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買房

非讀book

【怎麼住才能活得像個人?】疫情後,日本人崇尚「全新的日常」生活方式

《CO》編輯檯好書推薦:《未來都市新趨勢 》 人們租房、買房,甚至是對於旅行住宿的選擇,都因 COVID 產生變化。一起跟著 Airbnb[...]
By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22-04-25
非讀book

如何在 1 小時內選對要住一輩子的房子?Airbnb日本董事竟然說靠「直覺」

《CO》編輯檯好書推薦:《未來都市新趨勢 》 台灣家庭的變遷,從以往的大家庭轉為小家庭,甚至是獨居。你在租房或買房時,最在意住宅的哪些部分呢? Airbnb[...]
By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22-04-12
定義未來生活

【自己買房最實在】年輕世代不婚不生,這 2 都女性購屋率高!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無論在哪個國家,多數人認為「買房」是人生的重要成就之一,但真正買得起房子的人又有幾個呢?一起來看看台灣房屋的最新統計資料,台灣 30[...]
By 中央社
2022-03-29
定義未來生活

【央行總裁下凡來解籤】買房抗通膨可行嗎?楊金龍提醒務必要留心這 2 件事!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立委質詢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買房抗通膨」,一起來看看楊金龍解答買房到底能不能抗通膨,民眾到底該如何配置資產才好,買房、買股票哪個是更好的選擇?(責任編輯:陳怡君)[...]
By 中央社
2022-03-11
觀點

【終身租屋還是買間房?】理財專家白話幫你從 35 歲分析到老年,但千萬別梭哈買房!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22-03-09
觀點

政府打炒房、疫情變化多,為什麼台灣房價卻越漲越高?年輕購屋族若想進場,要考慮「區位、升息」兩大因素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2021 年國內不動產市場活絡,房市景氣出現北溫中南熱的局面,區域發展有所變動,究竟未來對於年輕族群購屋的影響與具體建議如何?(責任編輯:陳怡君) 文/劉佩真 2021[...]
By 思想坦克
2022-01-26
買房
全球公民意識

【購屋請注意!房貸利率已不是地板價】央行還在觀望聯準會,但若干銀行已調升利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美國聯準會何時會升息,進而影響各國經濟?摩根大通(JPMorgan)、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花旗(Citigroup)經濟學家都預測 3[...]
By 鉅亨網
2022-01-10
定義未來生活

韓國人 19 歲到銀行開「住宅認購儲蓄」帳戶,定期存款換一個便宜買房的機會,買房不是夢想

韓國長達 9[...]
By yichun
2021-06-22
報橘

德國人有錢也不買房!「房屋自有率」全歐倒數第 2,想在德國租房請「自備履歷」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打開德國說亮話! 守規矩卻愛插隊、嗜吃生豬肉、不在計畫內就抓狂,旅歐文化觀察家的第一手現場筆記》,由 創意市集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By 創意市集
2021-02-19
報橘

在野黨推《囤房稅法》草案!用「囤房重稅、出租減稅」這招,能改善租屋族現狀嗎?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民眾黨搬囤房稅版本 籲分離課稅改善租屋市場〉。首圖來源:截圖自台灣民眾黨臉書直播)[...]
By 中央社
2021-01-27
報橘

【建商不二價時代來臨?】實價登錄2.0三讀通過,開罰 100 萬、禁紅單轉售,元旦上路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立院三讀 實價登錄2.0應揭露完整門牌促交易透明〉。首圖來源:unsplash)[...]
By 中央社
2020-12-31
報橘

有錢也不能狂買房!看完這篇文,你可能也想穿越時空回唐朝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人在大唐怎麼活?食衣住行、當官、做買賣、搞外交,定居唐朝的必備指南》,由 創意市集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xhere,CC[...]
By 創意市集
2020-10-20
報橘

房貸一扛就是 20 年起跳!月薪 5 萬的你也在「望屋興嘆」嗎?

