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Doctors》劇照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相愛容易相處難。」常常感嘆這句話的情侶們,可能是因為,你們常常犯了戳破「伴侶圈圈」的禁忌,愛到對的人卻用錯了方法。
(責任編輯:吳立婷)
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你如何找到「自己」與「伴侶」之間的界線?「被愛」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我們能夠藉此感受到自己被需要、值得依賴,有了能夠成長的力量。但難以否認的是,我們也常常因為感情而受傷──當你想一個人獨處時,你的伴侶卻堅持你要是不肯陪他,就代表不愛他,這樣的情況長久下來,兩個人在一起也只是彼此遷就,得不到快樂。
伴侶如何重視「自主自由」,遠勝過「相互顧念」?「生物心理學派伴侶諮商」(PACT)創始人史丹・塔特金博士在《大腦依戀障礙》中,他認為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是,兩人之間必須協議完成「伴侶圈圈」。
伴侶圈圈是一項共識,彼此約定將親密關係置於一切人事物之首,沒有任何事物比這份關係更重要了。這意謂著,你要隨時隨地,以伴侶的幸福、自尊與紓解對方消沉的考量為重。那也意謂著,你的伴侶也會如此在乎你的一切福祉與需要。你們之間達成共識,協議如此遵行。
你必須包容不想接受的部分
大部分時候,許多伴侶其實在選擇對象時是謹慎而瞻前顧後的,只不過,他們同時也憂心而害怕,一旦深入交往之後所衍生的問題,最終是否會成為情感破裂的致命傷。
一般而言,最典型的問題不外乎,那些原來在對方身上所欣賞的正面特質,而今猛然驚覺,怎麼都含括了一些令人惱怒的元素在內。譬如說,你可能對他的幽默感欣賞有加,但現在你卻對他老是在需要嚴肅的時候笑話連篇而討厭至極。也或許,你對她的音樂天分讚賞不已,但當你想要和她一起去散步時,你最終卻因為她堅持要練琴而悶悶不樂。
有時候,置身這一類處境中的伴侶,會為此而討價還價:「我是不是可以只要那些我喜歡的特質,但是拿掉其餘我不想接受的部分?」
抱歉。這不是一場可以讓你討價還價的合夥關係,讓你可以選擇性地挑三揀四。要麼就按著原有的樣子,全盤接受,要不呢,就往前移動,不要耽誤了別人。這聽起來有點粗糙或太直接了,但我卻經常不厭其煩地如此對伴侶們言明在先。他們終於認清,在親密關係上,終究得要為自己的矛盾付上代價。然後,他們將因此而得以朝向某個共同的方向,一同前行。
守護伴侶圈圈的四個原則
伴侶圈圈是由雙方訂定的協議,在這份共識裡的相互補償,是雙方甘於被彼此的愛、彼此人身安全的照顧、安全感與幸福感而相互牽制與影響。這份彼此羈絆的甜蜜負累有多強,就決定了你們可以共享這段關係裡多深刻的感激,與對彼此的珍視。當你開始思索,這段旅程怎麼走得如此艱辛時,或許那正意謂著,你們若想要好好發展這段親密關係,真正能倚靠的,只有一樣,那就是伴侶圈圈。
當然,這不表示你這一路往前走都不會再犯錯,你們當然會偶爾不小心又傷害了彼此。我們也可能在不經意之間,做出一些有違協議的決定,甚至視我們的個人利益優先於彼此的親密關係之上。無論如何,這些事都可能發生。然而,我們仍將竭盡所能,信守彼此所立下最根本的約定:「以『我們』為首。」
然後,當我們之間任何一方犯錯了,另一方就要予以溫柔的提醒:「嘿,我以為這是我們之前就同意要為對方做的事呢!」犯錯的一方可以這麼回應:「啊! 是! 那是我的錯!」然後,隨即修復錯誤。
這裡有些後續的原則,可以逐步引導你:
一、你要投入而悉心關照伴侶的人身安全與內在安全感,是按著對方的需要,而非單憑自己的想法去滿足對方
有些事物與方式,或許對你來說是安全無慮的,但那未必是你的伴侶所求於你的方式。你的本分與任務,是去認識對方所重視與在乎的是什麼,以及如何令他/她充分感到人身安全與內心的安全感。
二、不要把圈圈戳破了
由於伴侶圈圈有其自身的基礎、不言自明與對安全感的絕對意識,因此,你不需要擔心這些圈圈會輕易被戳破。你的行為舉止若搖擺矛盾,或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得忽冷忽熱,甚至不惜澈底破壞你所創建的安全感,那麼,如此一意孤行的後果,將使你們其中一方或雙方都得被迫重新接受面試,而且你將失去所有一手辛苦打造的圈圈,所有圈圈的好處也將瞬間消失。
三、 確保伴侶雙方都一同維繫、彼此尊重這些圈圈
請留意,這份相互重視與珍惜,與情感的過度依附,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過度依附的伴侶是倚著對方、或全然為了對方而活,但卻忽視他們自己的需要與想望,因而引致一些患得患失與其他消沉憂鬱的情緒反應。反之,光譜另一端的對比,則是一對配偶共同組成伴侶圈圈,雙方不但在一些原則上建立共識,而且都能按照意願,欣然遵守與行事。
例如,我可以自信地說,我的伴侶總能在任何時候滿足我的需要,但我同時也得讓自己可以隨時隨地回應對方的需要,而非期待對方要先做到,我再後續跟進。如果我的伴侶並未遵照之前所同意的協議行事時,那表示我們需要好好溝通。然而,只要我們任何一方持續違約食言,那麼,我們其中一方肯定要被三振出局,退出這個共同的協議了。
四、 好好規劃,善用你的伴侶圈圈
這個圈圈提供了一處安全地,讓你與你的伴侶可以向對方放心求助,互相依賴,也彼此示弱,分享你們不堪一擊的脆弱之處。那是你們最首要的相互支援與保護途徑。譬如,任何時候,當你與伴侶準備參與一場社交活動時,特別是當你們要面對一些難以相處的人,你可以預先做好計畫,確保你們倆都一同置身於圈圈的保護範疇之內,雙方彼此連結,不讓對方落單,而且在任何有需要的時刻,守候陪伴。
伴侶之間要常常保有眼神對望的視線接觸、身體接觸、偶爾前傾在耳畔低語,或默契十足的手勢或求救訊號--任何一種都行! 總之,你們需要坐下來,一起商議討論,要如何面對不易相處的對象與狀況。或許在某個場合中,你真的牽起對方的手,或彼此緊挨著坐一起,以具體行動予以對方最實際的陪伴。
現階段,謹記那些教人痛苦萬分、不易處理的對象與情境,如何令你倍覺脆弱與不堪。不過,只要一起同心面對,你們一定可以跨越重重障礙。
說到愛好書推薦

這裡買
延伸閱讀:
【aida & 綺綺】感情長久經營的三大養分:適當撒嬌、貼心、感激
有原則的女人最美麗!4點建議告訴妳「高價值女人」的愛情長怎樣
「什麼都只想到對方」其實不是貼心!兩性專家:想擁有長久愛情,這 4 件事千萬不要做
(本文經合作夥伴 書傳媒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愛情不需要彼此遷就?美國心理專家建議「伴侶圈圈」約定,讓你不再愛到卡慘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