分常見的,讓食物色香味俱全。「來到台灣該體驗的不外乎是食物和廟宇,」吃完午餐後我們回到車上 Enshen 接著說:「我們飯後去一趟佛教的廟宇,我們會在廟裡面表達自己的敬意和捐助一些香油錢。這邊就是松山奉天宮,我們的最愛之一。」我們透過金錢、雞蛋、蛋糕等等奉獻,祈求明年會是個繁榮的一年,點燃線香祈禱好運,並低吟著一些咒語。他們用我的生日找出專屬我的佛像,祂是金色且巨大的,有一抹淺淺的微笑,我把身上的錢盡可能的塞給祂,向祂祈求精神上的幫助。他們也送禮物給自己的神像,我們繼續在廟宇間漫步,他們告訴我神像有分很多種,掌管財運的、掌管生育的、掌管姻緣的以及掌管大海的,這是比基督教更務實的信仰制度。在臨走之前,我擦了幾尊掌管幸運的佛像,Enshen 也給我幾枚銅板,讓我投進一個巨大、光亮的圓柱中,那也是祈求幸運的。在這裏食物和信仰息息相關。
傳統茶館的魅力
接下來我們離開城市,途中經過許多學校和昂貴的別墅,以及青翠的熱帶山丘,這片綠地好像能無窮無盡的延伸出去。空氣中瀰漫著硫磺的味道,這裏有公共及私人的浴室。往下看,台北這城市是淺灰色的,有三條棕色的河流蜿蜒經過它的中心,看著那棟精緻的 101 大廈,它的尖端好像能刺穿雲層。我們再繼續往更高的地方前去,經過粉色綻放的櫻花樹、朱紅色的花瓣和華麗的廟宇,搖曳的棕櫚樹和涓涓細流。
夜幕低垂,我們準備駛回都市,Enshen 說:「這裏有傳統的家鄉味,但是你到台灣的南部或許會感受更深刻,因為許多南部城市還保留農業的景觀。在都市生活步調太快,有大約七萬人居住在此,許多人都成了『外食族』,一週會吃外食四次以上,因為從夜市外帶食物是非常便宜且方便的,加上它們同樣美味。」接下來我們停在一個傳統茶館,「台灣茶是世界聞名的」Jasmine 邊說邊熟練的用滾燙的開水沖泡,「良好品質的控管才有台灣茶的美名,每年也輸出千萬噸到中國」茶的顏色是純淨明亮的淺黃,帶有爽口的苦味在後頭,我們配著瓜子和麵包,享受這溫和的咖啡因。Enshen 指著木製的牆壁說道:「這種傳統的茶館逐漸消失,這是一個能夠靜靜坐下來體會的好地方,讓你暫時逃離庸庸碌碌的生活,但是事實是餐廳能賺更多的錢,因此許多茶館慢慢地消失了,這真的很可惜,因為茶是台灣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此生難忘的美食體驗
接下來我們到一家位於台北市中心的餐廳——驥園,不仔細看並不會發現它的位置,不過它的雞湯卻非常有名!想要喝這裡的雞湯你必須提早預訂,因為他們都花超過 12 小時以上熬煮,不過它們的價格也並不便宜,可以說是一分錢一分貨。不過我一直沒辦法拿出我的錢包,每次都被阻止,因為招待我的 Enshen 夫婦堅持:「你是我們的客人」。我們坐在樓梯邊的位置,體驗過便宜的餐點後,這是我們第一間到訪的昂貴餐廳,不過我很快就明白,這些完美的餐點值得這個價錢。
豬腳端上桌後,那閃閃發亮的油光讓人沈醉,配上紅燒醬油、黃酒和冰糖,它不僅是我吃過最棒的料理,也讓我敬佩偉大的廚師是如何嚴謹的對待這道料理。說實話,我一開始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吃起,每個部分看起來都那麼完美。開動後終於體會到豬肉的柔軟,每一塊都是如此甜美,我開始無法自拔,Jasmine 微笑著問:「好吃嗎?」我只是點點頭,因為我止不住貪婪,讓嘴裡塞滿了食物。
接下來上桌的湯簡直令人驚艷!那是一種純粹的幸福,這道湯墩煮了兩天,裡面有豬腳和干貝……天知道裡面還有什麼讓它這麼美味呢?這湯使人印象深刻,擁有華麗的深度和非凡的豐富性,讓我想脫去外衣,浸泡在湯頭中,但那是不可能的啦!我在喝湯時不斷的發出讚嘆,湯的口感像絲綢般滑順,就像來到天堂一樣!無論是豬腳或是雞湯,都是非常常見的家常菜,卻能在這裡變成一道令人興奮的料理,到達意想不到的境界!
