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你的情歌》的導演安竹間(左)和編劇葉揚(右)。(攝影/蔡祖芸)
繼上一篇 VidaOrange生活報橘與電影《你的情歌》導演安竹間(以下簡稱Andrew)、編劇葉揚的對談後,我們彷彿回到兩位合作的最初 —— 聽著葉揚如何接下人生首次的編劇工作、怎麼調適與Andrew的磨合期,再講到電影裡素人勇敢追夢的背景以及那一首屬於他倆的情歌。
這次,我們要帶看過電影的你更深入劇情,一窺 Andrew 選擇流浪到花蓮的原因、葉揚安排的「好人」是什麼意思,以及圍繞著三位主角余靜、邢致遠和李東碩的三角戀設定。最後,別忘了先在心裡想好他們三個角色分別像什麼星座,再看下去!
(以下文字敘述有雷,請斟酌閱讀)
「海」的療癒感,以及選在「海生館」談的一場戀愛
海浪衝⾛沙灘上的腳印
彷彿把種種 曲折⼀切撫平
微風吹散糾結的䈬公英
隨風把片片 傷⼼化整為零
——〈Hello & Goodbye〉《你的情歌》宣傳曲
無論是在上一部電影作品《追婚日記》還是這次的《你的情歌》,「海」一直在劇中佔有很大的戲份。這也令人不禁好奇起「海」對於 Andrew 是否有特殊意義?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覺啦!我覺得海這件事是,不管你今天有沒有心事,只要見到『海』,就真的很容易被療癒。」Andrew 說得一點也沒錯,如果今天要頒發世界上最偉大的魔術師獎,我想「海」會是當之無愧的得獎者。

《你的情歌》裡最後走在海邊的邢致遠。(圖片來源:甲上娛樂提供)
無論是海浪沖刷岸邊的聲音、腳趾間沙子流過的觸覺,甚至是海的氣味,彷彿都帶有一種「催眠效果」,能讓低潮的日子、鬱悶的情緒隨著湧上沙灘的浪,被撫平、再被輕輕帶走。
彷彿隨著話語,海的畫面再次被勾起,Andrew 停頓了一下後把被海擁抱的感覺具體形容出來,「所以⋯⋯我覺得不管是夜晚的海、白天的海,海對我來說就是『包容』,像是把沙給撫平。如果你看〈Hello & Goodbye〉MV裡面,我大量運用海的image,我就是希望說,今天不管我們有什麼低潮都能夠像這個故事一樣,讓在低谷的人找到一個升記號、重新療癒的力量。」
如果說「海」是希望為劇中陷入低谷的三人,余靜、邢致遠和李東碩撫平傷痛,那「海生館」的出現又代表了什麼?才剛跟導演見面、寫劇本沒多久的葉揚,為什麼從一開始就特別問Andrew —— 有沒有辦法拉到海生館去拍?

《你的情歌》裡邢致遠(左)跟余靜(右)半夜溜到海生館的畫面。(圖片來源:甲上娛樂提供)
「海生館是絕對會可以談出一場不錯的戀愛的!」葉揚用了非常肯定的語氣說道,「我非常喜歡海生館,我覺得海生館有很愛情的感覺。很多男孩子喜歡女孩子、女孩子喜歡男孩子,在那個年少回憶裡都會去一下海生館,我的感覺啦!」
雖然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起頭,但在最後還是加了一句「我的感覺啦」做緩衝,或許是想起也有年少回憶裡沒有海生館的人們,葉揚改以自己實際的感受拉大家進這個對某些人來說只存在日本少女漫畫裡的情節,「海生館的燈光美,有那麼多的生物環繞在旁邊,然後兩個人一起看著魚,那些都是我很容易就聯想到愛情的情節,尤其是青澀一點的愛情。」
為什麼今年的主題是「流浪到花蓮」?
