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一張你喜歡的新新台幣設計!】

投票懶得看文章的人,直接點這裡投票

→  我要投票 (不限票數!看到喜歡的作品都可以投,但每個作品只能投一次唷。)

為了轉型正義、讓台灣邁向正常國家,去年高志鵬立委推行「設計新新台幣」新鈔設計的徵件活動,透過重新設計新台幣的構想,去除過去威權、偶像崇拜的痕跡,並且用設計力促成台灣創意、設計產業的競爭力。

我們上週一天介紹一篇作品,這週也不例外,讓我們來看專業組的這個作品

沒錯!就是把台灣原住民的圖騰花紋融進鈔票裡!以下是設計師的理念

臺灣原住民族是指原居於臺灣的民族,由 17 世紀漢人移民進入前分布在臺灣各地的數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之部族構成,屬於南島民族;其中臺灣本島的所有部族為臺灣南島語群,蘭嶼上的達悟族則屬於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的巴丹語群。由於西方早期以「福爾摩沙」一詞稱呼臺灣,在部份文獻中又被稱為「福爾摩沙人」,意即「福爾摩沙島上的居民」。

目前僅 16 個部族為官方所承認,根據《原住民族身分法》登記之戶口統計約 55 萬多人口,佔臺灣人口的 2.37%。 臺灣原住民族曾是臺灣的主體民族,但受外來移民數量的擴張以致居住範圍受到排擠,傳統領域逐漸縮小;這些區域現今主要位於台灣本島東部、西部山區以及蘭嶼,並由官方劃定為原住民族地區,簡稱原鄉,原住民族則享有自治權。

此外,原住民族長期以來因都市化而流入各大都會區,現金已有四成六人口設籍於都會區,部分區域之族人甚至認同其現居地為原鄉而形成部落。

十六族?據維基百科介紹,目前被中央政府認定的有這十六族:

布農族、排灣族、達悟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泰雅族、太魯閣族、邵族、賽德克族、賽夏族、魯凱族、阿美族、卑南族、鄒族、拉阿魯哇族 、卡那卡那富族。

大家可能對後兩者比較不熟,這裡補個小科普知識:

【拉阿魯哇族 Hla’alua(Saaroa)】

人口數約 391 人,世居高雄市桃源區與那瑪夏區,原本被歸類成南鄒族,在 2014 年 6 月合法承認。

拉阿魯哇族最重要的祭儀是「miatungusu(貝神祭,或稱「聖貝祭」)」,自 1994 年起改為每年舉行,很久前 hla’alua(拉阿魯哇人)和 kavurua(小矮人)曾經同住在 hlasunga 這個地方,而takiarʉ(貝神)是小矮人的守護神。小矮人與拉阿魯哇族人相處非常的融合,有一天拉阿魯哇的祖先要離開 hlasunga 這個地方,小矮人很難過,於是當拉阿魯哇族人要離開時,就把他們最珍惜的寶物——貝神贈送給拉阿魯哇祖先,並且交代拉阿魯哇族人要把貝神奉為自己的神來祭拜。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人口數約 328 人,世居高雄市那瑪夏區一帶,原被歸類成南鄒族,在 2014 年 6 月合法承認。

卡那卡那富族的重要祭儀有「Mikong(米貢祭)」、「Pasikarai(河祭)」等。

因為最近有不少媒體報導「設計新新台幣比賽」,也獲得許多討論,以下是反對鈔票改版的一些說法:

1.  拼經濟
2. 用習慣
3. 浪費錢
4. 意識形態
5. 像玩具鈔票

  • 針對 1、4 的說法,其實我們可以用「轉型正義」的角度來看:

「轉型正義不會創造 GDP」這種聰明的論調巧妙落實「政治歸政治,XX 歸 XX」的說法,抓住台灣人怕窮的恐懼,藉機販賣威權時代的經濟奇蹟。

但從鈔票上撤下威權偶像——抑或可以稱為轉型正義的其中一種方法,對經濟的重大意義在於:告訴社會「過往威權體制的政治邏輯已經不適用」當政治轉型、變透明,也能把過往在威權體制的利益集團拉下神壇,讓各產業注入新動能。 翻白話:如果你也討厭政治和傳統利益集團官官相護,那你該支持轉型正義。

  • 針對 3 的說法,之前央行說換鈔票要 500 億,這是真的嗎?

500 億的組成是這樣:鈔票 112 億、硬幣 371 億,紙鈔本來平均一年半到兩年內就會耗損由央行回收,中央銀行每年也都會固定編 40 億的預算汰換新鈔。如果把 112 億的鈔票以 6 年的時間一批一批慢慢汰換,根據此次活動發起人 立委高志鵬的說法 ,一年只需要花 18 億,這不是小數字,但遠遠低於央行原本預期的支出,何況鈔票改版不可能一夕之間全面換新,之前的經驗也是逐年替換。

  • 針對 2、4 的說法,你看完以下的作品還會覺得醜、還會用不習慣嗎:

把台灣五岳等高線圖當鈔票防偽,設計師打造超難仿的鈔票

換鈔票設計要花 500 億?讓世界用錢發現台灣之美超猛好不好!

鄧麗君登上鈔票很怪嗎?你們可能還小,不知道他當年多火!

這些五彩新台幣上的動物才是正港台灣味──快來看你認得出幾種

窗花和八家將美妙取代孫中山,這設計美到走出國際!

四張鈔票合體就是新台灣!紙幣上保育動物各有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親手把醜翻的孫蘿莉送走!三點告訴你為什麼要進行鈔票革命

更多其他作品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