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 《薩提爾教練模式》,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VO》導讀:

當你發現團隊中有部屬工作效率不佳、或者是一再犯相同的錯時,也許可以試試「對人不對事」的態度來處理狀況。

試著了解部屬的行為背後可能有「4個潛在因素」在影響著他說的話及做的事後,或許會從中發現他無窮的「潛力」。

(責任編輯:鄧羽辰)

文/  陳茂雄、林文琇

你是否也是經常苦惱,部屬總是講不聽也教不會?對事不對人,員工卻一再重複錯誤行為?明明知道鐵血管理留不住人,苦口婆心又收不到成效……怎樣的管理方法才有效?

了解冰山,創造無限可能

維琴尼亞.薩提爾女士(Virginia Satir,1916-1988)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家族諮商大師之一,她曾被美國著名的《人類行為雜誌》(Human Behavior)譽為「每個人的家庭治療大師」。 

在整個諮商過程中,辨識行為模式,以及探討背後緣由非常重要。薩提爾女士知名的冰山理論,就在探討行為模式背後的因素。非常熱衷實務工作的她,發展出許多有創意的諮商技巧來協助當事人,例如家庭重塑、雕塑等,都受到極大的好評,以至於當今心理諮商界仍廣為運用。但是,薩提爾女士認為,這些技巧並不是唯一的重點,心理諮商師本身對人的信念,也是協助當事人療癒的關鍵。

人本信念及冰山理論是薩提爾模式兩大支柱。簡單來說,薩提爾模式是用人性關懷的角度(人本信念),來探索行為背後的緣由,並從中找到轉化的方法(冰山理論),以協助當事人重新學習及成長。又因為薩提爾模式強調學習成長,所以也被稱為是成長導向的模式。

薩提爾指出,在冰山下潛藏著「情緒」、「觀點」、「期待」、「渴望」等四個要素。這些要素的內容,左右了冰山上層的作為及言語。

圖片來源:《薩提爾教練模式》,天下雜誌 提供。

薩提爾模式運用於教練式領導的3個步驟

圖片來源:《薩提爾教練模式》,天下雜誌 提供。

薩提爾模式是進入當事人的心路歷程,利用冰山理論揭開部屬的行為障礙及思維盲點,然後進行轉化及改變。程序為: 

1.確認目標 

進行教練式領導時,一開始要先確認談話的目標,若目標不合宜,就得調整目標,才能使整個晤談聚焦在一個重點上。目標訂定是否合宜,攸關晤談的走向,大方向一旦偏差,晤談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2.辨識並排除冰山盲點的干擾,開創新的可能 

辨識及排除冰山盲點的方法可以簡單歸納為下列三點:

一、探詢當事人的行為緣由,揭露當事人所固守的情緒、觀點、期待及渴望。

二、引導當事人探討、分析他固守的行為、情緒、觀點、期待及渴望模式對於其外在表現的利弊得失,進而認知自己的盲點。

三、引導當事人探討不同冰山要素的可能性,選擇並改變冰山要素,而創造出新的可能性、發揮潛力。

一旦當事人自覺地看到自己的盲點,同時也看到其他可能性,就可以突破既有框架的限制,把潛力發揮出來。

3.在行動中落實改變

教練式領導的最終目標是促使部屬改變外在行為,而不僅止於改變內在心理因素。

薩提爾教練模式

這裡買

想看更多「職場人蔘」,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高績效主管都是好教練】薩提爾教練模式:讓對方理性溝通、排除情緒干擾的「3 種句型」

【和主管、客戶溝通時常沒結論?】《外商投資銀行超強 Excel 製作術》:懂得做到一件事,發言聽起來就很有「說服力」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 《薩提爾教練模式》,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