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VisualHunt

當腳底疼痛的時候,許多人第一時間都會以為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跟往前延伸到前腳掌的地方,主要功能在於緩衝足底踩踏地面時的反作用力,達到吸震的效果。當足底筋膜因受力太大而慢性發炎,最常見的受傷位置會在筋膜近端的跟骨附著點上,

所以標準的足底筋膜炎,最疼痛的位置會在足跟底部偏內側處,而足底其他部位的疼痛, 就不見得是足底筋膜炎了。但也可以靠生活習慣來改善!

來看看你是不是腳痛的典型族群

很多患者在早上下床時、踩踏的第一步會感到非常的痛,或是久坐突然起身的那一步也會特別痛,這類疼痛感大多會在多走幾步之後獲得緩解,不過當持續走路或是久站時,就會再引發疼痛。

而引發腳痛,甚至足底筋膜炎的前三大主因,不外乎是:

1.體重過重
2.長期久站、搬重
3.穿著不適當的鞋子

其它像是運動量忽然增加、足部變形(如扁平足、高弓足等)因為整體骨頭結構的關係,導致無法發揮良好吸震作用,讓足底筋膜承受過多壓力等,也都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

另外,我們曾經針對患有足底筋膜炎的人進行測試,發現 10 個裡就有 8 個有後腿肌肉張力過緊的情形。除了一部分是天生的之外,常代表平時運動量不足,這時只要突然一個快走,就很容易瞬間提升足底筋膜所承受的壓力,引發足底筋膜炎。

一招測試你的小腿張力

這裡提供一項伸展測試,讓你馬上知道自己的小腿張力是否正常。如果這個伸展對你來說是有困難的,就代表你該做做拉筋運動了。

把膝蓋完全伸直,請旁人幫忙把腳掌向著腳背方向推,一般輕鬆即可往上推 10 度,再稍微用些力就可以進展到 30 度,這便是理想的後腿張力。

Photo via VisualHunt

只要拉對筋,天天走好路

基本拉筋法:把腳跨在一個小凳子上,膝蓋伸直,用毛巾繞過腳板後往上拉,也可練習弓箭步,或使用市售的拉筋版等,都能夠放鬆小腿肚的肌肉。

進階拉筋法:先把右腳翹到左腳大腿上,用手抓住右腳的大腳趾,再將大腳趾連帶腳板整個往上扳,當做的姿勢正確時,除了看到腳板往上翹之外,大腳趾的關節也會往上突出,就可以拉到足底筋膜。(建議在起床前可以先在床上做這個拉筋,大約只要做 1~2 分鐘時間,就能有效減緩下床時踩地的疼痛感。)

按摩法:網球放在地上,人坐在椅子上,用腳踩著網球前後滑動,去按摩整個足底。對於預防足底筋膜炎,以下三點是重點摘要:

1. 減重:這是最直接能夠減緩腳部承受壓力的方法。
2. 挑選適合自己腳型的鞋子:選擇鞋底偏軟、鞋跟需要比前足還要高一些。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鞋子,自己試過、合適自己腳型的才是所謂最適合的鞋子。
3. 勤作拉筋與運動:常做以下兩個拉筋練習,就可以幫助強化相關肌群。

(1)強化小腿肚與腳底肌肉:坐在椅子上,努力彎曲腳指頭,就像是用腳握拳一樣,重覆幾次之後起身走幾步放鬆,可以強化腳底肌肉,分擔足底筋膜的工作量。
(2)用腳掌練習騰空寫字:這動作可以讓腳踝、腳掌都變得鬆軟,或是赤腳踩在草地上,都能夠溫和刺激足底肌肉,達到相同效果。

圖片來源:VisualHunt

從體重控制、拉筋到選對鞋,由內到外做好保健措施,相信不只能讓足底筋膜炎遠離你,更能夠時常輕盈一身,自信滿分!

如果有足底筋膜炎,最為理想的治療方式:

目前,足底筋膜炎依照症狀,有提供體外震波、施打類固醇、注射自體血小板或內視鏡手術來進行治療,但想要有效治療足底筋膜炎,最基本就是靠拉筋,有五成以上的患者透過拉筋大幅減緩了症狀。

足踝中心

延伸閱讀:
夏天就是要喝啤酒配海鮮!但家裡有「痛風」的家人就千萬別這樣做
ㄧ分鐘了解很夯的「中醫減肥」,知道你是 3 種易胖體質中的哪一種就能對症下藥
蹲馬桶太久是錯誤習慣、痔瘡不是一種病!關於排便的迷思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