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你的情歌》的導演安竹間(左)和編劇葉揚(右)。(攝影/蔡祖芸)
那一年,全台都在瘋歌唱選秀,人人都在勇敢追夢。但音樂老師余靜(柯佳嬿飾)卻慘遭未婚夫劈腿,為了治療情傷流浪到花蓮;而鬱鬱不得志的流浪教師邢致遠(傅孟柏飾)被調往偏鄉學校,因緣際會下找來了天生好歌喉的學生李東朔(謝博安飾)及他的麻吉們組成「七月男孩」樂團,並請來余靜指導,開始勇闖一年一度的歌唱選秀大賽,以及兩段截然不同的情感 ——《你的情歌》。
還記得當年在《追婚日記》裡林依晨、周渝民與陳柏霖的那一段三角愛情嗎?還記得那首唱進許多人堅強武裝的〈也可以〉嗎?當時身兼電影導演與作詞人的安竹間(以下簡稱 Andrew),這次首度與文字中始終飽含幽默、溫柔又堅韌的人氣作家葉揚共同編劇,帶來睽違四年的新電影作品《你的情歌》。
這一次的故事背景不再是光鮮亮麗的總裁經理、交際應酬的上流社會,只有三個再單純不過的「好人」同時掉進了不同低谷,而他們將各自在這場「低谷的相遇」獲得什麼?剝開浪漫愛情的外殼,還有什麼是導演跟編劇想述說的?除了電影裡的三位主角,Andrew與葉揚又是如何在電影外相遇?這一切譜曲的謎底,就從VidaOrange生活報橘專訪《你的情歌》導演與編劇中揭開吧。
前輩與後輩的關係:從工作夥伴到合作電影
「我覺得他膽子真的很大,因為我其實是沒有寫過劇本的。」談起兩位的初次合作,葉揚這麼說。
老實說起來,這應該也不能算是Andrew跟葉揚的「初次合作」,因為早在《你的情歌》之前,Andrew跟葉揚就在工作上結識。

「一般來說,廣告公司跟顧客比較不會成為什麼固定聚會的好朋友,但我會覺得我算蠻敢的,也蠻愛惜人才的。」《你的情歌》安竹間導演說。(攝影/蔡祖芸)
初識時,葉揚還只是剛進社會的新鮮人,而當時她第一份工作要對的廣告公司剛好就是Andrew的公司。「一般來說,廣告公司跟顧客比較不會成為什麼固定聚會的好朋友,但我會覺得我算蠻敢的,也蠻愛惜人才的,」維持著一、兩年見一次面的關係,當時已經是以大前輩身份存在的Andrew,在知道葉揚開始寫作、會在臉書定時更新文章後,發現自己非常喜歡她的文筆,再加上那時候剛好想在台灣做一部輕鬆又不失溫暖的電影,於是就不顧葉揚是否寫過劇本,大膽地在兩年前對她提出邀約。
不過,就像一場戀愛至少要有兩個人才談得起來,有膽大的邀約者,也勢必要有人無畏地説「Yes」。
「那個時候也不知道小說要寫到怎樣的程度才能當一個作者,當時的我覺得可能是需要一些不同的作法的。」那時候也正對寫作這條路抱有不少困惑的葉揚,可能也沒想到「不同的作法」竟然會演變成這麼的不同。然而,彷彿抱持著一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葉揚毅然答應下來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編劇工作」。
與編劇生手的磨合期:「我們不可能一個小時後三個主角才見面。」
「我還記得我答應寫編劇以後,我爸去把那個民國82年最佳編劇集,就是他小時候會搜集一些東西,拿給我看說:『編劇大概是這樣寫。』我們真的是一步一步練習怎麼做。」
從民國82年的劇本開始一步一步到西元2020年的電影,這中間該有多少難關要走?當我們說起劇本跟日常書寫的不同,「喔!非常、非常,非常不一樣。」葉揚再三地強調這段路有多不好走。

