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蔡健雅 Tanya Chua 臉書粉專。左圖來源、右圖來源

記憶中,Tanya 蔡健雅的哪一首歌陪伴你最深?2003 年的〈陌生人〉、05 年的〈雙棲動物〉、09 年〈拋物線〉⋯⋯?當年這些關於愛的「蔡式情歌」,細膩地梳理了感情的錯綜難解,KTV熱門排行抑或是金曲獎的最高殿堂,不曾缺席她閃閃發亮的身影。

然而,那些華語金曲發燒十年之久,至今上千個日子裡,萬雙聆聽她的耳與緊緊注視她的眼,在自我要求極高的 Tanya 身上,絕對有不小的影響和壓力。值得一談的是,生命的起落對她來說,不僅是來自音樂,更來自你我都有的「生活」,也因為「好好生活」,才能好好地做好自己,呈現出最真實的「蔡健雅」給你。

距上張專輯《失語者》睽違三年,Tanya 終於在去年年底推出最新專輯《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讓歌迷們驚豔的是,現在的 Tanya 和過去的她截然不同,從專輯的整體調性、歌曲的詞與曲風,一躍至俏皮活潑的形象。她也在KKBOX專訪中回應道,「小情小愛」的作品已經無法帶她再往前走。

看,這嘟著紅唇的,正是從 Tanya 心中,自由蹦出來的小女孩。

圖片來源:博客來。左為《失語者》、右為《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

世界是一面鏡子,而鏡子裡的是我和你。相對的,我們是世界的鏡子。而世界看到了什麼? 這是一張為你我和世界寫的歌。但願我們都看到最真實的自己。最不完美、完美的自己。好好的愛與善待,給鏡子裡的自己最悠長的濕吻! ~Tanya

這段話,是蔡健雅寫在新專輯同名歌曲MV資訊欄的一段文字,寫給聆聽她的歌迷,現在也分享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今天,讓我們召喚世界的魔鏡,看看 Tanya 是怎麼學會找自己、愛世界!

在世界的鏡子,看見完整的自己

丨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

「就算無常的大地有裂痕/自己可完整/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

〈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聽來十分熱情真切的歌名,背後是對自己、對世界最悠長的愛。無垠宇宙賦予世界「一切都有可能」的機會,正是她想傳達的訊息,Tanya 出道二十多年,終於漸漸學會如何面對萬物的不同面向,當然也包括「不夠完美的自己」。

無論大地是否有裂痕、自己是否有瑕缺,只要夠愛、夠真誠地對待這個世界、專注地感受每個當下,這首歌告訴人們,換個靈魂、換個心境,就能給予世界最悠長的濕吻。濕吻終於溫柔包覆傷痕、容許錯誤發生。

「濕吻」之前的「失語」

早在2011年發行《說到愛》這張專輯前,蔡健雅的身體便開始有了變化。那是憂鬱症的開端,她曾在知名樂評人馬世芳的廣播節目《耳朵借我》上分享:「它像是慢慢地從你的背後爬上來,先從胸悶開始,整個身體非常緊,甚至吸了一口氣之後,不知道它要怎麼出去。」自信心崩塌,影響了說話也影響唱歌,舞台上的演出失誤甚至被聽眾形容是「車禍」。

她在去年的《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專輯先聽會曾提及, 專輯發行前的3 年間面對了生離死別,崩潰大哭的她於是動了想寫〈遺書〉這首歌的念頭,「希望透過這首歌曲安慰正在經歷這件事的所有人與自己,想用音樂給予他們擁抱。」

我們把目光聚焦她的上一張2015年專輯《失語者》,那是一張匯聚許多黑暗能量的專輯,可說是愛與疼痛皆深深入骨的一張作品,也被馬世芳在節目上點評為極優秀的佳作。

丨活著是最好的死亡

「把流浪/活成追逐地平線的光懂了傷/活著就是最好的死亡」

活著為什麼是最好的死亡?《失語者》專輯拋出了對於生、死的思考:「人類在出世的時候就已經一步步接近死亡。既然都要死亡,那最好的死去的方式就是好好地活,好好地愛。」

〈活著是最好的死亡〉開場就暗黑詭譎地用琴鍵和迴盪無窮的歌聲,勾勒出黑洞般的世界。一到副歌,鼓聲重重擊下,磅礴呼喊:活著就應該用力愛地刻骨,劃破心臟般讓血紅汩汩地流淌。

丨失語者

「把想說的 變胡扯/一個個的失語者/But we are… We are no better」

「失語者有著的不是難言之隱,只是患上一種,無法說真心話的病。」MV一開始以這段話,揭開黑白畫面的序幕。〈失語者〉談的是一種現代人常有的「病」,當科技產品滲透至人們生活、工作,漸漸攀在人與人的交流當中,等到必須面對面說話時,人們卻經常一點話都說不出口,所有感受像卡在繭中無縫可以逃出。

