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人工智慧

非讀book

再專業,工作機會也會被 AI 搶走?牛津學者:未來工作將被「分解」, 專業人士恐會過時

在人工智慧的計算能力以指數速度增長的世界中,機器已經比我們更聰明,而人類的工作也因為新技術的引入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未來的工作會是什麼樣子,我們作為人類的角色是什麼? 轉型已經在進行中 [...]
By 游 絨絨
2022-06-21
科學新知

未來當VTuber比Youtuber更有「錢」途?AI虛擬音樂家一鍵幫你生成演唱會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AI 人工智慧技術日新月異,不只打敗了人類圍棋高手,現在更被運用在交通、醫療、金融等各個領域。 未來,經營 VTuber(虛擬[...]
By 研之有物
2021-11-09
定義未來生活

Google地圖新功能有玄機:一個按鍵替你找出「省油又省時」的最佳路線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無論去哪裡,只要使用手機下載的 GoogleMaps 就能暢通無阻。Google[...]
By 中央社
2021-10-07
定義未來生活

收集你的面部特徵,將成為面試門檻?你的政府正在透過AI追蹤你!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AI[...]
By 中央社
2021-09-16
報橘

環境智能好厲害!懂你的日常作息、感受你的體溫,你還不怕隱私被賣掉嗎

「環境智能」,是結合環境與人工智慧的科技,它以機器設備感應人類釋放的訊息,讓人類身處的環境做出反應。至今,環境智能仍不斷發展中,除了為人類帶來福祉之外,它也讓人擔憂。 環境智能已充斥在我們生活環境[...]
By 連柏翰
2021-05-03
全球公民意識

Deepfake 技術讓人類不敢再信任所見所聞——「我可以相信影片中的『假人』嗎?」

Deepfake 技術能夠創造「以假人演出,卻超真實」的虛擬影片,真實性讓人嘆為觀止,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能力。該項科技帶給人們的衝擊,使得社會開始省思,我們對 deepfake[...]
By 連柏翰
2021-03-15
報橘

【年輕世代拯救傳統商圈】平均 26 歲的台灣新創團隊,用「產品美學」協助傳統產業「數位轉型」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選優科技用AI美化商品照[...]
By 中央社
2021-02-03
報橘

【印度設實驗室,帶台灣上太空】台印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共創前瞻科技里程碑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印度馬興達拉與中正大學簽約 首次在台產學合作〉。首圖來源:翻攝自智慧生活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臉書)[...]
By 中央社
2020-12-29
報橘

【多少錢才能請來國際大廠】經濟部 7 年 100 億招科技廠商來台,網酸:你的高科技好廉價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科技產業發達,經濟部想要趁勝追擊,編列預算吸引新興半導體、5G和AI 產業的國際大廠來台。但是預算數字 7 年 100[...]
By 中央社
2020-06-05
報橘

【張育寧的主筆嗨賴】科技部長陳良基:「科技是有時間概念的,科技政策要能創造生態循環」

和科技部長陳良基約專訪,他說,如果要好好談科技部在做什麼,只能先從一個問題開始:「什麼是科技政策?」[...]
By 張育寧的主筆Highlight
2020-01-03
報橘

【美認證:台美是新創天生夥伴】台灣 5G 重頭戲!川普上任後首開「台美數位經濟論壇」要和中小企業連線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By 中央社
2019-12-11
報橘

高鈺婷:善用台灣科技優勢,才能強化政府效能與國家安全

進入數位化時代,以數位政府、資料治理,強化國家發展動能,成為各國政府趨勢,尤其 2017 年開始,AI 掀起全球科技浪潮,AI、物聯網、5G 所打造出的智慧化架構,被視為未來各類型 IT[...]
By 高鈺婷競選辦公室
2019-11-12
報橘