然而,靠海的地方很多,為什麼一定要選在花蓮相遇呢?一問到選擇讓主角們流浪到「花蓮」的原因,葉揚立刻遞棒:「喔!這個完全要交給他(Andrew)來答。」
Andrew 也毫不猶豫地接棒,大方聊起花蓮對他的意義,「就台灣的景色,花蓮一直是我自己本來就愛去玩的地方。花蓮很特別喔!如果你有機會去玩的話,以『山線』跟『海線』這樣的方式繞一整個花蓮,它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景。」講起花蓮的 Andrew 就像回憶起家鄉的異地遊子,「因為我很熟,再加上幾乎每年都會去,所以就覺得我拍戲一定要拍一個自己最有把握的地方!」

「我一直很想要有一部電影,可以傳達給大家一種我們是有機會可以互相信任、可以相信外面是有好人的訊息。」《你的情歌》導演安竹間説。(攝影/蔡祖芸)
在看到電影裡許多美得驚人的場景後,不得不認證 Andrew 確確實實把握到了這塊他熱愛且熟悉的土地,「我們在花蓮找了很多秘境,比如說水璉村,你應該沒有聽過,因為那不是旅客會特別去的。在電影裡面你看到的那些很漂亮的大海、阿東他們騎腳踏車的一些場景,都是在秘境裡找到的。」
線索已經透露得這麼明顯,或許今年你就可以找個時間流浪到花蓮,跟電影中的角色來一趟秘境的平行時空之旅。
男生視角V.S女生視角 —— 會激盪出哪些不同的戀愛型態?
有Andrew 熱愛的花蓮、葉揚喜歡的海生館⋯⋯聽著兩位的分享,也真實地感受到他們在訪談裡說到的—— 「關於劇情,我們其實沒有拘泥在某一種形式。我們在合作的過程中,並不是甲方乙方的關係,而是我們共同喜歡這個東西,然後會一直想還有什麼可以加進去的可能。」 這部電影不是從一本限縮的劇本而來,而是把兩人各式各樣、古靈精怪的想法投射出來的作品。
不過,一旦有兩個人,就代表想法絕對不只一種,那麼在共同激盪出更好的情節的過程中,Andrew 跟葉揚是否也有過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我其實寫小說以前就一個人孤軍奮戰,我高興怎麼樣就怎麼樣。但這部電影完美的地方就是說,我是一個女生,他(Andrew)是一個男的嘛,這件事情我們在觀點上、這段戀愛要怎麼談,我們兩個其實是有不同的觀點。」葉揚笑著說起這段男女視角不同的過程。然而,到底有多不同呢?真正顛覆我們想像的是她接下來舉的例子。

「這部電影完美的地方就是說,我是一個女生,Andrew(左)是一個男的嘛,這件事情我們在觀點上、這段戀愛要怎麼談,我們兩個其實是有不同的觀點。」《你的情歌》編劇葉揚(右)笑著說。(攝影/蔡祖芸)
「有時候,你不要覺得Andrew他是男性的觀點,他其實有很女性的觀點,他會覺得女孩子這樣是不是不太好。就像是,我中間曾經想讓余靜被車一撞,就從此腿斷了、裝義肢!我覺得蠻好的啊!但他就會覺得說以女孩子來說,余靜被車撞、也流產了,已經夠了。就⋯⋯我們兩個在一些奇怪的事情上會有一些細節的討論。」
「一比零。」我在心中默默算起比分,我想關於余靜義肢這題,這次我是站在Andrew那邊。接著下一回合就又開始了:「然後,像我想要把邢老師寫得特壞,因為我就覺得他有本錢那麼壞啊!我們也會再拿捏,這個戀愛到底誰該愛誰、誰不該愛誰,為什麼他要那樣愛?為什麼在最後一刻他鬆手了?譬如說,有一陣子我們也在討論⋯⋯我覺得阿東師生戀,也挺好的啊!」
「一比一。」這一次,我將比分判給葉揚。但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如同一開始所說的,重點是「討論出更好的情節」。比起是否讓余靜斷腿、阿東談場師生戀,葉揚跟Andrew著重的是:這場戀愛應該怎麼談、要怎麼讓主軸不完全是愛情,而是讓他們三個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一些幻滅的人聚在一起,然後怎麼平均地讓這三個角色有各自的掙扎與恰到好處的受苦,最後達到一場不一定幸福美滿但也是好的結局,才是他們一直在琢磨的地方。
浪漫只是外殼!藏在「三角戀」包裝紙裡的訊息是什麼?
