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生活中免不了遇見令人不舒服的批評,總會讓人頓時覺得超生氣或是覺得世界快毀滅。
心理師教你透過五步驟面對批評,不再受它影響。
(責任編輯:張嘉芬)
你是否遇到過以下這樣的情況:
妻子:每當我給我丈夫一些稍微重複的反饋時,他就會變的怒不可遏,並且拒絕討論這個事。
員工:每到年終評估時,我就特別緊張。因為要跟主管見面,還要討論我這一年的工作。一想到他可能要批評我,我就怕的不行。
學生:上次的考試我只拿了個及格分,還被教授罵了一頓。我覺得我都快完不成研究生的學業了。
朋友:我的朋友跟我講,你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她這是什麼意思?是在侮辱我嗎?嫌棄我現在的工作很沒有面子?我氣的幾天都沒跟她說話。
陌生人:今天在超市付款時因為拖延了太久時間,被後面排隊的人訓斥了。我的心情差極了,感覺一整天都被毀了。
面對批評,你需要知道的是:
一。沒有人能夠避免批評
嗯,沒有人能夠避免批評。我自己也是這樣。上研究院的第一年時,我特別自豪。因為我從申請那個項目的幾十名優秀學生中脫穎而出,感覺自己牛得快要上天了。一門課的作業是統計學,我積極而認真地完成了任務,並興奮地等待著教授給我反饋。論文發下來後,我看到上面滿是紅色的批註,以及一個大大的,醜陋的“ C”。教授在論文的頂部寫到:你真的準備好應對這個項目的高要求了嗎?
我特別懷疑,也在一瞬間對自己心灰意冷。我開始質疑一切,也許教授是對的。我並沒有我自己想像的那麼聰明。也許我應該主動退學,而不是等到被他們勸退。
讓我們面對這個事實吧。沒有人能安然地度過一生,而且還能避免所有的消極反饋。事實上,批評是個好事情,尤其是那些消極的反饋。對自己都有著獨特的理解:我們的行為,選擇,表現等等。而來自別人的批評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視野和見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資源與動力。
但是,批評也不總是對的。批評是複雜的,微妙的,也總是基於某些立場之上的。那些的信息與反饋也會給我們帶來消極的情緒反應。
二。面對批評時的兩種反應
一般而言,面對批評,你會有兩個反應。
接受:批評就像一個射中你心臟的利箭,它對你傷害極大,以至於你沒辦法處理這個傷害,也沒辦法讓它為你所用。可憐的陌生人。
反抗:因為這些批評對你傷害太大,因此你特別生氣,並選擇反抗,衝對方大喊大叫,或者以冷暴力處理等等。
前者讓你心情鬱結,否定自己;同時讓你憤怒,無論是接受還是反抗,它們都是因為“受傷”而產生的反應。遺憾的是,這兩種反應都不會使你有所收穫。不已,關係破裂,而且自己也不會有長進。
最重要的是,你缺乏一個良好的過濾機制,缺了一層可以用來過濾並保護自己的鎧甲,來幫你應對並利用這些批評。
三。 建立過濾與保護機制,讓批評為己所用
過濾與保護機制聽起來也很簡單,但其實沒那麼容易。但你可以通過以下 5 個步驟,來幫助自己建立這樣一個機制。
第一步:你要意識到,沒有批評是 100% 正確的。如前面所說,批評微妙而復雜,且常常基於某些立場之上。因此,在你接受某些人的批評之前,先暫停,花時間處理一下這些批評中所攜帶的信息。
第二步:批評者所批評你的每一句話,其實也都映射了批評者本身。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視野和經驗來觀察世界的,沒有人能夠 100% 地做到完全基於事實和真相做出評判。
第三步:當批評襲來時,在它傷害到你之前阻止它。你需要問一些問題,來幫助自己處理這些批評。
• 這個批評者是誰?他有多了解我?他有多值得信任?
• 批評者的目的是什麼?他們有沒有要故意傷害你的緣由?他們是在憤怒嗎?還是在試圖幫助你?他們是不是度過了很糟糕的一天?他們是不是有誇大事實的嫌疑?
• 批評者有沒有遺漏哪些信息?而這些可能是會改變他們觀點的?
• 批評中的某些信息是不是要比其他的更準確?
• 在回答上述這些問題時,你是否需要更多的信息?
第四步:向批評者提問。試著去弄明白他們到底想表達什麼,以及為什麼要說這些。過濾這些信息,留下真實的、有用的部分,棄掉無用的、錯誤的部分。
第五步:如果那些批評是有效的、有益的。那麼,嘗試採取行動吧。看看是否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改變的,無論是關於行為本身還是你自身,都可以去嘗試一下。
看著像是無用的雞湯?下次面對批評時,試試就知道啦。知易行難。
再回到研究院的那場考試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質疑後,我突然想通了。 “這個教授僅憑藉一次測試就來評判我了?憑什麼啊?他根本就不了解我!”至於他為什麼要那麼說呢?也許是故意刺激我,想讓我更努力的工作。
嗯,要麼做,要麼滾。
而我能做的,就是拿出統計學的課本,用那一周所有的剩餘時間,來弄清楚我學過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個語句,每一個知識點。
任何一次被批評的經歷都會是一種挑戰,你可以接受,委屈,憤怒,也可以過濾它,吸收它,變的更好更強。
沒有能夠殺死你的會使你變得更強大。
批評也是如此。
What does no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So does criticism.
以更平靜的心面對批評
也是身為領導者的風度和功力好主管秘笈來了!
9 個 how-to 和 3 個 don’t do
讓你的領導之路不再心累
(簡單心理 微信公眾號:janelee1231)
延伸閱讀
【誰用恐懼內疚綁住你?】心理師:切斷熱鍵,就有可能阻止「情感勒索」一再上演
【為什麼不喜歡現在的自己?】心理師:你得重視心裡那些淹沒已久的聲音
【都不發脾氣≠擁有高 EQ】心理諮商師分享「高情商溝通」5 步驟,表達真實感受又能解決問題
(本文經合作夥伴 簡單心理 授權轉載,並經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一被批评就特别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