(本文經原作者 黑媽家庭經濟研究所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月薪5萬,望屋興嘆! 你的薪情又如何?〉。首圖來源:Pexels,Henry &[...]
By CO 肥皂箱
2020-08-14
報橘

【速查你家是不是地震高風險區】怕房子一震就倒?全台「土壤液化」查詢系統上線,你家「中標」了嗎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2016年美濃地震,造成南台灣不少房屋因土壤液化傾倒和損毀,也震出了台灣人民對於自己居住安全的重視。大家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受災戶。[...]
By 中央社
2019-12-02
報橘

【買不起台灣房?改買法國城堡】花 1500 萬就能買座城堡!法國古堡打對折,政府再推「古蹟樂透」募修繕費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在全球房價都在上漲、台灣青年買不起房的慘況下,法國城堡的價格卻不斷下跌。也許你在台灣買不起房,你卻可能在法國當上堡主,買下一座城堡![...]
By 中央社
2019-11-27
報橘

【破解「台灣均富亞洲第一」報導】如果多算一項因素,台灣大多數人都是均貧

當你讀到媒體報導的「台灣 No.1」新聞時,你會全盤接收嗎? 日前,多家台灣媒體爭相報導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篇文章,媒體如此轉述:「台灣中產階級超過 6[...]
By 黃梅茹
2019-05-28
報橘

蔡政府高喊的「最大規模台商資金回流」,是經濟春藥還是房市毒藥?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9-05-07
報橘

現在房價都這麼高,法國一個城市為什麼可以推出「一歐元買房」?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法國北部有個城市,今年開始進行了一項實驗性計畫:「一歐元買房」。為什麼他們要實行這項計畫?這項計畫又會帶給他們什麼影響?(責任編輯:翁筠茜)[...]
By 中央社
2018-08-08
報橘

拋青年買房1成自備款,徐國勇被轟「草包勇」:9成房貸不用還嗎?

[...]
By 黃彩玲
2018-08-01
報橘

民進黨有誰敢像她說真話——呂秀蓮:大學畢業憑什麼買得起房子,這觀念不對

[...]
By 翁筠茜
2018-06-20
報橘

年輕人買不起房銀行貸款應提高?身為東森房屋董事長,怎不知這和雷曼兄弟事件 87 %像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7-06-08
報橘

徐總快看!年輕人領 22K只要不吃不喝、不亂花錢,400年就可以在信義區買房呢

【為什麼關注這個議題】 台灣房價照理來說應該要下降了才對,但為什麼我們的房價所得比卻還是 9.35 ,也就是不吃不喝 9.35[...]
By 中央社
2017-04-18
報橘

一個神比喻讓你秒懂:為什麼長輩嗆年輕人「不懂省錢才買不到房」是個錯誤?

(本文經原作者 chenglap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老一輩的人真的是因為節儉才買到房的嗎?〉。)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7-02-10
報橘

為什麼德國人租房一輩子?嚴格的法律規定,讓市中心房價等同信義區10 坪只要一萬元租金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德國人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會買房子,比較多的反而是一輩子租房子的人,對比台灣的 80% 自有率簡直是奇低——但德國普遍收入不可能比台灣還要低。[...]
By 換日線 Crossing
2017-01-03
報橘

【誰說年金只能退休用】存錢 5 年就可買房!新加坡靠公積金制度讓青年輕鬆成家

文 / 夏唯盛/Hey, Singaporelah ! 問題:新加坡的年輕夫妻為什麼比我們更容易買得起房? 她 27[...]
By 換日線 Crossing
2016-05-05
報橘

同樣買不起房的加拿大年輕人,為什麼他們的房貸率比台灣低上 10%?

文 / 胡川安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博士候選人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最 (UBC) 四月份做了一項調查,加拿大 25 歲到 45 歲的世代為「被擠壓的一代」(Generation[...]
By 世界公民島
2015-11-04

最新文章

  • 【行人我最大】巴塞隆納禁行車輛的「超級街區」,人流漫步讓商家生意更好

  • 【主動為人民服務】芬蘭赫爾辛基市府用一封簡訊,就為父母搞定孩童學前班的安排

  • 【智慧科技新想像】24小時監控漏水、幫你找車位、一秒算熱量,你還想到什麼新命題?

  • 【倫敦整治空汙】車主進「超低排放區」除了繳「塞車費」,不改善車輛排汙還要被罰錢

  • 有人在家辦公,有人須出門工作?美學者指出不平等造成「病毒下層階級」,更易暴露在病毒威脅下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行人我最大】巴塞隆納禁行車輛的「超級街區」,人流漫步讓商家生意更好

【主動為人民服務】芬蘭赫爾辛基市府用一封簡訊,就為父母搞定孩童學前班的安排

【智慧科技新想像】24小時監控漏水、幫你找車位、一秒算熱量,你還想到什麼新命題?

【倫敦整治空汙】車主進「超低排放區」除了繳「塞車費」,不改善車輛排汙還要被罰錢

有人在家辦公,有人須出門工作?美學者指出不平等造成「病毒下層階級」,更易暴露在病毒威脅下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