應該有不少人在還沒看電影之前,會以為這是一部純愛情的浪漫電影,但就如葉揚前面所提到的 ——「要怎麼讓主軸不完全是愛情」也是她與導演討論的重點。因此,在剝開浪漫愛情的外殼之後,有什麼是導演跟編劇想藉由《你的情歌》述說的?
Andrew 率先說起最初的創作想法,「我們當初在創作時其實有一個主軸,我們不是一開始就說要寫一個愛情故事(葉揚:「是是是!」),這個所謂的愛情故事其實比較是包裝後的。我們一開始是想要寫一個大家如何從低谷再站起來的故事,這個低谷可能有人是因為愛情、有人是因為事業,有人是因為從小沒人愛⋯⋯。我一直很想要有一部電影,可以傳達給大家一種我們是有機會可以互相信任、可以相信外面是有好人的訊息。」
「我其實很常感受到,在網路上我們會有太多懷疑、太多聲浪,可是事實上我覺得,當你真的努力去生活,你會發現生活周遭那些微笑的表情、溫暖的眼神,是真的存在好人的,是真的可以信任的。」抱持著希望這個社會的氛圍可以再多一點點正面的部分,Andrew 選擇用三角戀這樣浪漫的包裝來吸引更多人到戲院來接收溫暖,「當我們今天想要傳遞一個訊息,其實我希望這個訊息就像千層派有很多層次,首先可能是因為它的外觀很漂亮,所以來吃,但吃完之後發現 —— 哇!遠不只這樣。這也是我們希望能夠得到的一種結果啦!」
雖然創作者傳遞出去的訊息,要怎麼接收就是觀眾自身的事了。但是至少在我身上,Andrew 跟葉揚有成功灑下陽光,也希望有讓觀影的你們感受到冬日裡的和煦溫暖。
當個好人不一定「好」,但是成就「好事」的橋樑
在聽到 Andrew 提到他最初想要傳遞的訊息之後,忽然驚覺劇中一再出現的「你是一個好人」這句台詞,難不成也是因為要堆疊出電影的初衷?
「我覺得,『你是一個好人』其實是正面跟負面的意思都有。在一個故事裡面,雖然你是一個好人,但是好像不夠!你會發現不管你是要追求夢想、還是要結婚生子,你是一個好人,都不夠!那個無力感我覺得是有的。」葉揚談起她寫這句台詞時的想法與箇中巧思,「可是,最終你會感覺到『你是一個好人』,這件事情是個好事。他選擇當個善良的人、他選擇了去做一些好事、值得做的事,到後來那個劇情漸漸堆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件事情要逐漸往一個方向去的時候,這三個都是一個好人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

「到後來那個劇情漸漸堆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件事情要逐漸往一個方向去的時候,這三個都是一個好人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你的情歌》編劇葉揚説。(攝影/蔡祖芸)
你可能會疑惑電影的結局雖然算是圓滿收尾,但在經歷了車禍、流產等情節,還算走向「好事」嗎?葉揚接著解釋說:「我並不是說他ㄧ定要非常成功、非常幸福,他才會是一個好人、好事。就像你後來看到的那個結局,其實它並不是最佳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把它變成 AI 人工智慧,這三個人的最佳解是什麼?其實並不會是那個結局!但是⋯⋯其實還是個蠻不錯的解,這個就是我所謂的人生並不一定要追求到最佳解,但其實這三個好人成就了一些好事,我覺得它是一個這樣的過程。」
「謝謝你,讓我成為更好的人。」——李東碩在《你的情歌》裡對余靜這麼說。
從一開始很ㄍㄧㄥ到勇於面對自己,葉揚用三個角色在遺憾中成長的軌跡,帶我們看到了演算過程 —— 將「好人」套入公式才能得出「好事」這個答案的過程。
至於在電影裡,阿東曾經說到:「我以為台北來的都是壞人,但你們都是好人。」究竟這裡的「好人」是在譏諷台北人,還是在翻轉印象?最遠的親戚就住在羅斯福路的「超道地台北人」葉揚笑著說:「台北的生活是無情的,但人不是!」
Andrew 跟葉揚的「角色星座配對」:一致認同余靜是摩羯,那阿東跟邢老師又是?
