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原文作者為第一人稱編譯)

根據電信研究機構 RealityMine 表示,文字訊息已經漸漸取代通話,成為手機最流行的功能,年輕女孩使用手機來傳文字訊息的時間更是通話的三倍以上。

自 2007 年以來,通話量一直低於文字訊息量,這主要是由於 iPhone 這類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因為他的虛擬鍵盤、多點觸控介面、預測文本技術,以及救了千禧世代的拼字檢查技術,使它成為改變這個時代使用手機習慣的主因。

隨著文字訊息越來越普遍的成為手機的主要功能,為什麼還是會有那麼多主管認為年輕人不接電話是個大問題?今天就由本文來說明為何手機的通話功能大勢已去

千禧世代不接電話的主要原因是通話的生產力極低,更具體來說,手機通話是……

  • 分散注意力

突如其來的電話會讓人無法專注於工作、擾亂工作流程,且必須在重要的工作中抽身才能接起這通電話。

而文字訊息的好處就是能選擇什麼時候閱讀,可以在任務與任務間的空隙回覆,而不會阻斷原本的工作流程。

  • 冒失的

想像要接你電話的人,必須先放下手邊所有的議程,撥空來和你談話。

文字訊息(或 mail)則是被動的溝通,不用即時的互動,所以也不會突然打斷彼此的工作。

  • 把時間花在多餘的地方上

通話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光是在訊號不足、不夠大聲,是不是能清楚接收得到就得浪費一堆時間。

文字訊息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化成文字,透過思考過後的編輯、調整,讓你想傳達的事情更精準明確。

  • 沒有效率

未接電話會產生許多顯示,但你看到時卻還是完全不了解這通電話的來意是什麼,就像看到許多垃圾遊戲通知。

如果說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那一個表情符號也抵得上 500 字說明,所以文字訊息能夠有效率地傳達一件事,並在三分鐘內被讀懂 90% 的內容。

  • 耗時的

一件 5 分鐘能說完的事情,可能會耗時到 20 分鐘,其中包含寒暄、問候、閒聊、道別,很難只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面,專家甚至說明一件 5 分鐘能講完的事情通常會講到 23 分鐘才結束。

文字訊息能夠省略一些寒喧、閒聊的交流,時間成本也能夠降低許多。

 

在我最近關於年輕世代溝通的演講中,一名觀眾分享使他焦慮的溝通問題。這位男士是一名管理階層,帶領一個年輕團隊,他說明了最初因為團隊成員不接電話而使他非常挫折,而發現改用文字訊息替代後,「生產力更高了」他欣慰的表示。

這位男士現在會在下午固定傳訊息給他的團隊,在其中提供了必要的修正方式、指示他的團隊該如何改進才能更有效率,「我很驚訝透過這樣的改變,能讓我的團隊回家後還能繼續在網路上急切的工作。」他自豪地說著。

也許看到這裡你不禁想問,這樣打電話還是有必要的嗎?當然,打電話在某種情況下仍是有意義的,如果想傳達的事情非常急迫,或者需要用一些聲調來清楚表達你的情緒,最好還是打通電話。不過你想在工作上更有效地傳達重要訊息,不如試試看用文字訊息吧!

 

延伸閱讀:

別看扁小確幸!台灣年輕人的競爭力:我們在乎的是比錢更重要的事情

今天留時間給自己思考了嗎?現在開始做這 19 小事,未來會感謝你

喝過洋墨水就比較厲害?主管想在國外經歷看到的 5 大優勢

機器人在看你的履歷》除了視覺化和超連結,新時代履歷需要 8 招變身!

不只社會新鮮人要學:當經歷填不滿一張紙,7 招求職技巧打趴完勝履歷

(資料來源:Inc.;圖片來源: CharlieCE,CC Licensed;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