【中國小學生被迫戴「AI 頭環」】外媒曝光才喊卡!頭環幫學生注意力「打分數」,再回傳給師長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中國政府近年來,積極把人工智慧(AI)運用於監控人民,不論是街上趴趴走的 5G 機器人、社區高密度監視器、監控[...]
By 中央社
2019-11-01
報橘

【機器人觀音幫你普渡】日本廟3千萬請「機器人唸心經」,旅客稱:有一般機器感受不到的「溫暖」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人工智慧發展越趨進步,以機器人大國聞名的日本甚至把機器人應用在「廟宇」上,日本京都高台寺請祂來普渡眾生。[...]
By 中央社
2019-08-16
報橘

【美國壓榨勞工的新方式】美國工會奮起,協助勞工對抗資方的壓榨新把戲

根據美國勞動部資料,2014 年是美國工會歷史上組織率的新低點,工會組織率僅為 11.3% ,在過去 30 年中衰退了 10%,私部門的工會組織率則僅剩[...]
By 黃梅茹
2019-05-09
報橘

【大師兄,我也能刷臉了】中國首創「豬臉辨識」一秒揪霸王豬,還能提高生育率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將AI技術投入至養豬業有多大益處?不只每年可讓每隻母豬多生3頭小豬,還能將小豬的死亡率降低3%左右。[...]
By 中央社
2019-01-15
報橘

【不想被中國超越】南韓砸2721億台幣「推進新創」:聚焦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By 上報 UP Media
2018-08-30
報橘

【BO 直播|新科技新經濟】人工智慧人才嚴重不足,台灣 AI 元年靠誰開工?

人工智慧人才嚴重不足!台灣 AI 元年靠誰開工? 2017 年,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說,台灣現階段要發展 AI,最缺的就是人才;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緊接著給台灣 AI[...]
By BO 直播/影音
2018-05-29
報橘

不當文青了我要當都會小農!令人心動的小農人工智慧:FarmBot

你家頂樓或是阿嬤家裡有塊地,它小小的,偏偏你又私心想要種很多作物怎麼辦?別擔心,你可以讓 FarmBot 機器農夫幫你! 揭開 FarmBot 神秘面紗[...]
By 黃梅茹
2018-04-25
報橘

只要農民善用 AI 的新功能,就可以打造「智慧農業」餵飽全世界

拜新科技所賜,不只是我們的生活,就連農業生產也越來越便利。 說到務農你想到什麼?大多是豔陽下,農夫們在田野裡彎曲著腰辛苦插秧,額頭兩側的汗不時滴落……[...]
By 黃梅茹
2018-04-24
報橘

「AI 比核武還糟」因應機器取代人類,美國總統參選人發給人民月薪三萬

楊安澤,美國出生的第二代台裔美人,決定參選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3月1日,《聯合報》刊登他的專訪,他自詡看到美國政客看不到的問題。這位政治素人,著眼於未來,是他最特別之處。[...]
By 陳彥廷
2018-03-29
報橘

噴農藥最精準!無人機不再只是玩具,更是台灣農夫拼豐收的好夥伴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現在是科技和人工智慧的時代,面對傳統農業的發展,政府不只希望透過科技來提升產量,更能解決人力的問題。[...]
By 農傳媒
2018-03-23
報橘

台灣移民要選美國總統!對抗人工智慧他有一套解方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大力宣揚「美國優先」的價值,主打排除非美國人,導致一系列種族歧視的風波。[...]
By 中央社
2018-03-08
報橘

【蔻擊‧蔻集】慘劇可以避免!若政府懂得善用 AI,仰德大道大車禍可能不會發生

文 / 周玉蔻 有些意外,其實隨著科技的進步是可以避免的。[...]
By 周 玉蔻
2017-07-20
報橘

資料科學家是企業挖金礦大將!去哪找人?如何讓自己成為挖礦專家?

原定舉辦日期 9/27 因颱風停班課,活動將延期至10/19(三) 舉辦 這幾年機器學習、AI[...]
By TO 推薦活動
2016-09-01

最新文章

  •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