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Pexels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跟朋友,但如果能把對方變成隊友,則工作事半功倍!來看日本NI顧問公司的執行長,如何活用《孫子兵法》中的其中兩個心理戰術,在商場上稱霸。
(責任編輯:黃彩玲)
在《孫子兵法》中,很重要的作戰理念就是「不要輸」。只要現在想著「不要輸」,長期堅持下來,就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成果。這個理念即便是現在二十一世紀的職場也非常適用。日本NI顧問公司執行長長尾一洋就是活用了《孫子兵法》來強化經營力與企業,將自家公司所開發的「可視化經營系統」導入到三千八百家公司。在《不敗的智慧:孫子兵法讓你當個好人也不會輸!》一書中,長尾一洋也分享了遇到競爭對手時,我們應該抱持這兩個想法,不只不會暴露出自己的弱點,更可以節省自己的力氣,輕鬆獲勝:
一、讓人心服地說:「這是值得欽佩的敵人!」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譯文】在戰爭中,保全敵國的狀態,不加以毀傷地攻掠,是上等的策略;擊破敵國而獲勝的,是次等的策略。
孫子生活在群雄割據的時代,因此周圍都是敵國。攻陷一個國家後,就會將其據為己有。在當時,如果將對手國打得面目全非,使其疲弱的話,馬上就會變成自己國家的弱點,反而讓第三國有進攻的可乘之機。
他是基於這樣的意義,而闡述不要傷害對手國吧!
將這個觀念置換到現今世界的話,就類似運動家精神。輸的團隊為獲勝的對手加油,送上聲援的吶喊聲。這是運動場上常見的場面。這就是漂亮的獲勝方式。這是會讓戰敗的對手佩服地說:「真是一場很棒的比賽。下一場請連同我們的份一起努力,贏得最後的勝利!」的獲勝方式。
這種方式也許會讓人覺得很有風度。不過,孫子所說的是更具理性的思考方式。
為了不要輸,最好不要樹立無謂的敵人。不要把戰敗的對手當成敵人,反而要把他變成隊友。
如果所採取的獲勝方式會招致怨恨,這並不是件好事。人生因為有競爭,當然就會有勝負。輸的一方,是不會甘心的。
然而,招致怨恨,甚至持續被憎恨,是毫無益處的。不要讓別人在背地裡說「那傢伙的作法很卑鄙」這種壞話,而是要讓人心服口服地說:「那傢伙真有兩把刷子!」「我們自己輸了,也是沒辦法的事。」「雖然他是敵人,卻值得欽佩。」
戰爭並不會因為你戰勝了一個對手而就此結束,之後還會有下一個對手。在不斷持續下去的戰爭中,最好要避免在某處被某人扯後腿。
在獲得勝利的時候,沒必要再對對手窮追猛打。在最後,讓對手成為隊友,就是孫子所謂的「全國」。
二、以任誰都不會有損失的「各方皆好」為目標
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譯文】務必以保全敵我雙方的方式來稱霸天下。如此才可以減少軍力的疲憊,取得完美的勝利。
這就是運用「謀略攻陷敵人」的方法。
「賣方好,買方好,社會好」的「三方皆好」,是近江商人的用語而廣為人知。在此,我試著將孫子的論述以「各方皆好」這個新辭彙來做解釋。
這就是指去思考「不會耗損自己,也不會使對方疲憊」的獲勝方法,而且其結果能夠使客戶滿意,更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這就是「各方皆好」。
例如,與競爭企業的共同行銷,就是尋求「各方皆好」。與對手一起進行宣傳活動。同業人員共同舉辦展覽會來招攬客人。藉由思考「聯合」作戰,企圖讓敵我雙方都不用浪費兵力,卻可以產生更大的效果。
不能只看眼前的敵人。將來,敵人還是會陸續不斷地出現。人生也是會有接二連三的問題出現。若是光思考眼前的問題就疲憊不堪的話,就無法應付接下來發生的問題。
若是逐一與眼前出現的問題全力抗戰的話,即便百戰百勝,自己也會變得傷痕累累。
要如何作戰,才不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方法之一便是:將對方也牽扯進來的「各方皆好」作戰計畫。
敵我雙方,不論是哪一方,有士兵陣亡就是損失。與其採取正面迎戰,使敵方折損五人、己方折損五人的作戰方式,不如己方的五人不會折損,若是能夠再讓對方沒有折損的五人加入己方的話,那麼我軍的兵力就達到十人。這才是聰明的作戰方式。
意思就是把上一秒鐘還是敵人的對方,變成搭擋,加入自己的陣營。這時,如果能夠將「這傢伙是強勁對手」這種有能力的人變成己方的隊友的話,戰力應該就會大幅提升。
孫子很重視成本管理。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戰爭中,要如何有效地運用士兵、糧食、武器等這些「東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當時,「東西」原本就很匱乏,而且搬運這些「東西」要耗費非常多的勞力和時間。戰爭中花錢如流水,也會耗費人力。為了控制成本並有效運用,就要盡可能地速戰速決,巧妙利用敵人的兵力及食糧,這是孫子苦口婆心說的。意思就是要運用智慧吧!
因為,智慧不用錢。
不敗推薦好書
延伸閱讀:
【簡報的開場總是尷尬?】業務行銷專家:5 招破冰,讓 90%大客戶都點頭
用心理戰術成功說服別人:對客戶不能太熱心,對主管不要直接說出結論
「對人抱持溫暖的好奇心。」讓大家都喜歡你的 NHK 説話術:聊天、工作、演講都通用
(本文經合作夥伴 書傳媒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面對職場競爭對手,讓你不招人怨恨、不暴露弱點的兩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