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現在很多爸媽強調不打罵的理性教育。無奈的是小孩這種生物有時很難跟他們好好「講道理」。那麼當孩子犯錯被糾正而大哭大鬧時,到底該如何跟他們溝通?專業親職講師澤爸來教你!

(責任編輯:蔡芷庭)

#孩子當然可以哭鬧

每個人都有生氣、難過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大人或許知道用運動、消遣、抱怨等方式宣洩,但孩子不知道要如何表達,也不知道該如何發洩,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就只會哭鬧。所以我們要把孩子哭鬧的行為視為常態,而非抱怨「怎麼又在哭了!」有了這個認知和心態,不管面臨任何情境,都可以採用正面的心態去處理孩子的哭鬧與失控。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只有發洩情緒的方式,會不會影響到他人而已。孩子當然可以哭鬧。但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如何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正確的宣洩情緒。當孩子在大庭廣眾下大哭大叫,請跟孩子說:「你這樣大叫會讓別人不舒服,走,我陪你去沒有人的地方哭。」

#不要在孩子哭鬧時講道理

當我們對著正在哭鬧的孩子講道理時,若孩子的反應是不想聽、沒在聽或頂嘴,只會讓我們更加生氣而已,所以,何必白費唇舌呢?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講道理,當下只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就好。

依照澤爸的經驗,當孩子哭鬧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一句神奇咒語:「我陪你哭完。」來安撫孩子的情緒。這句神奇咒語有兩個意涵:「同理」與「陪伴」。父母同理孩子可以有負面情緒想要宣洩,而且讓孩子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伴著你。當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理解,與願意陪伴自己時,很快的就可以從哭鬧中平復情緒。

#與孩子講道理的四步驟

星期天午後,帶花寶到公園玩。假日的公園人超級多,連溜滑梯的樓梯都塞車,每溜一次都要花好久的時間,我深深感覺到花寶的不耐煩。

突然,我看到花寶伸出手,想要把站在前面的妹妹推到旁邊,企圖要繞過她自己先溜。由於這個舉動攸關安全,大人當然要立刻介入。於是我立刻抓住花寶的手,嚴厲的說:「不能推人喔!」已經有些不高興的花寶,被我抓住手,當場大哭起來:「爸爸不要拉我啦,我要溜滑梯。」我知道花寶的情緒已經瀕臨爆發,決定對她講道理。

但是,對孩子講道理是有步驟和方法的。

1. 先安撫情緒

花寶站在溜滑梯上發脾氣,用力掙脫我的手,我立刻用雙手抓住花寶,把她從溜滑梯上抱了下來,到公園的一角先安撫她的情緒。

「放開我,我要溜滑梯啦!」「爸爸,我不要你抓我。」不管花寶多麼生氣的大叫,我只是簡單的回應:「好,爸爸知道妳想去玩。」「爸爸聽到了。」當然還有那句代表「陪伴」與「同理」的神奇咒語:「我陪你哭完」。「我先陪妳哭完,然後跟爸爸講完話,我們再去玩。」

當孩子正處於火山爆發時,只要先安撫他的情緒即可,千萬不要試圖在此時說教,因為孩子絕對聽不進去,越要在這個時候講道哩,只會讓彼此越生氣,所以「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講道理」,只要安撫就好。

2. 明確告知錯誤

「爸爸,我哭完了。」

「花寶,妳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把妳從溜滑梯上面抱下來嗎?」花寶搖搖頭,我接著說:「因為妳剛剛做了一件有點危險的事情,爸爸阻止妳,但妳立刻生氣起來。」被我喚醒記憶的花寶點點頭,表示想起來剛剛發生的事情。我繼續說:「那妳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抓住妳的手嗎?」花寶想了想,還是搖搖頭。「因為爸爸看到妳伸出手,想要把前面的妹妹往旁邊推,自己先溜下去玩。」接著我用嚴厲的表情與語氣跟花寶說:「絕對不可以這樣推人。」

3. 說明「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因為那個妹妹太慢啦,我已經等好久了。」花寶解釋。

「對啊,今天人好多喔,爸爸也覺得玩一次都要等好久喔!」我同理花寶。

「是啊,所以我不想等了啊。」花寶立刻附和。

「如果是我,每一次都要等這麼久,我也會不想等了。」我繼續理解花寶,花寶一副被認同的模樣不斷的點頭。

當孩子在解釋時,我們要用同理的方式回應孩子,才會讓他覺得我們了解他的行為,跟他站在同一陣線,如此,才會願意向爸媽說明背後的原因。如果我們用「等好久就可以推人嗎?」「不想等就推人,爸爸是這麼教你的嗎?」這些不斷針對「推人」這個行為來批評孩子的話,只會換來孩子「不想再說了」的沉默以及「你都不懂我」的憤怒。久而久之,孩子長大後,任何事都越來越不想對父母解釋,反正一解釋就被罵,乾脆什麼都不說了。

4. 模擬「再次遇到相同狀況該怎麼做?」

「那下次妳覺得應該要怎麼做呢?」我繼續問花寶。

「要問她嗎?」花寶有些疑惑。

「可以,那該怎麼問呢?」

「妹妹,可不可以讓我先溜?」

「嗯,很棒喔。但如果那個妹妹年紀太小還不太會講話,或是對方說『不要』怎麼辦?」

「繼續等嗎?」

「都可以,看妳想不想等囉,但如果妳真的好著急怎麼辦?」花寶陷入深思,我輕拍她的腿,往公園其他遊樂設施一指。

「先去玩別的遊戲啊。」花寶往我指的方向望去,突然心領神會的說。

「對啊,先去玩別的也是個選擇之一。」我點點頭說:「那下次你遇到溜滑梯塞車時,就知道該怎麼做啦。」

「知道啊,我可以問、可以等,也可以先去玩其他東西。」花寶開心的回答。

「很好,去玩吧!」花寶從我大腿上一躍而下,開心的繼續玩其他遊樂設施。

父母要在講道理的最後,提醒孩子:「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該怎麼做?」孩子的腦中才會有更多選擇去面對所有的狀況喔!

《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陪他經歷喜怒哀樂,說出真感受》這裡買

延伸閱讀

【德國人這樣教小小孩】孩子哭了怎麼辦?馬上抱起來哄就糟了
總為了忍不住「吼」小孩感到抱歉?心理師:「發飆」是讓小孩更了解你的機會
「一切都會沒事的」其實錯的離譜,教養孩子時父母最不該說的 5 句話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陪他經歷喜怒哀樂,說出真感受》,由圓神書活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