「當導演有次無意間提到他是金牛座的時候,我立刻就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他不能撐到最後。」由於葉揚曾經在她的臉書貼文這麼介紹過 Andrew ,於是在訪談的最後,我問起他們兩位會怎麼設定余靜、邢致遠跟李東碩三位角色的「星座」呢?
沒想到葉揚竟然笑著回以我一句:「我其實是一個一直連星座有幾個都湊不太起來的人。」
不過,也不用擔心,相較起對星座沒有非常理解的葉揚,總是能撐到最後的金牛男 Andrew 自然而然地接起問句,「我昨天有就這個題目想了一下,然後我覺得有一些巧合。我覺得余靜這個角色不是處女就是摩羯(葉揚幫腔地說:我也覺得!摩羯,她一定是摩羯!),剛好柯佳嬿是摩羯座,這簡直太神奇了。」
「因為她說她東西都要很整齊、然後按部就班、有schedule,然後要很穩定,可是另一方面又有很包容的韌性在裡面,所以,我會覺得摩羯座很給我這種感覺。然後阿東呢!我覺得他是一個很勇敢、想要就會馬上丟直球的那種人,我其實覺得比較像射手座。那剛好我們的謝博安不是射手,是非常理性的天秤座,所以其實是比實際的阿東多了一個『收』。所以我在拍攝時就會一直鼓勵他說:『你要放!你這個年紀就要稍微再放一點。』所以我會覺得這個是有稍微調整過的阿東。」講到這裏,真的不得不佩服起金牛座,明明只是一個星座的填空題,Andrew卻能讓題目升等,變成一個當演員本身與劇中角色性格不同時,會有什麼問題發生、又該怎麼解決的申論題。
「至於邢老師,我覺得他比較接近天蠍座,因為他為了自己的理想會比較勇往直前看目標,但是他又比較不會去管其他人。那傅孟柏本身是金牛座,我覺得他有一個跟邢老師很像的地方,就是執著想要達成的部分。可是因為金牛座說真的,稍微比較厚重跟溫暖一點點,所以他那個『狠』的東西,就會變成拍攝時,我有時候會希望他再強烈一點的地方,不然他做法上會比較溫。那我覺得這剛好是演員接近角色以及比較需要調整的部分。但也只是我的想像啦!」

「我也常常被問我是怎麼投射 —— 寫這個劇本時我是把自己當成余靜、邢老師,還是誰?其實大家都不知道我的答案,你今天應該才會知道我的答案。」《你的情歌》編劇葉揚説。(攝影/蔡祖芸)
「我其實也有為了這題想了一下!」本來我以為要放棄答題的葉揚在這時出了聲,「我也常常被問我是怎麼投射 —— 寫這個劇本時我是把自己當成余靜、邢老師,還是誰?其實大家都不知道我的答案,你今天應該才會知道我的答案。」
「我投射的其實就是我跟我先生追女生方法的差別。因為我覺得最難揣摩的是他們怎麼三角戀、或是怎麼去追一個女生。」聽葉揚這麼一說,我直覺地在想究竟眼前的這位女子會是阿東,還是邢致遠呢?還沒思考完畢,葉揚就公佈了正解。「我的先生彼得就是阿東,他是很直覺性的喔!直覺很強地去做他當下該做的事,很像雙魚座,非常活在自己的泡泡裡面過日子。而我就是時常在天秤的兩端拿捏感性與理性分際的邢致遠,所以,其實沒有任何人是余靜(笑)。」
Andrew 跟葉揚為角色搭配的星座,你們有猜對嗎?這則被包裝在「三角戀」裡的溫暖訊息,你接收到了嗎?我想,如果看完這部電影後的每一個你,都能微笑說出:「謝謝你,讓我成為更好的人。」或許就是Andrew 跟葉揚製作《你的情歌》最初、也是最後的心意。
延伸閱讀
【墜落低谷時,不那麼疼痛的溫暖】專訪《你的情歌》導演安竹間&編劇葉揚: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首自己的情歌
「一腳踩油門、一腳踩煞車,感情是不會動的。」重溫《你的情歌》5 個愛情金句,找回愛的勇氣
【專訪】從《返校》的張老師,到《你的情歌》的邢老師,一窺演員「傅孟柏」藏在角色背後的模樣
?場地提供:JustCo 共同工作空間
(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