對於《你的情歌》導演說:「我們不可能一個小時後三個主角才見面。」首次接觸編劇的葉揚嘟著嘴説:「為什麼不可能啊?」。(攝影/蔡祖芸)
畢竟編劇是一個影像化的過程,並不是用優美的詞藻就可以達成的,有許多東西是必須要靠人物的肢體、場景跟對白來完成。「再來是,一部電影它需要推動,它的故事情節需要推動,可是呢!如果你仔細去看一些很偉大的小說,其實它常常是那個主角作繭自縛到沒有地方去,他一直把自己團團包住,但那個是寫小說的做法,因為他很多內心戲 —— 他想要去八個地方,結果他最後一個地方都沒有去 —— 它可能會變成一本很棒的小說,但是你如果把它拍成電影你就慘了。」就像曾經走過這段刻骨的寫作歷程,葉揚講起「情節的推動」有特別銘心的感覺。
對於編劇比較有經驗,甚至連《追婚日記》都由他自己改了一半劇本的 Andrew 聽完葉揚闡述小說與劇本的不同,笑著說起那段有趣的磨合期。
而這個磨合期,也可以說是同時身為導演與葉揚書迷的他的兩難。「她第一次給我的東西,第一,身為書迷跟粉絲,超喜歡,因為她的描述真的都很溫暖;可是身為一個今天是做劇本的導演,我嚇到了,因為演了好久好久以後,三個主角才認識,那一段是我們最大討論的點。於是我就跟她講說:『我們不可能一個小時後三個主角才見面。』(葉揚嘟著嘴回道:我就想說,為什麼不可能啊!)。」
也因此,在編劇的過程中,常常是Andrew一邊用起雞皮疙瘩的角度欣賞每次葉揚給的文字,一邊又必須拿出自己金牛座比較理智的那一面,告訴她:幾分鐘要做什麼、什麼時候要相遇⋯⋯。《你的情歌》也就逐漸在葉揚建構的畫面、Andrew輔助的節奏裡,從一本可以花一年再看完的小說,濃縮成一部 90、100分鐘的電影。
最難的反而是取電影名?在《你的情歌》定名之前的小插曲
像是幫不熟的同學代寫考卷,每題都會卻栽在最後忘記同學的名字怎麼寫,葉揚大笑地說:「我們最痛苦的是取名啦!電影名!現在想想,有各式各樣。」
原來在電影定名為《你的情歌》之前,還有很多跟現在大不同的版本,像是比較藝文風的「我想念的」,或是隱喻比較多的「黑鍵練習生」,意即怎麼讓人生變成升記號的意思,甚至還有看似與「情歌」二字扯不上關係的「流浪者之歌」,也曾經坐在待選區。

「如果我現在可以多感受到對方,原來是有這樣的情意、那樣的情感,你真的會不小心地覺得這個世界還蠻美好的。」《你的情歌》安竹間導演說。(攝影/蔡祖芸)
至於最後為什麼會由「你的情歌」脫穎而出,Andrew説:「我蠻喜歡最後這個名字的。『你的』是説:人跟人之間,有沒有辦法感受對方的情意?如果我現在可以多感受到對方,原來是有這樣的情意、那樣的情感,你真的會不小心地覺得這個世界還蠻美好的。」的確,當網路日漸發達、資訊越來越爆炸,我們常常因為擁有得太多,反而忽略了心底最真實的聲音。也因此,有時候正是需要這麼一首歌,讓那些說不出口的溫柔被聽見。
素人選秀崛起、大夥勇敢追夢:「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美好了嗎?」
應該有不少人會好奇:為什麼要選《超級星光大道》、素人選秀爆紅的那個時期為背景?
跟著那個時代一起長大的我,總覺得可以理解些什麼。當時透過小小厚厚的方形螢幕看著可能來自我們家隔壁巷子的鄰居哥哥,或是班上那位特別愛唱歌的同學紛紛站上舞台,彷彿在2007那一年,不只是第一支iPhone上市、網路活動興盛起來,也是許多人「勇敢追夢」的起點。
「那時候網路正盛行,所以台灣人很喜歡upload自己的照片,然後常把『敢秀你就會紅』這類的話語掛在嘴邊,我對那個時候的這種氛圍印象非常深刻,其中我特別喜歡的就是『大家勇敢追夢』。」Andrew回憶起當年,彷彿那股素人為了追夢的衝勁、「做了就對了」的精神在他心中從來就沒有散去過。

