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智能以人工智慧改變人的生活環境

圖片來源:deepak pal

「環境智能」,是結合環境與人工智慧的科技,它以機器設備感應人類釋放的訊息,讓人類身處的環境做出反應。至今,環境智能仍不斷發展中,除了為人類帶來福祉之外,它也讓人擔憂。

環境智能已充斥在我們生活環境

創投投資家 Eli Zelkha 在 1998 年提出「環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概念,指對人有感應和反應的電子環境。20 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生活於這樣的環境。

CNN》日前報導環境智能的發展與擔憂,指出目前環境智能不斷應用在我們的生活。

Google Nest 類的產品能辨識站在門前的是朋友還是陌生人;Philips Hue 智慧居家照明能根據我們的生理時鐘改變顏色;三星的 Family Hub 冰箱能根據食材擬定一周飲食計畫,並列出待採買的食材;家裡若有警報器或者玻璃碎裂的聲音,Alexa Guard 則會通知我們。

環境智能更進步

有了目前的發展,環境智能的下一步還能是什麼?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教授帕拉迪索,主持媒體實驗中心的反饋環境小組,他表示接下來的環境智能系統會更主動,「機器會看到、聽到我們的行為,並建議和督促我們採取行動。」包括動作、眼神、姿勢、肢體語言、溫度,以及我們細微的聲調,環境智能都能夠反應。

以智慧助理 Alexa Hunches 為例而言,功能就進步很多。2018 年,它只能進行一些小任務,譬如在你上床時自動關燈。到今年 1 月以前,使用者還需要授權給它,讓它得以做決定。但現在開始,它可以根據你的習慣,自己決定在你家可以做些什麼。趨勢預測公司沃斯全球時尚網(WGSN)消費者科技部門的霍斯利(Sarah Housley)表示:「如果 Alexa 開始幫你決定事情,這將這大大改變你與它的關係。」

科技伴隨隱私疑慮,環境智能可以「掌控」你

現在的社群平台、物聯網等科技已經出現隱私疑慮,而環境智能所包含的數據可不只你的信用卡帳號或者地址,它蒐羅能「掌控」你的資訊。

帕拉迪索教授說:「我們能透視你的內在情況:你現在專注嗎?現在是給你這項資訊的最佳時機嗎?如果你握有其他人的私人資訊,你就知道如何介入並動搖對方的決定。」別忘了,臉書的使用者資訊都可用來操作政治廣告了,那智慧環境所蒐集更私密的個人偏好,能應用的地方將更多。

除此之外,環境智能還可能造成種族歧視。Nextdoor 這類社區社交網路的應用程式,有個功能是回報在社區看到「可疑人士」,這很可能會讓有色人種被視為目標。Nextdoor 因此創建「反種族歧視警示」,會要求使用者在發出訊息之前,重新考慮。

沃斯全球時尚網預測,2030 年,全球人類會使用將近 500 億個連線設備,在房屋內外創建智慧網路。霍斯利表示在未來要保持「斷開連結」,將會變得越來越奢侈。而帕拉迪索教授則對環境智能保持樂觀:「環境智能會以機器智能連結我們與他人,某程度來說,這很棒阿!」

推薦閱讀

【缺電不用怕!日本橫濱有大招】橫濱市 65 所學校導入太陽能與蓄電池自發自用

【數位轉型不只 PO 上網而已】專家告訴你,如何利用平台成就企業經營的核心

【科技巨擘和你想的不一樣】不受限公司現有能力、只在乎給客戶全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