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理科太太 youtube 截圖。
你覺得自己美嗎?美的定義是什麼呢?這次理科太太邀請到Jolin蔡依林一起討論「審美觀」這件事。要能夠定義自己的美,不受他人影響,必須先從了解自己開始。
理科太太提到「審美觀」其實是一種打分數的方式,每個人心中的尺都不一樣,你不可能在每一種審美觀裡面都是最漂亮的那一個。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自卑,而當你有了「自卑」的情緒跟感受,就很難看到完整的自己。
想要跳脫自卑的情緒,看見真正的自己,其實是一條艱辛且漫長的路,需要鼓起勇氣不斷跟自己對話。蔡依林又是怎麼走過這段路呢?
充滿自卑跟不安全感的自己

圖片來源:理科太太 youtube 截圖。
很多人會覺得螢光幕前的Jolin看起來又美又自信,但其實她也有許多的自我懷疑,甚至是自卑跟不安全感。
當Jolin談到現在的自己,跟過去的自己有什麼不一樣時,她說,近幾年比較常看鏡子還有對鏡子說話,以前不看是因為「我不知道什麼是漂亮,我也不認為自己漂亮,當別人稱讚我的時候都覺得那不是真心的。因為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也不會肯定自己。」
「當心裡很微小的時候,那些稱讚你是聽不進去。」Jolin認為當時的自己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所以影響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自我覺醒的時刻
那麼Jolin是如何察覺的自己內心情緒的?她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拍《我》的MV時,當她看著鏡子,導演一邊對她說著「你辛苦啦」,她突然無法克制的開始大哭。
「我才發現我很少仔細的看我自己,只要講到之前的過程還是很想哭,但我都走過來了,不知道為什麼,所以我就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心。」Jolin 開始看一些心靈、心理的書,因為「想要知道這個眼淚是什麼意思。」
「我可不可以不要成為別人?」

圖片來源:理科太太 youtube 截圖。
Jolin 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自我對話跟探索,終於漸漸了解,以前的自己是盡全力在完成別人的期望,就算已經筋疲力盡,仍然不知道達成這個期望的目的、意義是什麼。
「我不知道我需要什麼,但莫名其妙講到蔡依林的時候就會很想哭。」Jolin談到自己過去一直活在人家的認同,撐得很辛苦,到現在才知道沒有人可以真正的完美。一旦理解了,才會成就內心強大的自己。
「永遠是在最糟糕的狀態,你才能夠學習。」

圖片來源:理科太太 youtube 截圖。
其實這樣覺醒、自我探索的過程,需要非常大的勇氣,你必須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去擁抱自己當初的脆弱,這需要不間斷的持續練習。生活中常常會有很多情緒浮現,這些都是一種提醒,提醒你學習的時機到了。不管是在愛情裡跌倒、因為被批評感到憤怒、或是嫉妒別人,這些都是自我覺察的好機會。
「永遠是在最糟糕的狀態,你才能夠學習。」Jolin這樣說。
而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雖然喜歡Jolin的人多,但相對討厭她的人也很多,需要更強大的心理建設才能去面對這些評論。雖然我們很容易就會只記得批評、忘記讚美,但Jolin請大家每天都要練習,要有「靜心的時間」,去紀錄自己完成了什麼,那些批評就不會影響你的自信心。
面對你的創傷跟脆弱,都是一個自我覺醒的過程,不要害怕挖掘自己,當你走過這段路,就會更加了解自己。
再進一步你就知道,不用跟著社會標準的美去定義你自己,只有你能定義你自己。
理科太太、蔡依林推薦閱讀
《脆弱的力量》
(本文內的影片經 理科太太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影片標題為 〈理科太太 x Jolin – Ugly beauty 也是一種美〉。粉絲專頁:理科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