也因為太多包袱,人們無法因著真實的感受實話實說,於是真話藏了又藏,就像是患上「無法說真心話的病」。

找到生命新破口:與甜點為伍,好好生活

在「濕吻」這張專輯誕生前,蔡健雅走過的憂鬱之路,慢且長。耗盡力氣製作《失語者》這張大作後,她的生命開始有了不同。

結束《失語者》這張專輯的宣傳期,蔡健雅開始認真「玩」了起來,像個小女孩一般朝著夢想奔去!就像你一樣,可能有職業倦怠期,當時出道要滿二十年的 Tanya 也需要一場旅行。她把自己拋到法國巴黎,學做麵包、甜點,認認真真地做個學生、紮紮實實地品嚐甜點,品味人生。

https://www.facebook.com/tanyachuaofficial/photos/a.621858931179545/1861911653840927/?type=3&theater

日子與麵包為伍,飄香的生活完全甜而不膩。蔡健雅在鏡週刊專訪中也提到,她飛奔國外的這3年內,沒有認真寫歌:「頂多就,哪一晚來寫一首,其餘時間都是在玩。我只想玩,不想碰音樂。」她也在ELLE的訪問中提到:「對食物有激情,會讓我也想要擁抱生活。」

(延伸閱讀:心理學家證實:烘焙好處多多,紓壓又幫你表達心裡的情緒

蛻變:愛世界也愛自己的自由之身

丨遺書

「我曾愛過的/ ooh~都愛過了/曾看不開的/或許不一定都要釋懷」

完成學習烘培的旅程,蔡健雅在《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顯得更加溫潤圓滑、更加「蔡健雅」。專輯發行之前,〈遺書〉以專輯首波主打之姿驚艷登場,她和作詞人葛大為當初非常巧合地從同一個角度填了詞。分享這首歌的故事當天,蔡健雅的臉書PO文也這麼寫著:

「遺書」不是一首可怕的歌,反而越是害怕逃避的終究會戰勝你。你知道的。願你們都能找到心中的平靜,安全感。

丨原諒

「要先原諒自己/才能夠獲得自由」

柔緩弦樂層疊行進,〈原諒〉作為《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的最後一首歌曲,沒有太多和聲或複雜的編曲,一切都由蔡健雅純粹的歌聲引領。

出道已滿二十年的她,行遍世界以及人生的不同階段。現在的自己,愛過恨過,讀透世界的規則、也明白自己理想的模樣。因為懂得原諒了,因而「能夠獲得自由,自由、自由」,她伸手輕拍、抱抱自己,展翅去飛,然後給世界一個最悠長的濕吻,也給自己一個。

《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專輯中有三首抒情歌曲〈半途〉、〈遺書〉、〈原諒〉,打動無數歌迷的心,這般「抒情」並非蔡健雅過去經典的蔡式情歌,而是往個人的內心走去,抒自己的真實之情。

怎麼找自己、愛自己?蔡健雅用音樂告訴我們,要明白有些愛、有些人,最後都會「走進回憶留在半途」;曾愛過的、曾看不開的,「或許不一定都要釋懷」。面對人生諸多自我懷疑,內心的愛恨交織總反映著生而為人,敏感而脆弱的本性。你願意選擇,原諒自己嗎?

找個休假、空出40分鐘,專心聽完《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吧。也許你可以稍微沉澱自己,從她的歌聲中看到一點,逃脫「得失」的新風景。或是,找機會去聽聽蔡健雅的現場演出,試著從她的閃耀目光裡、真誠歌聲裡,找到更多前進的動力。

蔡健雅《若你碰到我》Live音樂會

蔡健雅《若你碰到我》Live音樂會

10/19(六)19:30 台北 Legacy
10/20(日)19:00 台中 Legacy
11/ 2(六)19:00 高雄 LIVE WAREHOUSE

售票頁面請點擊上方台北、台中、高雄個別場次

票券開賣時間:9月11日中午12點

噓!編輯偷偷私心推薦:《Just Say So》

除了《失語者》、《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兩張專輯,編輯也推薦蔡健雅在2011年推出的全英文作品《Just Say So》。這張專輯當年和國語專輯《說到愛》一口氣同在年底推出,當中有許多輕盈爽朗的民謠曲風作品,如〈See you again〉、〈Let’s get together〉等,是張適合在午後或是休假時聆聽的專輯。

最後推薦這首歌曲給你,祝福你找到 Your key to happiness!

延伸閱讀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太空人吳青峰的創作,歌頌著人生「平凡中的不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我自備橡皮擦。」9m88 用音樂大聲說:一起做最真實的自己

「一起哭,一起笑,任憑青春又瘋狂的遺憾。」小球莊鵑瑛唱出人生的「不完美」,溫柔擁抱你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