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eho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預防失智不止要睡飽!《阿茲海默》期刊:10點睡覺對腦袋最好〉)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專門研究失智症的刊物——《阿茲海默》期刊,研究發現睡眠對失智的影響,光是睡飽還不夠,竟然跟上床的時間也有關!?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林以璿、圖/何宜庭

不想失智,你可早點睡吧!近日的研究指出, 40 歲以上的人最好要在 10 點以前就寢,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未來失智症的問題。而且睡眠時間建議控制在 6 到 7 個小時最為理想,這項研究發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上。

圖片來源:Heho

失智症可以說是現代「絕症」,即使生理上的生命延續,生活品質卻會因為失智而大大折扣。失智症中最大宗的阿茲海默症尤其麻煩,因為它不像其他類型的失智症有機會逆轉,一旦發生,只能盡量延遲疾病進程。

睡不夠、睡太晚都會導致失智風險升高

因此,如何在年輕的時候就避免種下阿茲海默症的因,是現代人必須思考的養生之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攜手青島大學青島市立醫院神經內科譚蘭教授團隊,歷時3年,進行了近千人的大型臨床隊列研究。

這樣研究給出了一項結論:白天經常精神不好、夜間睡眠不足或睡眠過多均可增加認知障礙發生風險,而每晚睡 6 到 7 個小時可降低認知障礙發生風險,每晚10點入睡效果最好

圖片來源:Heho

異常澱粉樣蛋白是造成失智症關鍵

長庚醫院兒童急重症醫學醫師吳昌騰解釋,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症狀有:迷路、健忘、認知功能衰退、情緒不穩、行為改變等。

「這項研究中,證明了白天經常想睡或、夜間睡眠不足或睡眠過多,都可促進體內澱粉樣蛋白(amyloid)異常沉積,而amyloid沉積也是誘發阿茲海默症的關鍵因素,當amyloid沉積增加,發生阿茲海默症風險將會顯著升高。」吳昌騰分析。

鬱金泰表示,團隊還繪製了睡眠與認知障礙(包括阿茲海默症)風險之間關聯的證據體系,結果發現10種睡眠障礙都可能促進認知障礙發生,其中6種有中等強度以上證據支撐,包括失眠、睡眠分裂、日間功能障礙等,以及在床上時間過多。

參考資料:Sleep characteristics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in cognitively intact older adults: The CABLE study

想看更多「健康秘訣」,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休息不對反而更累】睡眠神經科學研究:如何不讓滿腦子的工作任務來打擾平靜時光?

【我要快樂,我要能睡得安穩】吃哪4種營養素可以「幫助睡眠」一覺到天亮?

【缺水也會影響睡眠?】缺水 5 大徵兆: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品質不佳…… 提醒你該喝水了!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預防失智不止要睡飽!《阿茲海默》期刊:10點睡覺對腦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