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會迷尼蘇達州的工會成員正在抗議,首圖來源:Fibonacci Blue, CC licensed。

根據美國勞動部資料,2014 年是美國工會歷史上組織率的新低點,工會組織率僅為 11.3% ,在過去 30 年中衰退了 10%,私部門的工會組織率則僅剩 6.7%。美國工會看起來睡著了許久,但最近他們卻醒了,開始積極為勞工爭取權益。

工會甦醒的原因之一是:AI 人工智慧。

美國工會運作如何從成效不彰,到開始發揮功效?以下的故事應該相當適合罷工少、工會組織率偏低的台灣借鏡。

老闆運用 AI 管理企業,「壓榨」這三種人:清潔人員、記者、NBA 球星

美國商業雜誌《Fortune》為我們展示三種被 AI 「壓榨」的可憐員工

最先受影響的,是美國知名連鎖飯店的清潔人員。

幾年前,萬豪(Marriott)酒店在五個城市的分部,推出一款新的 APP,透過它就能得知哪些房間需要清潔。這個 APP 一開始明明是為了節省清潔人員的時間,卻演變成一場災難。

災難原因來自於,清潔人員必須在不同樓層的房間奔波,反而忽略了大廳旁的凌亂房間,而清潔人員認為這個 APP 讓他們變得更沒效率,且他們也擔心若自己沒按時打掃完 APP 上顯示的骯髒房間,就會遭到老闆嚴格處分。

時常揭露真相,報導社會上的各種「壓榨」現象的記者群,也被 AI 「壓榨」。

許多紐約的出版業、媒體會用 AI 監工,業主們透過記者產出報導的點擊數,評估該員工的績效,但業主並沒有把 Google、Facebook 時不時改變演算法的因素一同考慮進去(影響文章報導的點擊數),代表記者的紐約 NewsGuild 工會批評,業主應該根據記者的工作質量評量員工表現。

此外,看似與 AI 「壓榨」最毫無干係的 NBA 球星,卻是受害最深的一群。NBA 球隊透過智慧健身穿戴裝置,追蹤、蒐集球星們的健康狀態、各類表現數據,用來協助球隊幫助設定比賽時的對戰策略。

工會逼迫企業要與勞工簽下合約,以保障勞工的權益

美國的工會又如何協助飯店員工、記者、運動選手這些受「壓榨」的勞工?各產業工會有志一同,最常幫助勞工得到保障的方式為:讓他們得到一份新合約。

在萬豪酒店的案例裡,因清潔人員在業主開發 APP 後的幾個月後罷工,讓工會意識到新科技引發的問題, 透過工會與企業主的不斷談判、交涉,酒店裡的員工獲得一份新合約。為了保護員工在職場免受 AI 侵害,合約要求酒店管理高層須在提前 165 天告知員工,將哪些新技術應用在員工身上,以方便他們提出疑慮。

而記者工會也讓記者們與業者交涉,簽下合約,讓記者能夠減少出刊文章、報導篇數,並非以量,而是以質取決記者每天需撰寫的報導配額。

對於因為工作犧牲了個人資料的 NBA 球星們,NBA 運動員協會透過幫 NBA 球星爭取的合同,禁止 NBA 球隊蒐集球星的個人資料,保障球星們的權益。

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的勞工中心,擔任低薪工作計畫的主任 Annette Bernhardt 也注意到,工會除了透過幫員工爭取簽署談判合同,其實還有力量能呼籲、逼迫政治人物立法,以解決科技對勞工的影響與侵害。

美國工會已經從 AI 「魔爪」中,為勞工爭取更多權益;但台灣或許還沒注意到,「科技」壓榨勞工的問題。

參考資料

《Fortune》《中央社》《台灣總工會》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ibonacci Blue,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