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人才嚴重不足!台灣 AI 元年靠誰開工?
2017 年,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說,台灣現階段要發展 AI,最缺的就是人才;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緊接著給台灣 AI 元年澆冷水:「台灣不積極推動政策與吸引人才,台灣要發展AI,根本沒有機會。」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今年初又 echo 了一次:台灣發展 AI 最大問題就是缺人才。
科技部說「台灣 AI 元年,從此刻開始!」但島內人才不足、政府沒有政策、國外人才不想靠近,台灣用什麼開墾 AI 元年?
金融業、資安、農業、製造業、醫療、媒體、零售、運輸等產業都在找尋導入 AI 的方法,但問題是沒有人才。產業索性自己下場培育人才。
PTT 創辦人杜奕瑾從矽谷返台,啟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他說「要把台灣 AI 人才留下來!」
趨勢科技自己辦 AI 比賽養人才。全球資深研發副總周存貹表明,學界一直強調 AI 機器學習發展,但業界卻一直質疑其經濟效益,他們自辦競賽是提供學界與業界的交流平台,讓業界可以掌握真正有商業價值的 AI 技術發展——看起來,學界跟業界串不起來,是台灣人工智慧人才極度短缺的最大問題。
2018 年五月初,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宣佈設立美國第一個人工智慧科系,中國南京大學也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因為目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
「延攬、培育、留用科研人才,培養科技人力世代接棒」是科技部重點施政,那麼,請問科技部:AI 人才短缺問題,科技部的解法是什麼? 5/31(四)中午 12 點半 和《報橘》一起請問科技部
https://www.facebook.com/buzzorange/videos/2183280511687986/?hc_ref=ARRgRZYx4bBRaj35OmD_I_2slx0UYWi43GX-ks41u3rceLcr61lwhnNBxo07UlbTGow
來賓與主持人介紹
來賓:科技部長陳良基
曾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台大學術副校長、台大創創學程主任。過去在台大擔任副校長時期,曾組成創聯會、開辦創意創業學程,被認為是「台大創新推手」,產官學經歷豐富,也被譽為是有史以來最挺新創的科技部長。
來賓: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
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電腦科學碩士、博士,1987年返國進入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擔任教職,1991年被網羅至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電腦科學系任教,1995年創辦Nexsyn Technology,之後陸續擔任Avant! Inc. 資深處長、Novas Software 研發副總裁、思源科技邏輯驗證事業副總裁、Synopsys 研發副總裁。
許有進政務次長之專業領域為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系統單晶片(SoC)設計與驗證以及高科技創業與營運。在學術界及產業界均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學養極為深厚。
主持人:BuzzOrange 發行人張育寧
台大經濟系、清華大學社會所畢業,擁有 10 年平面媒體報導與管理經驗、7 年網路軟體型態新媒體經營與管理,帶領新型態小型媒體編輯團隊攻下 Alexa 台灣前 60 大網站 ,擅長網路媒體議題設定與社群發展、互動式垂直社群經營、精準會員內容溝通、全媒體跨多螢內容編輯、網路社群媒體企業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