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吞小姐的倫敦插畫生活_pic4

▎契機

從前的同事憬,已經是工作七年的資深設計師了,她希望暫停手邊的工作出國進修,某個週末我陪她參加秋季歐洲留學展。

當時我只想隨意的和代辦或教授聊聊,看看藝術學校的學生作品而已。挑了一個攤位坐下,駐點的 Jake 剛好是英國的插畫系教授。他一邊解說一邊展示電腦裡歷屆學生的作品,很吸引人。聊天中我簡單介紹自己的作品,他熱情地提供許多建議,並寫下了許多創作者名字推薦我回去研究一番。最後我表明了自己才剛開始從事插畫工作,只是未來有可能還是會再到公司做設計,暫時沒有出國念書的計畫,我們互相交換名片之後就離開了展場。

晚上,我收到一封來自 Jake 的 E-mail:

It was really good to meet you earlier and good to now see your work.

Hey- you are talented!

It would be good to speak more at the show tomorrow.

Very Best wishes,

Jake

很開心今早和妳見面,然後剛剛看了妳的作品,嘿,妳很有天分耶!希望明天還能夠在展場和妳多聊聊。

祝好。

Jake

深呼吸,他看到的作品集網頁原本是我為了找下一份工作所架設,這個時候還懷著出國留學的渴望似乎任性過了頭。但抵擋不了好奇心和期待,隔日我還是準備了筆電和作品集到現場和 Jake 碰面。我簡單介紹了自己的作品和想法,Jake 也耐心聆聽並適時提供繪畫的建議。

「妳覺得自己不擅長背景?對我而言妳使用的色塊就是一種背景的表現。」

「只是使用黑色線條也可以做出很好的效果,我覺得色彩運用並不是問題。」

他請我說出一些自己認為的缺點,以及聊些別人對我作品的看法,在 Jake 肯定而直接的回應中,我發現人們容易傾向放大自己的缺點,而對作品感到沒那麼自信,但對他而言,找到自己作品的獨特性才是最重要的事。

更沒想到的是,當我們一談完,他立即在現場給了我一份 Offering Letter(入學許可書),並乾脆地說接下來我只需要準備考過英文檢定和申請到 VISA 就可以準備入學了。我很驚訝,心想這應該不是騙人的吧,拿著 Offering Letter 的手心正發燙著!

回程的路上,想到他提到的幾個問題:「會不會在乎別人對自己作品的看法?」「還有對於作品沒有自信之處⋯⋯」等,或許在這個階段我最需要的是個直接的聲音,提醒自己畫畫的長處與盲點。被 Jake 肯定除了高興,也不禁開始擔憂若和家人提出了留學的打算,似乎又要引發一波家庭革命了。

「到底該追求自己未知的夢想,還是滿足家人走向穩定踏實的期待呢?」

▎為自己決定

這念頭伴隨著我好幾晚的輾轉難眠,想起一年前曾為了工作進修網頁設計,偏偏網頁設計是我大學時總在及格邊緣的科目,上課也總是忍不住打瞌睡;喜歡畫畫,卻不曾為了插畫這件事情進修。如果能花一段時間專注的學習插畫那就太好了!

我站在一個分岔點,一邊是回頭再度成為上班族,一邊是繼續為了插畫走向未知的未來⋯⋯心中的答案再明顯不過了,卻又難以抉擇。第一個選擇符合大部分人的期待,然而後者才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選項

最後我還是偷偷報名了補習班,打算參加三個月的雅思課程,一邊打工、籌備展覽,在準備語言考試之餘同時還要煩惱該如何說服家人,他們不時問著:「什麼時候要開始正職工作?」那段時間我的作息開始日夜顛倒,刻意迴避碰到家人的時間,隨著申請學校的時間愈來愈接近,最後還是決定坦白。

在這些準備展覽的過程中,向好的創作者學習,慢慢自我實現,同時也希望讓家人了解自己對於插畫的執著。然而自顧自地就算用盡百分之百的力氣,能被別人看到的成果可能不到十分之一。有時我會感到灰心,像是一個人得獨自面對的抗戰。

面對熱愛的事,我願意面對未知的挫折,在最後幾次眼淚與真心話交織之下,家人終究被我說服。我了解到這段歷程,他們都默默地看在眼裡,而嚴厲或反對的言語,其實是出自於他們想保護孩子不要受傷的溫柔。

拿出語言考試通過的成績,邀請媽媽來看籌備已久的展覽。我知道出國留學在家人的潛意識之中會是件難能可貴的事,也會願意支持我的努力與實現,只是他們仍不禁擔心,覺得插畫到底能夠成就什麼事業呢?