《你的情歌》劇照,由謝博安飾演的李東碩與同學組成的「七月男孩」樂團。(甲上娛樂提供。)
再加上不同於以1990年代為背景的《我的少女時代》,10多年前的那段時期離現在的年輕人都還很近,每當《超級星光大道》的畫面一秀、陶子姐的聲音一出,林宥嘉哭得唏哩嘩啦的片段一浮現,輕輕一勾就能讓當年每週五晚上準時陪著他們又哭又笑的回憶洶湧回巢。
「現在林宥嘉變成巨星了!盧廣仲變成巨星了!然後蕭敬騰也是,周杰倫也結婚了⋯⋯但那個時候的我們,都不會知道吧?那個時候迷迷茫茫、在那片霧裡,但當十幾年後再看的時候,那片霧打開了。」從2007年跳回現在,葉揚在這個「時間差」裡找到了另一種有趣的體悟,而這也是她想在《你的情歌》裡傳達給觀眾的重要感受。
「我的意思是說你現在回頭看,就像在看這部戲的時候,你會覺得人生其實就是那個『時間差』,而它會造就一個很有趣的預知的感覺。並且在後來回頭看那段慘淡的日子,你會發現時間是站在你這邊的。」或許就像是在安慰人時,我們總是說「試著將時間拉長」,當你站在未來,回頭看向現在的自己,你會發現眼前的痛徹心扉彷彿成為空氣中的一粒塵埃,輕的微不足道,而這個「時間差」就是葉揚文字裡始終保有的柔軟,讓人墜落時不至於感到那麼疼痛。

「你感受到那個年代的美好了嗎?」《你的情歌》編劇葉揚問道。(攝影/蔡祖芸)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問起兩位當時支持的選手,Andrew指名林宥嘉,葉揚則是說她喜歡蕭敬騰,接著在這樣因為共同回憶而熱絡起來的氣氛裡笑著對我說道:「你感受到那個年代的美好了嗎?」
左右著電影一半靈魂的「經典歌曲」,也是橫跨兩個世代的重要橋樑
彷彿是為了連結那個年代的美好,在《你的情歌》裡也翻唱很多7、8年級的流行金曲,像是五月天的〈憨人〉、周杰倫的〈簡單愛〉、蔡依林的〈日不落〉等等,問起葉揚為什麼會挑這些曲目,她說她的原則很簡單,就是要:「第一要很紅;第二一定要是華語流行金曲;最後,還要橫跨那個年代跟這個年代。」對她來說「在那個年代生澀,在這個年代還在」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憨人〉、〈簡單愛〉、〈美麗新世界〉、〈月光〉、〈小步舞曲〉跟〈日不落〉,這幾首經典歌曲都會在電影裡以翻唱或是原唱的形式出現。不過在舊歌新唱的美好成果之前,選歌的背後其實歷經艱辛,其中最困難的就是歌曲的版權問題,「其實一直到我電影上映的前半年,開始籌備的時候,我們聽到前輩說周杰倫、五月天他們通常不會讓別人、別的團去唱他們的東西。」Andrew回憶起當時的忐忑心情。
最後感謝老天保佑,在 Andrew 一個一個寫信去拜訪後,終於成功拿到版權。「因為如果這段重唱經典歌曲沒有成功,那我們努力這麼久的劇本、我的電影就少了很大一塊。」兩人在狂喜之餘,也終於放下心中的那塊大石頭。
(編按:電影裡謝博安與他的小樂團翻唱的幾首經典歌曲,真的都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Andrew 也有提到:「在1/23《你的情歌》上映當天,電影原聲帶也會發行喔!」)
「暗戀很美。」「抓不到的遺憾很美。」代表Andrew跟葉揚的「情歌」是哪一首?
Andrew曾經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首自己的情歌,那首歌也許會讓你想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和最思念的人。」於是我不禁好奇起他們各自心中的「情歌代表」。
「我覺得這部片說的『情歌』,其實不會只限於愛情這件事,但如果要說跟感情相關的歌,我覺得是林宥嘉的〈心酸〉,這首詞寫得非常好。」
閉上眼看 最後那顆夕陽 美得像一個遺憾
輝煌哀傷 青春兵荒馬亂 我們潦草地離散
明明愛阿 卻不懂怎麼辦 讓愛強韌不折斷
為何生命 不准等人成長 就可以修正過往
我曾擁有妳 真叫我心酸
——〈心酸〉,林宥嘉
Andrew接著說:「很多愛情故事裡面有遺憾是很美的,雖然台灣人喜歡看的愛情故事是圓滿大結局,但我覺得最完美的是 —— 有時候你走過了,突然回首,你發現有一種好像抓不到的遺憾,我覺得這很美。」

