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文學家雨果曾言:「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VidaOrange 生活報橘的「世界旅讀」專區,每週持續推薦國外尚未引進台灣的深度好書,和深知閱讀價值並渴求新知的你,一起在閱讀中旅行世界,滋養靈魂的深度。
文/ 鄧羽辰
每天早晨睜開眼,仍然惺忪的朦朧睡眼中便看到來自前一晚的訊息、郵件及社群軟體通知,因此總要花上好些時間,才能回過神來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嗎?
步調緊湊、社交溝通也跟著匆忙的數位時代,似乎讓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在檢查信箱郵件,擔心在茫茫信件中漏收了重要的訊息。暢銷書《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的作者,同時也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 Cal Newport,在新書《A World Without Email》中,提出了一項有趣且具有深度的職場洞察: 在充斥著「電子郵件」的數位世代,我們能夠如何重新定義「工作」。

電子郵件等數位工具,都曾經是提升工作效率及降低溝通成本的劃時代發明,然而如今有 許多證據 都顯示,這些數位工具所建立的新工作模式,已然成為了工作上降低效率、減少獲利以及減緩經濟成長的兇手。同時,它們也讓工作者陷入了身心疲勞的惡性循環。我們漸漸習慣於被電子郵件支配一天的工作排程,以至於幾乎無法想像其他工作方式。然而,在《A World Without Email》這本書中,Cal 提出了一系列改變的原則和具體方針, 他主張建立明確的「工作流程」,來定義、分配及檢核工作任務,取代被電子郵件、即時訊息所掌控的工作時間安排。 此外,也可以透過縮小每個人的職責內容, 來讓團隊中的成員專注在「把更少的事情做得更好」。
在數位時代中,許多事物都容易分散我們工作時的注意力,將大把時間浪擲於永遠看不完、回不完的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上,而暫時遺忘了「深度思考、深度工作」是多重要的職場能力,忽略了自己其實能以更好的方式專注生活。在這個數位世代中, 若能培養專注的「深度工作力」,便是達成生活與工作平衡,並維持高品質的好方法 ,就如同 Cal 在 TED Talk 演講中強而有力的結語:「當人生少了數位工具,將會帶來一連串的正向效應。」
《A World Without Email: Reimagining Work in an Age of Communication Overload》
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暢銷書《深度工作力》作者 Cal Newport
若您對此書的中文版有興趣, 點這裡 留下您的聯繫信箱,我們將在中譯版書籍出版時通知您。
參考資料:
1.《Amazon》:《A World Without Email: Reimagining Work in an Age of Communication Overload》
2.《博客來》:《A World Without Email: Reimagining Work in an Age of Communication Overload》
延伸閱讀:
【世界旅讀】如何找到通往成功之路?參考連 Google 員工都在運用的「職場技能」
【世界旅讀】事情太多覺得一團亂?每天花 10 分鐘做一件事,就能讓生活發生「正向連環效應」
生活報橘 數位特展
腦袋昏昏沉沉回到家後,睡覺、放空真的能讓大腦休息嗎? 跟著 VO 編輯台揭開放鬆的秘密,一起探索→ 大腦高效休息旅行法 (還有戶外好禮等你拿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