▎長大以後還能不能去冒險?

不太有信心、不太喜歡自己的那幾年,偶爾我會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剃著西瓜皮頭那個小小而好勝的我,和外婆去爬山時總被以為是男孩子。在沙灘上打滾,在小河邊踢水丟石頭,只要找個小朋友跟我玩耍,大夥兒一定跌撞得歪七扭八,各式各樣的傷痕則是每次出去玩耍獲得的紀念品——那個小惡霸所做的壞事整理一下,大概也可以編輯成上下兩集的故事。

我是個很怕無聊的人,總覺得一切都必須符合好玩原則,感興趣或願意努力的事永遠無法假裝。曾出於好奇心,報名了班上成績第一名同學所參加的安親班,兒童煉獄般的生活使我一個月後就退出了;高中唯一補習的數學,也總是在講師的麥克風聲響指令後,整個人進入了催眠的熟睡狀態。

記得好久好久以前,我曾經喜歡冒險,一種微小而向大人唱反調的冒險。不許碰的削鉛筆機或是車上的點菸器,沒有以身試膽流了血、燙腫了三倍大的拇指,就絕對不會了解所有警告背後的意義。

小學時期自己發明了好幾種畫畫的遊戲,和朋友在紙上創作角色互相戰鬥,也總是愛對弟弟妹妹惡作劇。而每回媽媽帶我們到朋友家作客,則是頑皮靈魂大展身手的好時機。當時在阿姨家的小孩房裡偷偷留下了幾朵蠟筆畫的雲,現在可能已經被好幾層油漆蓋過;那間被兩個調皮小孩用澆花水管製造的淹水客廳,也早已搬離。古靈精怪的我是這樣長大,然而什麼時候變成了現在猶豫的我。長大以後還能不能去冒險?

慢吞小姐的倫敦插畫生活_pic6

▎帶著祝福

留學前那幾年是我的安逸人生之中,最多波折和反抗的一段日子。原本慵懶的天秤座O型,在這段時間拚了命不斷向每個人證明,自己可以為喜歡的事全力以赴。

離開原本網頁設計的工作以前,主管和同事都覺得這逃離工作的小子,一定撐不下去的,連管理部門的阿姨,都在私底下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如果未來創作的路太辛苦了,隨時都可以再回來公司工作喔。」當下我忍不住紅了眼眶。

「既然下定決心去做的事情,就不應該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不要後悔。」

設計部很少嚴肅的主管 Richy 在我提離職的時候,認真對我說出這句話,至今我都銘記在心。

出發去倫敦前精心籌備的插畫展《左邊》,就辦在出國前一個月,來自於前公司的邀請。企畫部總是活力充沛的主管與同事們促成了這次合作,他們提供了公司經營的咖啡店空間,環境和氣氛都很有質感,為了讓開幕活動完整呈現,特地委託了攝影師好朋友阿湯來幫我拍攝一支簡單可愛的開幕短片。

從前的工作夥伴、LOMO 店打工的朋友、大學同學們都到齊,還有好幾位這些日子開始喜歡我作品的粉絲!連媽媽都帶著幾位好朋友來到展覽開幕現場打氣。帶著滿滿的祝福,準備出發到倫敦,我知道我的插畫旅程此時才要真正展開。

延伸閱讀:

沒刮鬍子、穿著破爛被台北人異樣眼光,他說:「旅行讓我做自己」

來自 25 位各領域的頂尖人士,給你從沒聽過的職涯建議

《祕密花園》熱銷全球,為何大家都瘋塗鴉畫冊?你在不安什麼嗎?

RV1077慢吞小姐的倫敦插畫生活_3D_300dpi(全文由麥田文化授權刊載,摘錄自《慢吞小姐的倫敦插畫生活》;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