「有時候你走過了,突然回首,你發現有一種好像抓不到的遺憾,我覺得這很美。」《你的情歌》安竹間導演說。(攝影/蔡祖芸)
「我其實是選〈小步舞曲〉!我覺得我們寫小說、寫愛情故事,其實愛情最美的那一段通常都不是停留在愛情的成功,而是愛情的渾沌不明,我覺得這個很美。在愛情裡面最美的就是暗戀,你一定要記得!」從初戀就一路走到結婚、生子的葉揚笑著說。
還有多少回憶 藏著多少秘密 在我心裡翻來覆去 什麼叫做愛情
還有多少回憶 藏著多少秘密 在你心裡我也許只是你欣賞的風景
——〈小步舞曲〉,陳綺貞
「我對你有一段情意,但沒有辦法說出來,然後我要用各式各樣的管道讓你了解」,這樣不明說卻又扎扎實實的情意,不時存在葉揚的文字裡,也蔓延到了電影劇情,至於《你的情歌》中三人的情意究竟有沒有被傳遞出去,就要等你們自己到電影院去發掘了。
「我可以補一首嗎?」葉揚在訪談的最後突然問到,「我想要補的是我一直很喜歡的林宥嘉的〈說謊〉,歌裡他一直說他沒有說謊,是愛情說謊⋯⋯直到有一天我跟我兒子(羅比)有了這個對話。」
葉揚問:「你覺得他有沒有說謊?」
羅比誠懇回道:「他沒有說謊,是他『妹』說謊。」
(編按:請各位試唱看看「我沒有說謊」這句,就知道為什麼羅比會把說謊的元兇怪到妹妹身上!)

葉揚全家福,葉揚(左)、兒子羅比(中)以及在《你的情歌》裡飾演短短幾秒評審的老公彼得(右)。(圖片來源:《葉揚》臉書專頁。)
也就因為這件事,葉揚一下子就扭轉了對這首情歌的感覺,「所以每個人對於情歌的感受都不一樣。」彷彿是在為這個可愛的插曲努力導回正題,葉揚做了個強而有力的結尾。不過,也確實是如此 —— 很多事情需要先求「對頻」,才能夠準確傳達心意,不然讓你哭得死活來的〈說謊〉,聽在對象耳裡說不定只是你妹妹在講白賊(笑)。
1月23日《你的情歌》唱出你的心
「一腳踩著油門,一腳踩著煞車,
感情是不會前進的。」
?場地提供:JustCo共同工作空間
延伸閱讀
【致曾在低谷裡的每一個你】聽《你的情歌》導演安竹間&編劇葉揚,在浪漫外殼裡寫下的「升記號」
「一腳踩油門、一腳踩煞車,感情是不會動的。」重溫《你的情歌》5 個愛情金句,找回愛的勇氣
【專訪】從《返校》的張老師,到《你的情歌》的邢老師,一窺演員「傅孟柏」藏在角色背後的模樣
(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