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COVID 19/室內聊天不戴口罩?BBC:傳染風險超過咳嗽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本土疫情升溫,一起提高警覺心帶好口罩。

(責任編輯:戴相文)

文、圖/林以璿

國內新冠疫情回溫,近日傳出的社區確診個案,重新讓大家提升了對於新冠的警覺。BBC也再次強調戴口罩的重要性,指出室內交談時,如果不戴口罩,傳播病毒的機率甚至大過咳嗽。

戴口罩到底有多大保護作用,在什麼情況最好嚴格戴口罩呢?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的最新一次試驗或許能為公眾提供一點參考。

只要30秒無口罩交談,病毒傳播比咳嗽更大

劍橋研究人員這次的試驗專門針對在室內戴口罩在阻止新冠病毒傳播方面的作用。他們的試驗顯示,在通風不良的室內如果兩個人正常交談,雙方都沒有戴口罩的話,只要30秒,其所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比短暫的咳嗽更大。劍橋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單靠保持社交距離來預防感染是不夠的,特別是在通風不良的室內,還需要戴口罩以減緩病毒的傳播。

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報告》期刊A系列上(th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說話時的「氣溶膠」比咳嗽飛沫更容易傳播

劍橋大學工程系的研究人員奧利維拉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說話時會呼出一些微小的液滴或氣溶膠。這些微小的顆粒會在空氣中懸浮一個多小時以上。

如果室內的通風不良,它們就會聚集。吸入病毒攜帶者的氣溶膠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疫情初期,人們往往忽略了氣溶膠傳染這一途徑。但研究人員發現,氣溶膠可以在幾秒鐘就傳播到2米以外。因此,如果不戴口罩就有被感染的機會。相比之下,咳嗽帶出的飛沫液滴更大、更重。它們更可能會落在物體的表面。

正確配戴口罩才有防疫效果

另外提醒,正確佩戴口罩才有防疫的效果。有顏色之防潑水層朝外,才能更有效發揮口罩防護效能,另佩戴時需注意口罩之壓條必須服貼於鼻樑,並檢查臉頰兩側與下巴處是否有洩漏處,避免配戴錯誤,提高風險。

延伸閱讀:

【實用圖解】魔人蘇阿軒醫師「外出防疫指南」5 重點:居家外出服要分開、帶上 75%酒精噴噴⋯⋯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COVID 19/室內聊天不戴口罩?BBC:傳染風險超過咳嗽 〉)