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習近平,這位在中共黨內看起來地位不可一世的男人,在近期緊急召開數百名官員會議,而習近平的個人「焦慮」更在空氣中流竄。

這場會議中,習近平面對各高階幹部,表示要調整今年首要目標:即使貿易戰當前,中國也不應該再侷限於「經濟」面向,那他希望把重點放在哪塊呢?習近平的地位有可能遭受威脅嗎?一起看看《紐約時報》的分析。(責任編輯:黃梅茹)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1 月召集黨政高層,要求防範政治、經濟等領域重大風險。紐約時報分析,這場會議似乎是為傳達個人焦慮,與一年前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取消時的風光形成強烈對比。

習近平 1 月 21 日在中共中央黨校召開的省部級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說,當前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增多,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中共在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層面也面臨考驗,黨內卻存有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

習近平要求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並強調這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的政治職責」。

習近平的焦慮感來自何處?

紐時報導,上述發言是習近平掌權 6 年多來最嚴厲的警告之一,凸顯中國經濟成長趨緩、與美國陷入貿易戰之際,中共高層對社會動盪的長期憂慮已加深。習近平發言也表明,在這個政治上極為敏感的年度,中共將想盡辦法撲滅任何可能引發示威和動盪的火花。

今年眾多敏感政治事件「逢十」,「六四」天安門事件 30 週年最為人所知,五四運動 100 週年、西藏抗暴運動 60 週年、新疆騷亂事件 10 週年,也令北京當局格外警惕。

去年 3 月,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修憲案,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為習近平終身執政鋪路。報導說,時隔一年,習近平談話顯示他已不再得意洋洋,多位專家認為,習近平似乎急於表明,萬一出了差錯,其他官員也要扛起責任。

北京政治觀察家吳強表示,這次談話是為彰顯風險不只由習近平一人承擔,中共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等黨政要員也要扛下。中共中央對中國的風險評估已由經濟擴大到所有領域,今年將把維穩放在首位

習近平當時在談話中要求黨政高層提防「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並提及風險不只在經濟層面,也要確保中國政治安全。他要求與會者高度重視對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確保青年一代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這篇由紐時資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撰寫的報導指出,習近平內心似乎充滿焦慮感,掌權以來不斷暗示中共可能很容易喪失權力。

習近平如果只求維穩會造成什麼後果?

但專家警告,習近平一味要求穩定可能產生反效果,因為強調風險無所不在的警語,可能扼殺官員化解經濟與社會長期風險所需的主動與彈性。

專家舉例,官員既要防範失業,又要削減債務並關閉效率不彰的「殭屍企業」;既要提振民間投資,又要減少環境汙染與銀行放貸;既要拉抬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又要壓抑民間不滿聲浪。在如此多方面要求秩序,肯定會讓地方幹部無所適從。

維吉尼亞州企業投資諮詢機構克倫普頓集團(Crumpton Group)中國專家布蘭契特(Jude Blanchette)直言:「如果一切都是風險,你到最後可能什麼都化解不了。」

延伸閱讀

【令人意想不到的政治心理學】性幻想和對事情的厭惡感,都決定你的政黨傾向
台灣出生率創 8 年新低,是否該效仿歐洲的「催生利器」?
【你能為地球做到什麼程度】16 歲女孩帶動歐洲學生罷課,為何大家願意聽她的?
「起身遊行,再晚就準備游泳了」大人別裝死!歐洲學生串連罷課上街捍衛地球
想學歐洲「合作住宅」與朋友住一起?台灣推動前需面臨兩大挑戰
如果騎 Youbike 每公里政府就付你 7 塊錢:義大利「跳表單車」讓民眾通勤費砍半!
【資訊更新】芬蘭 2020 廢除中小學課程教育,不用再上數學物理化學課是真的嗎?
【老了單身也不怕沒人照顧】英國熟女流行不住養老院,揪好友住「社區」享清福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紐時:習近平示警政治風險 反映個人焦慮〉。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