不容錯過的夜市文化
但是我們沒有太多時間逗留,「啊!夜市!」當我們還在享用美味雞湯時 Enshen 大叫道:「夜市是我們重要的飲食文化,便宜卻新鮮的味道是驚人的!無論從政治家到道路清潔員都曾在夜市中吃過飯。有些攤主是非常有錢的,因為他們賣了同樣的麵或臭豆腐長達 30-40 年,也許他們有的已經有五個以上的加盟攤位,到足以支撐孩子出國唸書,其實這也是他們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讓孩子脫離這樣的生活模式,以後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接著我們花了幾分鐘繞了一圈佳德糕餅店,另一家著名的店家,販售有名的鳳梨酥,雖然很興奮,但還是希望能夠在我的胃裡面留一點空間給接下來的街道小吃。到了饒河夜市後,還有大約半哩遠的路要走。
我們漫步在夜市中,通過許多大口咀嚼的人群,手裡拿著燒焦的玉米棒、端著蚵仔煎伴著甜辣醬和帶有苦味的綠葉,我們也路過一個嬌小的男子,在路邊仔細地啃著豬骨。
滷肉飯吃起來非常順口,柔軟的肉質和切碎的香菇真是絕配;牛肉胡椒餅有點像我們的康沃爾餡餅;肉圓,跟拳頭一樣大,牛肉被包裹在一個有嚼勁的糯米皮下,接著我們從遠處就聞到一股貌似下水道的惡臭,這來自台灣另一道美食——臭豆腐,口感比乒乓球還好,但也只是好一點。我會嘗試吃所有東西,像是生牛肚、驢的生殖器或是站在街上吃這個味道非常重的臭豆腐。「你一定要在街上吃臭豆腐,在家裡煮臭豆腐會讓味道持續一週以上。」Enshen 建議,接著我小心翼翼的把紙盒裡的東西滑入垃圾桶中。
街上的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大快朵頤著聊天、喝飲料,這是個完全民主的地方,不過時間已經非常晚,我再也吃不下任何東西了,回到 Enshen 和 Jasmine 為我安排的旅館,我什麼都做不了就只能好好地躺在柔軟的床上,吹著涼爽的空調,我的肚子實在是漲得不得了。當天睡著後,我夢到了那碗雞湯。
雙份早餐的雙重享受
起床後繼續我的美食旅程,來到了永和豆漿王,其中以油條最為出名,他是一種油炸的麵團,浸泡在甜或鹹的豆漿裡食用,吃起來的感覺非常溫暖、舒服。我們吃豬肉、切絲白菜包裹在煎餅中,而豆漿伴著花生,非常的甜又乾淨,永和豆漿不愧是「豆漿王」,排在外面的人龍就說明了一切,而且它的價格十分親民,速度也非常快,適合趕時間的上班族和交通警察。
不過這只是第一部分,就像電影《教父》一樣,有著更精彩的續集。第二部分我們來到鼎泰豐,它是一家非常成功的餐館,有專業的上海湯餃,現在甚至連美國、澳洲都有分店。Jasmine 記得鼎泰豐當時只是一家小攤子,持續 43 年的努力終於有了今日的規模。而你能很快地了解它為什麼會紅遍各地,它的湯非常的精緻,用料實在,也非常著重餅皮的厚度。只要在湯餃上戳一個小洞,就能看到裡頭琥珀色的液體流出,那個湯汁十分鮮美,就想不可思議的花蜜一樣,然後頂部有些許薑片和醬油更增添了幾分美味。
台灣也有頂級日式料理
多年來的烹飪訓練終於派上用場,因為我們在結束雙早餐的行程後,來到一個名字令人好奇的地方——上引水產。這裏不僅販賣熟食,也提供新鮮的海鮮。壽司級別的鮮魚,搭配普羅旺斯橄欖油,以及紅酒,我們在壽司店中享用柔軟的鮮肉、溫暖的米飯,這個體驗近乎完美!另外還有新鮮的海膽、毛茸茸的帝王蟹腳,冒泡的湯和鹹鹹的牡蠣與蛤蠣。我爬回旅館,身體內幾乎有一半是海鮮,真的可以算是享受到最頂級的日式料理。
台灣最具特色的料理——牛肉麵
我在台灣的最後一餐是獨自一人吃的,在一個老舊、椅子搖搖晃晃的老店面,牆壁有些斑駁,使用公共餐桌,這裡是永康牛肉麵,台灣非常知名的餐廳之一。牛肉麵不僅是一道料理,更代表了台灣的身份。台灣牛肉麵為當時的外省人所創,現在已經成為台灣獨具特色的料理。
不管是身上沾滿灰塵的工人、背著名牌包的小姐或是疲憊的警察都會選擇到這用餐,我再次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每個人都在自己最愛的地方。耳邊縈繞著轟隆的空調聲,伴隨著食用麵條溫柔的咕嚕咕嚕聲、筷子和瓷器的碰撞聲,對我來說是最美妙的音樂。
我點了紅燒牛肉麵,表面有辣紅湯和脂肪,牛肉墩煮得十分有嚼勁,麵條柔軟又 Q 彈,湯汁更是不用說的濃郁。讓我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桌邊的醋和辣椒醬更是源源不絕的進入我的碗中。坐在我旁邊的老人一邊吃著牛肉麵,一邊發出幸福的讚嘆,先吃鮮美的牛肉,在大口地吸著麵條,他的快樂是會傳染的。這碗小小的牛肉麵對我來說就像台灣的本質一樣,外地人在這生根,發展出民主,提供慷慨又直率的味道,不僅是烹飪的技巧,更添加了許多愛的成分。那種一次又一次,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癡迷。
台灣或許不是最誘人的城市,它的目的不在誘惑你,讓你感覺驚險刺激,它的美在於他的內在。台灣的優勢在於它的人民以及食物,以及它待人慷慨的態度。
離開時我真的非常傷心,台北有種微妙的魅力,而它毫無疑問地抓住了我的胃。
這些你也會有興趣:
【台灣 No.1】除了101大樓和捷安特腳踏車!5 個隱藏版的台灣世界第一
【豆漿配油條】除了必吃的阜杭豆漿,台北另外 4 家超人氣傳統早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