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筱茜
七年級不是不能吃苦的草莓族,而是缺少了環境和機會。別再說七年級草莓族,我們其實是在低薪高物價環境下,被層層剝屑的洋蔥族。
台灣景氣最好的那幾年,是股市上萬點的時候,就業市場欣欣向榮,那是錢淹腳目的年代。我查了一下,台股史上曾有3次站上萬點,分別是我2歲、9歲、12歲的時候,最美好的年代,我還沒長大、還沒出社會,我來不及參與。
五、六年級生們 你享受到的我這輩子都別想
我是 7 年 7 班,今年 27 歲,當年大學畢業後,找到的工作,薪水差強人意,初入社會,起薪 23-25K 是基本行情,多年後,總算熬到 3 字頭,但頂多也是在 30K 邊緣,我的主管是六年級生,初入職場的起薪 30K 是基本行情,她在 29 歲買第一間房, 幾年前又買了第二間,反觀我們七年級生要買房,必須不吃不喝 50 年。
我媽媽在我 27 歲的這個年紀,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買下自己住的房子外,兩年後,還另外在台北市區買了第二間房,我每個月會拿孝親費 1 萬元給我媽,有次她看著手上那疊千元大鈔,輕輕的晃一晃說:「這麼薄薄一疊,你們這個年代賺錢怎麼這麼難,我們當年賺錢都一把一把的。」
我們七年級生 其實一點都不草莓
五、六年級生當年努力念書,畢業到處都是機會,可以賺大錢,賺到的錢,得以支付開銷還有盈餘。七年級生卻是最孤獨的年代,賺的錢不夠用,工時長,不敢結婚生子買房,人生的夢想被剝奪,不敢夢、不敢想,只剩下看看電影、吃個早午餐,上臉書打卡的小確幸。所以上一輩說,你們這些七年級真是草莓族,沒有狼性,等著被淘汰。難道我們真的是嗎?
長輩主管常說:「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草莓啊……」,新鮮人踏入職場,因為菜會犯錯,年輕,就變成是一種原罪,難道五、六年級生就沒有年輕過嗎?草莓族是以偏概全的刻板標籤,說穿了,其實很多世代間都會有「一代不如一代」的看法,所以在我眼裡,五年級只不過是第一代草莓族,六年級是第二代草莓族,七年級也就剛好是第三代而已,只是媒體剛好在我們出社會興盛起來,草莓族才被廣套在七年級生上。
在台灣領低薪被罵草莓 在國外當台勞賺高薪
我身邊的七年級生,其實一點都不草莓,幾個朋友,因為台灣就業環境給薪差,跑去國外打工,很多耗體力的農場工作他們都願意做,頂著 40 度高溫也 OK,或是去屠宰場切肉也願意,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付出,可以換來自己想要的。在台灣如果待在農場,頂著烈日工作,月薪就能有 6、7 萬,我想沒有人會是草莓族。所以,七年級不是不能吃苦的草莓族,而是缺少了環境和機會。別再說七年級草莓族,我們其實是在低薪高物價環境下,被層層剝屑的洋蔥族。
你可能還會想看:
維多利亞超模的赤裸告白:在看過業界最汙穢不堪的真相後,我決定離開
外商顧問的職場告白:工作上不是 100 分就是 0 分,你會戰戰兢兢
一位安寧醫療人員的告白:我從他們身上看見死亡的震撼,但也學會如何真正的「活著」
(本文由 yes123 授權刊載,首圖來源:Eka Shoniya,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