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說如果把房貸可貸額提升至九成,台灣年輕人就買得起房子了!但,還記得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嗎?還不出的高房貸被銀行美化成衍生性金融商品再賣出去,短期房市榮景的代價是造成更多的房奴以及呆帳,直到最後美麗的泡泡破滅了,後悔也來不及了!

延伸閱讀:年輕人買不起房銀行貸款應提高?李茂生一針見血酸:難道不能考慮犧牲建商救國嗎

(責任編輯:黃家茹)

文/Zoma Lu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

應該把房貸可貸額提升至九成,年輕人就可以買房。

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幹話,但試著想一想,假設真的實施這個政策會發生甚麼事?

短期內你會發現買得起房子的年輕人變多了,甚至買了不只一棟。反正9成貸款,一千萬的房子自備款只要一百萬就有啦!我有兩百萬的話可以買兩棟,漲了在賣都不會賠多少。

一百萬可以買一千萬的房子,以財務的觀點就是10倍的槓桿。以投資的角度來看,高槓桿如果操作順利也會帶來高報酬,反之虧損則會是放大虧損。在這個假設的情境中,年輕人買房並不是做「投資」用途,而是「民生」用途。這意味著他不可能在房價高漲時,把他正在居住的房子賣掉。  

也就是說,槓桿投資中的高報酬情境並沒有實現的可能。那年輕人剩下的,就只有高風險這一面。背負著巨大的房貸,他不能輕鬆的生活,吃穿都得省、更別說提升生活品質。就這樣愁苦的把房貸還完還算是好的結局,實際上很可能會有很多人是沒辦法還完貸款的。

因為他當初買房時根本沒有仔細評估過自己的財務狀況。他不了解10倍槓桿的意思。接著,銀行端可能就會發現越來越多呆帳產生。聰明的銀行把這些債務設計一下,變成名稱很酷炫但組成不明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賣給另一個呆子。

這個狀況循環個幾年,終於有個滿手收不到的債的大呆子垮掉了。後來整個市場也垮掉了。

其實這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那個垮掉的呆子叫做雷曼兄弟,垮掉的市場是2008年的美國。上述的整個歷程,就是那年嚴重打擊美國甚至全球經濟的次貸風暴。起因就是銀行放款給民眾買屋時,沒有做好財務評估,甚至鼓勵民眾多多貸款買房。

在根據這個事件翻拍的電影<大賣空>中,其中一名交易員與他的團隊在調查可疑的房貸債務時,訪問了一名脫衣舞孃。他們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這名脫衣舞孃手頭竟然有三間房子,而且都是用貸款買下的。他們很快地相信,這個市場有個巨大的泡泡即將爆炸。年輕人用九成貸款買房,跟這個故事有著同樣的驚悚度。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來了:身為東森房屋的董事長,會不知道這個金融史上的慘劇嗎?還大言不慚的說九成貸款就可以幫年輕人解決買不起房子的問題?

這個不只是幹話,還是嚴重缺乏金融常識的蠢話,甚至是厚顏無恥的謊話。

推薦閱讀:

年輕人買不起房銀行貸款應提高?李茂生一針見血酸:難道不能考慮犧牲建商救國嗎徐總快看!年輕人領 22K 只要不吃不喝、不亂花錢,400 年就可以在信義區買房呢
要不吃不喝 16 年才買得起房子!28 張圖卡看懂台灣年輕人的居住危機

(本文經原作者Zoma Lu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Merrio,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