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印度馬興達拉與中正大學簽約 首次在台產學合作〉。首圖來源:翻攝自智慧生活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臉書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2018 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印度理工學院就在中正大學設立人工智慧海外科研中心。今日印度科技大廠 Tech Mahindra 又與中正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進行產學合作,未來將在太空、智慧農業、量子計算等前瞻領域合作,是台灣科研大躍進的里程碑。

今年也是印度與台灣互設代表處 25 週年,印度的東進政策和台灣的新南向政策已累積出巨大的交集 。疫情時代下,全球供應鏈重組,更是台印雙方合作的大好機會。(責任編輯:陳佳煜)

中正大學副校長張文恭與馬興達拉台灣區負責人安旭文,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

中正大學副校長張文恭與馬興達拉台灣區負責人安旭文,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圖片來源:翻攝自智慧生活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臉書

中正大學與印度馬興達拉國際科技公司今天在台北簽署合作備忘錄,是馬興達拉集團 2011 年在台灣設立據點後首次進行產學合作,盼藉此促使前瞻研究成果快速產業化。簽約儀式後,雙方也透過視訊同步舉辦「台印合作前瞻產學論壇」,希望藉此激發雙邊關鍵技術合作的新動能,深化雙邊合作夥伴關係。

首次產學合作

印度馬興達拉國際科技公司(Tech Mahindra)與中正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規劃於中正大學設置「製造者實驗室」(Makers Lab),進行包含量子運算、人工智慧及太空科技等前瞻科技產學研究合作

印度馬興達拉集團台灣區負責人安旭文(Ashwin Pershad)代表馬興達拉國際科技公司與中正大學副校長張文恭簽署合作備忘錄後表示,這次雙邊合作極為重要,因是這是馬興達拉集團 2011 年在台灣成立據點後,首次與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相信未來將能雙向鏈結研發能量,促使前瞻研發成果產業化。

張文恭也指出,與馬興達拉的合作,讓中正大學的學術研究能量與產業鏈結,透過技術交流,更能強化台印雙邊國際合作效益。

深化台印技術交流

透過視訊出席這場台印產學合作簽約儀式的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長王金燦說,在政府「新南向」政策下,正推動台印間包括科技與學術等全面合作,很高興中正大學與馬興達拉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希望帶動台印間的產學合作發展,進一步深化雙邊在科技與學術等各方面交流,共創雙贏。

中正大學表示,這次與馬興達拉國際科技成為合作夥伴後,雙方將就培育產業人才、鏈結雙邊科技等展開合作。

由科技部 2018 年補助支持,委由中正大學與印度理工學院羅帕爾分校(IIT Ropar)合作,在印度理工學院羅帕爾分校設立台灣印度人工智慧海外科研中心,近年成功扮演台印產學研合作橋梁,促進雙邊合作、跨國人工智慧碩士產學專班、跨國師生交流、移地研究、國際論壇等。

共創國際科研聯盟

由於台印學術機構合作且設立科研中心已成為推動雙邊合作新動能,因此參與的學者都認為,台印之間應有更多類似的科研合作平台設立,並整合成台印校際科研聯盟,逐漸擴大為國際科研聯盟,有助台印與國際科研的合作推動

馬興達拉國際科技所屬集團在全球 100 多國擁有逾 20 萬名員工,在曳引機、汽車、多功能車等居世界領先地位,且已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上海設立 Makers Lab 培育科技人才,研究領域包括量子運算(著重於蛋白質研究)、人工智慧、太空科技、無人機等項目。此次攜手中正大學則是在台灣首次產學合作。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用「台印友好」閃瞎中共!駐印代表:台灣與印度的 2 政策有望創造「經濟雙贏」

印度正受中國武力、疫情打擊時,一項「台灣科技」打敗 OPPO 將幫助 320 萬印度人民

【台灣好朋友 +1】在台印度人遊行認證 #TaiwanCanHelp!台印一起抗中加防疫,感情大升溫!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印度馬興達拉與中正大學簽約 首次在台產學合作〉。首圖來源:翻攝自智慧生活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