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Pexels

《VO》導讀:你一定好奇過,為什麼有些人在某些專業領域能成為專家?為什麼有些人與另一半交往數十年,關係還能那麼融洽甜蜜?其實一切都與你用什麼「學習態度」來面對人生有關!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美國人類潛能運動推手 George Leonard

人人嚮往成為大師,只可惜精進之道的旅途顛簸路迢迢,果實需要耐心等候又得來不易,結果我們轉而選擇其他道路。每條路都會吸引不同類型的人,你能不能根據以下描述,辨認自己屬於哪一類?

三分鐘熱度型

這種人遇上新的運動、新的工作機會、新的人際關係,總是滿腔熱血。

他們熱愛某件事剛開始起步的過程,熱愛時髦光鮮的工具設備,熱愛新領域的行話,熱愛新事物閃閃發亮的光澤。

打個比方來說,要是三分鐘熱度型的人學習一項新運動,在初次取得大幅進展時,他會欣喜若狂,把動作演示給家人、朋友、街上的路人看,簡直等不及下一堂課了。一旦突飛猛進期結束,他會震驚萬分,緊接在後的停滯期更令他無法接受,甚至難以理解,於是一腔熱忱迅即消褪,開始翹課,卻又在心中不斷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這運動真的不適合他,不是太強調競爭,就是太不注重競爭;不是太激烈,就是太和平;不是太無聊,就是太危險,諸如此類。

相同狀況也發生在職場。三分鐘熱度型熱愛新工作、新辦公室、新同事,不管走到哪,他都會看見新的機會。他對預想的高收入垂涎三尺,只要工作上有些微進展跡象,便眉開眼笑,昭告親朋好友。噢不,他又遇到停滯期了,或許這份工作終究不適合他,該開始找新工作了。三分鐘熱度型的人通常都有寫得很長的履歷。

三分鐘熱度型最擅長熱戀期,若最初的熱情開始冷卻,他便轉頭去採路邊的野花野草。要這種人好好走完大師之路,無異於逼他改變自己;畢竟,像這樣乾脆把整段戀情砍掉重來,換另一個人的床躺躺,是多麼輕而易舉的事啊。三分鐘熱度型常自認為探險家、嘗鮮專家,但最能形容他的詞彙,應該是心理學家榮格所謂的「永恆少年」,也就是長不大的孩子。他身邊的情人換過一個又一個,但他本身卻永不改變。

執著完美型

執著完美型的人講求成效,不甘屈居第二。他很清楚,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採取什麼手段都無所謂,只要手腳夠快就行。結果,才上第一堂課,他就非打出完美的抽球不可。下課後,他還要留下來跟教練談,問教練有沒有推薦的參考書或錄影帶可買,好讓他進步得更快。他講話的時候,會稍稍前傾,湊近聽者;走路的時候,重心偏向前方。

剛開始,他進展穩健,第一段突飛猛進期全在他意料之中。但是,他的進步速度仍不可避免地減緩,進入了停滯期。他完全無法接受這種情況,於是加倍努力,毫不留情鞭策自己,儘管上司和同事勸他適可而止,他卻聽不進去。他連夜加班,甚至想抄捷徑,只求立刻拿出成績。

美國企業中的經理人大多都虔誠信奉「利潤至上」的信條,他們往往就是執著完美型,致力於讓獲利曲線保持向上發展,然而,一味追求利潤卻可能犧牲掉研究開發、長期規劃、需投入大量時間的新產品開發、投資設廠。

在愛情關係中,執著完美型的人追求濃情密意,和三分鐘熱度型不同的是,當激情逐漸冷卻,他不會把目光移開,而是千方百計讓太空船永遠開下去:送對方奢華禮物、在床上變盡花招、安排浪漫誇張的約會。他並不明白,停滯期之所以有其必要,正是因為那也是關係發展的一環。結果他的戀情宛如雲霄飛車,一時激烈決絕地分手,一時柔情繾綣地復合。最終,他和情人仍不免走上分離之路,弄得彼此痛苦不堪,既沒有學習到什麼,也未能在性格上有所成長。

執著完美型的人不管做什麼,都能設法一再取得進步,但緊接在每一段短暫的進步期之後,都是劇烈的倒退;就這樣一路波動起伏,終將迎來失敗。

一旦失敗,他很可能感到受傷,甚至波及親朋好友、同事、股東、情人。

不思進取型

不思進取型的人又是另一種態度。他只要稍微掌握某件事的訣竅,便甘心永遠留在停滯期。反正他可以出門和同樣不思進取的好朋友廝混。如果他是醫生或老師,他根本懶得參加專業會議;如果他是網球選手,他只會練好正手拍,反手拍打得不太標準也就算了;在職場上,他得過且過,總是準時甚至提早下班,能偷懶則偷懶,光說不做,還暗自疑惑為何升遷都輪不到他。

在不思進取型的人眼中,婚姻或同居並非學習發展的契機,而是一個舒適的避難所,使他遠離外界未知的風雨。他願意進入穩定的一夫一妻婚姻,在他看來,婚姻的功能主要是一種經濟、家庭體制,其中夫妻角色定義明確,亙久不變。這種傳統婚姻關係有時運作良好,然而在現代社會,甚少有伴侶願意永久停留在毫不變動的停滯期。要是你的網球搭檔日益精進,你卻原地踏步,比賽總有一天會打不下去,相同的情況也適用於愛情關係。

大師型

與其說它是一項目標、一個目的地,不如說它是一個過程、一場旅行,我們稱之為「精進之道」。能夠在某個領域成為大師的人,絕不只有不世出的天才,或幸運提早展開旅途的人。這條路開放給任何願意持續前行的旅人。

成為大師,真的沒有捷徑可言。凡是學習新事物,總會在相對短暫地突飛猛進期之後,先稍微退步,接著進入停滯期,每一段停滯期都比前一段更往上爬一些。

若要實踐精進之旅,你必須勤加練習,努力鍛鍊,才能更上一層樓。但如此一來,你也必須願意耗費一大把時間,熬過停滯期,即便看似原地踏步,也非持續練習不可。

不過別怕,精進曲線上的橫線部分看停滯不前,但其實也有重大且新鮮的改變正悄悄發生。每當習慣系統學會新任務,認知系統與勞力付出系統切斷聯繫之後,該階段就會結束,代表你做這項任務時,已不需要大費周章思考細部流程了。表面上沒什麼進展,可是你從頭到尾都在學習。

你是哪一種人?

顯而易見,在真實生活中,不可能把這三種類型切割得這麼清楚。說不定你在談戀愛時是三分鐘熱度型,在藝術領域卻是一位大師;說不定你在職場已展開精進之旅,在高爾夫球場卻不思進取。

即便在同一個領域,說不定你有時候走在精進之道上,有時候卻變成執著完美型,依此類推。不過,一個人通常會有一種基本型態,影響人生中的各個層面,既反映也塑造你的行為表現、性格,甚至命運。

想看更多「職場人生」,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10 分鐘內得到信賴的說話技巧】日本主播小西美穗:2 個「溝通秘訣」,成就好的初見面

【35 歲前,在職場上的重要功課】創業家崴爺《#你下班了沒?》:傳授 2 個「職場生存之道」

多多與真人相處!下班「在家」做這 5 件事,工作可以更順遂

補好腦推薦好書

《精進之道》

這裡買

(書摘內容經合作夥伴遠流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內文來自《精進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