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款日本酒在不同的酒器裡,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味。了解酒器因形體所產生的物理變化,以及搭配地方酒器文化,能讓日本酒的美味更上一層樓。
酒器可以分成兩個方向來探討,杯型與材質。杯型有高有矮有寬也有窄,首先依據香氣去做簡單的選擇判斷。依據我們品飲過後的特徵,如果是我們所喜愛的香氣表現,可以選擇較寬口徑的杯型,如喇叭杯型、葡萄酒杯型、大蛇目杯等,主要的用意是讓液體接觸空氣面較寬廣,香氣在杯裡的貯藏空間也較充足,品飲時,香氣成分能較容易的表現出來。另一個理由很簡單,寬口杯讓鼻腔方便我們做聞香的動作。相反的,如果選用小口徑的一口杯,光用鼻腔去聞香氣就很困難,更別談要去享受它的香氣表現。所以,如果品飲過後的酒款,是我們不喜歡的香氣表現,可以選擇口徑較小,香氣表現較弱的杯型,多注重在味道上的表現而非香氣。
杯型》因為跟嘴巴的接觸面積、形狀有所不同,所以味道會有所不同
杯型的口徑大小,也是影響味道表現的重要因素。當我們的嘴去觸碰寬口徑的杯型,嘴巴會自然向左右兩側延展,有點像發出日文拼音「へ(嘿)」的嘴形。這時液體向嘴內側送,會容易向我們對酸味較敏感的舌面兩側送,酸味的表現會較明顯。口徑較窄的杯型剛好相反,飲用時嘴形會呈現日文發音「う(嗚)」的感覺,這時舌面會些許的向口腔下放,飲用的液體容易直接送到舌根,避開兩側的酸味敏感區。但由於舌根的味覺,是對苦味較敏感的區塊,辛口(酒精感)感會表現的較明顯。而就直筒杯型,液體送入口腔時,直線的杯壁,讓酒體的滑行速度較快,杯體與口腔呈現一直線,酒體較容易直接送入舌面後段,如果選擇輕酒體,會讓人容易在入喉處感受到舒暢感。當我們希望能多表現或抑制酒體的酸味和辛口感時,便能利用杯型來調整。再來說說杯口的厚薄度。厚杯緣的杯型觸碰到唇面時,上唇與下唇會有包覆杯口的習慣,受到上唇向前包覆的影響,舌面會自然向下顎垂下,當液體進入口腔,舌面可以充分去感受味道的表現,因此適合用於帶旨味的酒款。薄杯緣的酒器觸碰唇面的面積小,神經分散注意力少,舌面不會如遇到厚杯緣般的向下放,液體入口時,能迅速由舌尖流向舌根,味道表現上會較銳利。而滑面材質與粗面材質的差異,則是在液體流入口腔時的速度,滑面速度快,清爽與銳利感增加,粗面速度較慢,味道表現層面較寬廣。
材質》當然除了保溫跟保冷的問題之外,還有呈現酒該有的價值
材質的種類上有玻璃、漆器、瓷器、燒窯及金屬等,在視覺上會呈現清涼或穩健等不同印象感。透明材質(玻璃、水晶)、金屬(錫)呈現出清涼感的表現。燒窯、漆器、陶瓷呈現出溫暖與厚實的感覺。金屬與陶瓷給予導熱與保溫的效果。我不否認杯器所表現出的視覺印象感是重要的,但這多半是腦波所給予的記憶感受,多少會在品飲前有先入為主的情況,燒窯酒器展現出沉與穩的美感,陶瓷展現出素雅到華麗的多變風情,漆器代表著傳統美,而玻璃的江戶切子到哨子杯則展現出銳利感。當看到粉色的玻璃江戶切子酒器,表現出如春季的清涼輕盈感,或多或少會讓我們在品飲前對酒質有如印象感相同的期望,因此,選擇酒器材質也是一門學問。近年來流行的金屬酒器為錫製酒器,據說有殺菌功效,是古代君王愛用的酒器材質,錫除了稀有所表現出的價值感外,保溫與保冷效果佳,也有讓酒質呈現較圓滑的作用。簡單的試驗:將同一款冷酒倒入冰鎮的玻璃酒壺與冰鎮的錫製酒壺中,待約1分鐘後倒入杯中品飲,透過錫壺的酒質,很明顯呈現較黏稠與較滑順的酒感。
日本酒器相當多元,許多酒器都代表著地方性的文化,如有一百萬石城之稱的金澤,有著代表華麗感的九谷燒,也有將海藻覆蓋於器具(素坏)上,燒結後產生火色「藻掛」的愛知縣常滑燒,還有代表長野山區文化的岩魚德利,代表北海道與三陸地方海岸文化產的花枝德利,也有倒出酒會有似鳥叫聲的笛德利(鶯德利)。其他像是岡山縣的備前燒及山口縣的萩燒等,多元的地方特色酒器,加上該產區的酒款與料理結合後,就構成了我們常說的地酒文化。
酒器形體
日本酒器百百種,有趣味,有文化,這是日本酒的魅力。在眾多酒器文化上,我先列舉四個常聽到的酒器形體來做介紹:德利、盃、豬口、ぐい吞み。德利為目前最常看到的倒酒容器,壺身寬、頸部窄。在裝酒普及化前,多半是用來裝醬油及醋的容器。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有倒出液體時,會有TokuToku聲音的說法;也有酒裝入德利後,看起來比實際容量還多的划算(Toku)的說法,但最可信的說法為,由日文中形容深瓶子的詞彙「雲具理」的發音轉變而來,雖無正解,但諸多的傳說也增添了不少趣味。「盃」字的原由來自於「杯」,在日文中的發音也相同。盃的種類相當多,有漆器、木製、陶瓷、玻璃等,形狀似淺的圓盤,多半都有腳台。從一般在家品飲到婚禮祭神都會常見到的杯型。有人覺得形似是盤子,但就如其名,「盃」仍屬於「杯」,而非「皿」。豬口通常指杯口寬杯底窄的小容量酒盃,多半適合一口或兩口喝完的容量酒杯。由於容量較小,適用於需要精密溫度控溫的酒款。「ぐい吞み」在這裡我稱它為吞杯,形體與豬口相似,但容量比豬口來的大,適用於可以享受溫度變化的酒款,或是屬於在家的日常品飲酒器,可以倒的量比較多。
延伸閱讀:
上千元的好酒,溫度不對一樣難喝!紅酒、白酒、香檳適飲溫度總整理
日本酒連品飲都有順序!請你先從挑杯子開始:連杯子都挑錯,就喝不到好味道
點上一瓶葡萄酒配餐,喝了一口想換?侍酒師:這兩個理由不囉唆退換
酒也有保存期限?酒壞掉時會聞到:爛蘋果、硫磺、臭雞蛋等12 種味道
(本文由積木出版授權刊載,全文摘錄自《日本餐酒誌》。首圖來源:coniferconifer,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