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也就是理解他人與他人行動的理由,是在社會中生存的關鍵之一。沒有同理心,就很難理解他人的觀點,進而導致衝突、阻礙合作。

我們大多人都能對我們所愛的人產生同理心,但對陌生人呢?在網路上的陌生人,或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大部分的人都比較難產生同理心。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是冷血的混蛋, Current Biology 期刊所刊載的一項新研究告訴我們:為何我們比較難對陌生人所面臨的困境產生同理心,發現一切都是來自於「壓力」,尤其是與陌生人相處的壓力。

因為痛覺是舉世皆知又容易測量的,所以許多科學家會將「痛覺」當作同理心實驗的刺激元素。

實驗方式:

麥吉爾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Jeffrey Mogil 將受試者在不同情境下,對於疼痛刺激的反應做比較(別擔心,只是把手放進冰水裡)。實驗情境有單獨進行、與一名朋友一起進行、與陌生人一起進行、與陌生人一起進行並服用抗壓力藥物、以及與一名已經就滾石樂團的話題交談過十五分鐘的陌生人一起進行實驗。

結果發現,單獨進行的疼痛指數、與和陌生人一起進行的指數相同,但與朋友一起進行時則增加了。

Mogil 在一份新聞稿中解釋,這些額外感到的痛苦是強烈同理心的徵兆:「他們真的感受到彼此的痛」。結果也顯示,經過十五分鐘的破冰,陌生人開始對彼此產生同理心。

「結果,就算只是共享過玩電玩這種淺層的經驗,也能使人們把他人從『陌生人區』轉移到『朋友區』,並產生相當的同理心。」

對於大部分的衝突,我們並不能靠玩電玩解決,但這研究告訴我們尋求破冰的方法,並在陌生人間找到共同話題,對於提升同理心是相當有用的。

(資料來源:Youbeauty;圖片來源:geofones, CC Licensed)

  • 延伸閱讀

這是有科學根據的,跟同性戀者相處 讓你更具同理心

學學九歲女孩所釋放的愛,一封信讓出櫃老師熱淚盈眶

比雷達有效!讓愛抱怨的人,心甘情願閉上嘴的三大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