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講到「壓力」這兩個字,你腦中大概會浮現出一堆不好的影像,比如在床上輾轉難眠、反胃吃不下、頻繁拉肚子、呼吸不過來,或像個嬰兒一樣嚎啕大哭。

從學生時代面對考試,到成年後面對職場和家庭,「壓力」似乎是我們終身的敵人,它攪亂我們平靜的心靈,傷害我們的身體,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就像灰塵一樣,積了又清,清了又積,揮之不去;也像個重壓在身上的大石頭,讓我們舉步維艱。

然而,美國心理學學家 Kelly Mcgonigal 在 TED 發表了突破性的論點:

壓力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我們的朋友。

聽到這句話,你可能髒話都出來了,這句話跟「你要看開一點」、「痛苦會使你成長」有什麼兩樣?不就是自我安慰的心靈雞湯屁話?

先別著急,以下整理 Kelly Mcgonigal 演講中的重點,為你解釋壓力為什麼是朋友,以及最好的紓壓方式是什麼。

真正有害的,是「視壓力為敵人」

某個研究找來了 30,000 名美國成年人,並先詢問兩個問題:

1.過去一年你經歷過多少壓力?
2.你相信壓力是對你健康有害的嗎?

追蹤 8 年的時間後,研究員調出公眾死亡紀錄,發現經歷較多壓力,同時視壓力為有害的人死亡風險增加了 43%。

但令人驚奇的是,同樣經歷較多壓力,但並不視壓力為有害的那組受試者,死亡風險是所有受測者中最低的,甚至低於經歷較少壓力的人。

原來,光是改變「對壓力的看法」,就能改變壓力對你身體造成的影響。

看到這裡,有些人也會疑惑:要怎麼改變對壓力的看法呢?我就是很討厭壓力啊!

其實,壓力的感受之所以出現,不是單純要折磨我們,而是有它的用處的,為的是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應對眼前的困難。壓力的用處主要分為兩個:

1.壓力給予我們能量

壓力伴隨來的心跳加速、冒冷汗、呼吸急促等生理反應,其實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的身體和大腦熱身,讓我們更有能量去面對艱難的挑戰。

在適當的壓力之下,你可以思考得更快、跑得更快、學習的動力更強,發揮你平常不會展露出來的潛力。

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本來是個月光族(雙魚座的好像都不太會理財哈),大學打工賺的錢,加上出社會四五年賺的錢,加起來的積蓄也只能餵雞。

某日,我決心辭職去追夢,開始全職準備研究所,才感受到巨大的經濟壓力,生活費怎麼辦?這個好貴喔我是不是不該買?以後的學費我付得起嗎?爸爸要退休了我也要給安家費吧?

在這巨大的經濟壓力下,我長出了「理財的能力」,開始很努力學習我本來毫無興趣的股票,還有其他創造被動收入的方式,不敢說我現在很會理財,但沒有這個壓力,我應該一生都存不了錢(笑)。

2.壓力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和付出愛

雖然說適當的壓力是對我們有幫助的,但壓力過大時還是很不舒服,紓壓方式還是非常的重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你的身體,已經內建了因應壓力的內在機制,這個機制與人際交流有關。

科學研究發現,壓力會促使神經傳導物質催產素(又稱抱抱賀爾蒙)分泌,調節我們的社交本能,讓我們更傾向去向身邊的人尋求幫助和安慰,也更樂於幫助別人度過同樣的難關,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因應壓力。

除此之外,催產素的抗炎能力,也能幫助心血管在因應壓力時保持放鬆的狀態,修復受損的細胞。

因此,順應這樣的機制,與人親近,分享你的心事,同時也關心並幫助他人,就是因應壓力最好的做法。

總結來說,壓力有兩大好處:

一、帶給你更高的能量去面對挑戰
二、讓你注意到身邊的人,明白你並不是在孤軍奮戰

目前的研究結果,很武斷的說壓力 100% 對人體無害,但你對壓力的看法和因應作法,的確能決定壓力對你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本文也刊載於心靈剝皮辣椒雞湯

參考資料:
1.《TED talk》: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
2.《Success》: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